2025德國大選預測2:決定歐洲走向的關鍵一戰

megapx
德國223要大選了 這個月以來的民調變化如下: ⚫聯盟黨CDU繼續平盤在30~35之間 🔵選擇黨AFD拉高到20~25 🔴社民黨SPD在15~17之間掙扎 🟢綠黨在12~15之間橫跳,被認為可以跟社民黨競爭第三黨 🟤左翼黨似乎在換黨首之後復活了,又超過了BSW,在5~7%上下 🟣BSW在5%~6%掙扎,應該是有辦法分到席次,但可能比左翼黨少 ----------------------以下是5%分數線---------------- 🟡自民黨4%,確定出局 四大黨派也各自提名了他們的總理候選人(對小黨而言也很有可能搭檔成為副總理) ⚫CDU的梅爾茨是一個很沉悶的老男人,最近在一個限制移民的宣示性決議上跟AFD達成了一定程度的合作(儘管只是AFD加入投了贊成票),然後就被罵打破了防火牆(排擠AFD的俗稱) 不過梅爾茨這個年紀才當上黨首也是因為以前被默克爾搞,所以對他而言把默克爾大開移民的政策翻掉毫無心理負擔,也許還是甜蜜復仇,所以他對這件事也沒表示什麼,但是CDU黨內還有不少默克爾派的幹部跟議員,所以梅爾茨根基也不太穩,作為準總理的他是否會跟AFD合作?個人覺得還是不太可能,畢竟贏家求穩就好,CDU也是一個很保守很求穩的政黨
megapx
🔵AFD的魏德爾是本次最年輕的總理候選人,因為是很帥的阿姨所以目前個人支持度在所有總理候選人裡面排名第一,但是AFD這個黨顯然沒辦法像她一樣獲得那麼多選民的支持,畢竟本來就是一群反移民、疑歐、討厭歐元區跟德國轉移支付給其他國家的人結成的政黨,因此內部的派系也是五花八門,有CDU出來的經濟學者(例如魏德爾這派),也有逆天的德國版青鳥,整天不是跟綠黨互拆看板就是在小鎮裡對看起來不像德國人的人尋釁滋事,要不然就是在小鎮裡面組織家長辱罵教進化論的學校老師(例如比約恩霍克,逆天到連AFD中央都考慮過開除他的黨籍,堪比德國沈伯洋,改名叫比養的霍克還差不多) 不過因為AFD跟德國的MAGA很像,都是主張關起門來自己玩,然後討厭搞環保搞變性,裡面又都有很白癡的宗教份子,德國其他主流黨派又都是跟民主黨勾結的舊美西方陣營,所以現在萬斯、馬斯克等人相繼幫AFD站台,也因此AFD民調又更高了
megapx
🟢綠黨的哈貝克原本是個童書作家,後來就被提拔當政治人物,一路混到綠黨黨首,還是德國現任副總理,但現在哈貝克攤上大事了,被抓到博士論文抄襲一堆東西都不引註,儘管後來大學方的處理只是叫他補正沒有直接撤銷學位,但是在尊敬博士的德國社會,哈貝克這麼幹也還是導致綠黨形象大傷,也讓大家開始好奇到底是誰舉報的這事 順帶一提綠黨雖然說自己年輕高學歷,但他們的支持者整天跟afd的精神小伙互相砸看板,到底是誰素質比較低啊
megapx
🔴SPD的朔爾茨是現任總理,因為做得很爛幾乎是跪舔美國,所以民調很低,然後現在幾乎要跟綠黨搶老三的地步了,所以也有人懷疑是社民黨舉報哈貝克抄襲的,畢竟綠黨要是民調大跌,社民黨第三名就能跟聯盟黨組閣(AFD還是被排擠),徹底確保自己副總理的地位,排除綠黨當副總理的可能
megapx
目前德國執政的紅綠聯盟可以說是完全脫離群眾、服務於美國民主黨的舊美西方陣營(更好笑的是綠黨超級舔魷,因為環保少女支持巴勒斯坦,就特別出新聞稿打環保少女反魷),結果現在紅綠被雙重拋棄,德國人對它失望想把它趕走,美國也因為民主黨下去了,川普構築新的美西方而拋棄了這些搞身份政治的黨派,所以紅綠下去幾乎是必然了,但是德國是聯立制,CDU一定得跟其中一黨一起才能湊過半席次,因此誰能夠當老二保存實力又成為了紅綠爭霸的重點 預估結果: 總席次630 ⚫CDU 32%,200~210席,西德郊區全拿 🔵AFD 22%,120~160席,東德郊區全拿 🔴SPD 16%,100~110席,剩下大城市 🟢Grüne 13%,80~90席,剩下漢堡、柏林 🟤Linke 6%,33~45席,東柏林可能有一席 🟣BSW 5%,33~45席,區域全滅 🟡FDP下課 預估政府組成: AFD取代SDP成為第二,德國的「兩個半黨制」會被徹底打破,以後的德國只剩下建制VS反建制而不是左VS右 ⚫🔴🟣 除非CDU跟SPD票數比民調中的高,否則應該沒辦法只憑兩黨就組成過半的內閣,因此必須要有第三黨的加入才能過半,個人認為在FDP下課的情況下,最有可能入閣的其實是BSW,這不是社長私心偏好BSW,而是如果又是綠黨紅黨入閣,對德國人而言我這不就白他媽政黨輪替了嗎?繼續環保繼續變性繼續不買天然氣,這不明擺著把選民往AFD推? 所以社長覺得新政府會有BSW的一席之地,藉此安撫反建制選民,而且BSW在移民跟社會政策上與CDU相性還可以,彼此間有互信基礎 ⚫🔴🟢 CDU白贏了,選舉白改選了 ⚫🔴 CDU跟SPD意外高票的結果 ⚫🔴🟡 FDP意外沒有下課的結果,這三黨彼此有互信基礎,聯合的平穩度會是最高的 ⚫🔵 梅爾茨清算默克爾,打破防火牆的結果,但我認為不太可能,反而有可能在一兩年後SPD跟CDU吵架之後退出內閣,CDU內閣形成脆弱多數的時候AFD出於緩稱王的心理給予閣外協力,變成某種變相的黑藍合結果 德國作為歐洲的老大之一,其選舉結果對於整個歐洲乃至於世界局勢都會有很大的影響 目前很明顯川普已經在構築反建制政黨的新美西方(美國MAGA-英國改革黨-德國AFD-法國RN-義大利兄弟黨-匈牙利青民協-阿根廷米萊),取代傳統上美國民主黨干預歐洲基督教保守黨、工會政黨的建制派美西方,馬斯克查國際開發署的帳、圖爾西整頓情報界也都是為了把過去美國伸出去各國的手收回來,整體而言對世界局勢是好事,少了一個亂源,但是多了一個整天說要收關稅的世界最大市場,屬於是一個和平但是得加錢的未來 對於美國而言當前的霸權並沒有帶來利益,反而導致產業空洞化、政府債台高築、經濟靠泡沫撐著的局面,歷年來的對外干預甚至成為了錢坑,還搭上了一堆人命(打一戰導致大蕭條、打二戰粉碎日本卻導致東亞赤化變成韓戰跟越戰兩個大坑、打伊拉克導致美國被拖進中東惡夢跟恐怖襲擊,如果美國直接出手俄烏戰爭搞垮俄羅斯,會不會導致內亞出現TNO那樣子的長時間動亂?),現在MAGA也一直在檢討伊拉克戰爭,這些對外干預的反思很有可能促使美國回到門羅主義的路線,跟世界上其他大國劃大西洋而治,但美國也會因此要求在美洲大陸的絕對霸權,把整個美洲大陸作為美國的市場,不讓他國在這裡賣東西,社長覺得川普現在吵著要加拿大跟格陵蘭也是反映出了這個心理(當然不會是真要,畢竟加拿大真進來了共和黨可就再也選不上了,只是要駐軍基地跟市場來賣美國生產的東西而已) 雖然說美國戰略收縮之後,看起來好像比較不會跟大陸吵起來,但是大陸作為全世界南方國家的老大,兩者的勢力範圍必然在南美洲重疊,而且這個矛盾可能會有點大,畢竟門羅主義伴隨的就是對南美洲的加強控制,而大陸也很需要南美洲這個原料供應地跟市場,所以社長覺得下一波政治經濟衝突會發生在南美洲,本次巴拿馬事件就是開端了 總之要驗證美國是否真的在歐亞大陸把手收回來,有兩個地方可以特別關注:其一是羅馬尼亞總統大選,其二是格魯吉亞的代理人法與國內動盪,這兩個地方是完完全全美國介選導致的衝突,如果羅馬尼亞總統大選第二次投票結果一樣,格魯吉亞也結束動盪,那麼基本上就可以確定美國真的暫時收回了手,回到美洲大陸上了
Like
Wow
Haha
117
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