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社畜轉職/跳槽省思#我的人生自由式

不知不覺在科技業也打滾了幾年 中間換了2間公司4個小主管 在這個行業待一段時間後很多心態也會慢慢改變 從剛畢業零經驗工作先求有再求好的菜鳥 到在職涯探索中慢慢找到自己想要的工作規劃 由於最近一些職場上的事情讓我忽然又萌生跳槽的念頭 在2個月的謀職到拿到數個offer的過程中省思了很多 剛入職場的時候我們都會想找一分「自認」喜歡的工作內容 公司名聲越響亮也是出門面子、買房貸款的保證 但實際入職幾個月後常常也會發現理想與現實的落差 不同公司的文化長期下來總會行成一些我們無法認同的組織風氣 當然錢夠香、工作內容沒有到完全不接受的地步 其實大部分人也是能說服自己接受這樣的職場文化 但幾年下來我深深體會到影響自己能否在一家公司長期待下去的主因在於部門風氣、直屬主管性格 即便再喜歡的職務遇上完全不合的主管遲早也會磨光工作熱情 因為基層的績效必定和直屬上司掛鉤 和主管不合再怎麼努力人家總能挑出毛病來否定工作價值 在自覺努力與待遇(金錢、壓力、情緒成本)不成比例的時候很難只靠自我激勵長期待在這個職場 基於科技業靠跳槽加薪的慣例 即便今年業界凍得要命我想在還沒腳麻的年紀開104投一波 在職場待了幾年除了會越來越知道自己想要做的事 在帶著年資謀職的時候我會更重視部門風氣、主管性格、職務發展是否符合期待 抱著騎驢找馬的心態在面試方面更有感悟 相信沒人希望在試用期就發現工作內容、職場文化完全不適應面臨不得不離職的窘境 而站在資方的立場新人入職沒多久就烙跑根本是浪費公司人事成本的行為 科技業在經歷過疫情大徵才卻徵了許多不適合的人給公司帶來麻煩的時期後 業界的「凍」其實是對徵才這件事更加謹慎 所以面試其實是一個讓勞資雙方彼此媒合的重要時機 帶著資歷的面試官、求職者都希望對方是自己真的需要的對象 站在公司立場過於流於形式的面試、套網路上各種QA模板其實未必能讓面試官真的了解求職者是否適合這份工作 大部分主管也是長期看著公司職員基於各種理由來來去去的人 真的有用人需求的主管、HR會對面試者這種過於表面的回覆有所擔憂很正常 因為他們無法從這樣的對話了解求職者的個性、職涯目標是否與該職務的公司期待一致 站在面試者騎驢找馬求職的角度 一個具有社會化又能表達自己對職務期待、展現個人特質的回覆才能讓公司更了解你 除了針對不同公司、申請職務做好功課之外(客製化自我介紹、公司部門與職務了解) 面談過程中基於查到的資料詳細詢問公司各種規章細節、具體職務要求、主管期待⋯ 一方面展現對該公司的重視而非腦袋空空來亂 也有助於檢視部門文化、直屬主管個性是否符合自己期望 問得越具體我們才越能實際了解這份職務 盡量降低工作只能靠「主管緣」碰運氣的風險 在一大輪面試的過程中其實我也發現真的對你有興趣、個性較契合的主管不介意多花時間回覆面試者各種實際問題 也較能面對求職者開誠詢問具敏感性但對員工來說入職不得不面對的話題 (加班、教育訓練、薪資福利、績效評核透明度、員工呈報反應問題的處理機制等) 甚至會在面談後主動聯繫做更深入的溝通、邀請求職者考慮加入他們 薪資福利方面也較願意幫忙爭取以展現善意(所以帶著資歷不要怕主動談薪水) 因為在職場待久了會發現除了職務內容、薪資之外,主管個性、組織文化會成為影響員工長期待下去的因素 如果面試官對這類問題閃躲或表現出沒得談的態度那自己就要有求職敏感度 此外針對有興趣的職務不要捨不得特休去實體面試 光是去公司晃一圈至少能靠觀察辦公室氣氛、員工互動實際了解組織氛圍 隔著螢幕的線上面試其實會讓雙方都難以實際感受對方的情緒、個性、談話氣氛 因為讀不到空氣對話內容容易趨於保守也較難真誠務實的面談互相了解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公司還是得靠實體面試篩掉怪咖的原因 在職面試的過程其實是勞資雙方互相了解的管道 而非單方面讓面試官「考核」求職者的過程 現職工作和職涯資歷是讓我們有底氣和面試官「討論」的後盾 所以就算有存款還是盡量不要裸辭 待業期間看著存款變少時心態容易撐不住又陷入先求有再求好的將就情緒 如果有幸二面到高層主管不妨根據一面的談話去做更深入的討論 對面試官展現有認真考慮該職務的誠意也能藉此試探高層的管理文化和態度 如果答應面談邀約都要充分準備每一場面試慎思入職的可能性 不管最終是否入職至少不會浪費了解職務的機會也能給面試官留下較好的印象 畢竟同業圈內抬頭不見低頭見誰知道未來是否有機會和同一間公司打交道 當我們剛畢業時總會站在求職者的片面立場去準備面試 但隨著職場歷練我們多少會慢慢了解公司的立場、對求職者的期待 也會逐漸知道自己的職涯目標與人生規劃 進入職場其實也是從單純學生時代蛻變成為社會人士的社會化過程 而每個人的價值觀、個性差異會造就不同的工作期待(事)和公司文化(人)容忍度 當然價值觀本無對錯只要自己不後悔、對得起良心和薪水就好 我知道會追我文的讀者大部分都是衝著醫美而來的年輕族群 而現在正逢畢業季很多新鮮的肝才剛要面臨職場挑戰 也許這篇文對初入社會的畢業生來說並不適合 (新鮮人我很建議在不影響生活經濟的前提下多嘗試 在還不確定自己的職涯規劃之前太早定型在某個職務 若是有一天想跳槽只會知道「我不喜歡什麼」而非「我想要什麼」) 我有時候也會期望能及早傳達一些人生的其他觀點 讓大家在年輕、還有本錢選擇的時候可以多一點思考 不要讓自己的人生在落入選擇權越來越少的階段才去後悔
megapx
Like
222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