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親子的日常暫停鍵:333休息一下再出發!】

一個家長因為發現自己的孩子,在面對都市學校高壓、惡性競爭的環境,內心嚴重受挫、害怕上學,就讓孩子在森林裡的小學渡過一段時間。 ​ 過了幾個月,那個孩子主動提及,他有勇氣可以回到原本城市內的學校了,只不過這一次,他對於選擇周遭朋友會更加謹慎,會確保他們的價值觀是一致的。這段休息後,孩子成長了! ​ 媽媽問孩子:「是什麼幫助你在這次暫時離開城市學校後能夠重新出發?」孩子回答:「在森林裡,沒有任何批評。樹不會對你說,你的髮色不對、你太胖,或者你太慢了。樹木只是一直在說『歡迎』。」孩子也引用羅賓.沃爾的話,他繼續說:「我們都說要愛護樹木,但我沒有想過的是,樹木也會用愛回應我。」 節錄——《懸崖上的學霸》 ​
megapx
​ 接續昨天開學日的主題, 關注孩子的身心狀態, 除了日常陪伴和生活習慣外, 也要留意心靈受傷的時刻! ​ 就像生病時需要休息, 當心靈受傷時,也需要被善待。 但休息不是目的,它不是無所事事, 更不是躺著看漫畫或滑手機。 ​ 生病需要看醫生, 若心靈有需要,我們也要找方式, 讓心靈再次健康起來! ​ - ​ ​ 📍333休息: #一起來談好使用默契 ​ ● 第一個:3張 #重要時刻求助券 ​ 孩子在學期間,會遇到各式各樣的挑戰,在孩子練習自主獨立的過渡期,他們需要學習「解決問題」,而許多孩子面對問題,因為不知道方法、也不太會主動求助,所以最後就呈現逃避、放棄的狀態,甚至會轉移成否認、情緒化的狀態。而建立願意求助的文化也需要方式,我們可以在學期初給予孩子三張「重要時刻求助卡」,讓孩子擺放在書桌前!讓孩子知道,如果遇到無法處理的人際困擾、卡住很久的學習問題,你可以用卡來詢問!這對於一些平常不太會主動求助的孩子,會有很好的效果! ​ ● 第二個:3張 #現在先饒過我券 ​ 有時候孩子會經歷一些事情,想要讓自己暫且休息,不被管,不被罵。可能是學校已經被老師提醒過,回家又要被講一樣的事情,會覺得身心俱疲。確實,有些時候我們求好心切,會認為孩子就該受教育,但如果孩子的心理狀態不良好,講再多可能都是徒勞的,甚至是反效果、傷害親子關係。所以,可以給孩子三張「現在先饒過我券」,如果孩子在學期間面對責罵時使用這個券,當下我們就先暫停,讓孩子先去梳理自己的想法和情緒,或是我們先與孩子進行其他活動,但不是不處理,而是可以過幾天,當孩子情緒過了,想清楚了,我們再次展開更有效的對話! ​ ● 第三個:3張 #心理需要休息券 ​ 大家聽過心理假了嗎?去年開始,高中職以上,除了在成績評量期間,只要學生覺得輕微心理不適可以申請請假,目前是要經過父母同意的!這是很棒的政策,但需要從小讓孩子知道「心理假」對他們的意義,什麼叫做「心理不適」?小學期間,孩子也是會遭遇一些人際、環境、學習上的壓力,我們在學期前與孩子對話可使用的時間,而且也要明確討論好心理假默契,可以以「病假」請假,並且在心理假期間,不是完全軟爛,或是不用補作業。 ​ 我們可以休息,但我們需要在那一天好好整理一段時間的狀況,可以用繪畫、書寫、表達來練習,並且也給予自己一些調節的策略、外出走走、運動或是進行閱讀、自我對話等等,當然這過程可能都需要家長的協助,不過,我相信,這樣的歷程不僅會讓孩子更重視心理狀態,也會學習到很多寶貴的情緒調節方式,未來孩子進入中學、大學,能更健康的面對心理壓力。 ​ - ​ 333休息一下再出發! 有求助策略、 有暫停一下、 也有心理假! 都是很重要的自我照顧方式! ​ 以上方式,對於雙薪或單親家庭很不容易, 但或許這樣的333休息一下, 不僅是給孩子使用,大人也來333吧! 讓孩子知道,他不是唯一面對壓力的人,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挑戰, 而學習正視心理需求, 是我們都該練習的! ​ 你喜歡今天這篇小提醒嗎? 會想要試著在家庭使用看看嗎? 如果你有類似的經驗, 歡迎留言區分享哦! ​ 文/逸帆老師
Like
89
Comment
encourage first comment
Do you have something in mind? Let's post it out and share it with every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