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劃法藍白亂搞】民進黨籍 高雄市長-陳其邁:「這次財劃法通過版本,對幅員廣闊、努力招商拚經濟的高雄非常不公平。」
這次財劃法通過版本,對幅員廣闊、努力招商拚經濟的高雄非常不公平。
財政努力的人、拚經濟努力的人,結果在這一次國民黨的財政收支劃分法裡面,我們增加的比例卻是最少。
中央跟地方加總的財源,其實就是一個大餅,假如統籌款於各縣市增加比例,勢必中央在一般型及計畫型補助將大幅減少,目前高雄正進行多項重大交通建設,一年的計畫型補助大約為497億,而一般性補助約190億,主要是針對人口結構老化、長照預算補助的社福支出。
若中央財源減少,地方分配又沒有將人口結構因素納入考量,必會產生排擠效應,整體統籌分配款呈現逆分配現象,對面積大、人口老化的中南部,以及高雄重大建設與未來發展非常不利。
⎯⎯⎯⎯⎯
★ 我們先看第一張圖。這次修法高雄增加幅度是高雄全國最少(增加幅度僅49%、增加金額245億),台北則是全國最多(增加幅度59.8%、增加金額416億)。
在原先國民黨版本中,首都的特別分配額3%(約246.9億),結果最後的版本,台北市增加了416億,拿到的遠超過原來首都稅的3%!

★ 再來第二張圖,國民黨黨團三讀通過版本的分配原則,降低營利事業銷售總額及土地面積權重,增加財產稅分配比例,並以地方稅中的房屋稅、地價稅、土增稅成長率來計算分配,更增加人口數比例的權重。
統籌款稅源全部都是國稅,也就是希望藉此調節各縣市財政來做為公平合理分配,均衡區域發展。
國稅以中央課徵來做統籌分配是合理的,但是國民黨三讀版又在其中硬生生的以地方稅來計算加權分配,會變成有錢越有錢、沒錢越沒錢。
降低營利事業銷售總額權重(50% ➜ 30%),讓在財政努力的人,增加比例卻最少。高雄過去一年營利事業銷售總額大概是4.5兆,今年可望超過6兆,努力招商、拚經濟,分配數額卻降低。
降低了土地面積權重(20% ➜ 10%),對土地面積大的高雄,勢必影響到道路、交通、水利等各項公共服務,擴大南北差距、惡化城鄉間所得分配。
另外,國民黨三讀版土增稅成長率也計為分配的權重。台北一定高於其他縣市,變得是土地交易越多、甚至炒房,分配越多:土地一直在漲,稅收一直增加。變成有錢的縣市反而拿得更多,財政狀況比較好的縣市像台北市又拿得更多。

★第三張圖,是去年統籌稅款實徵的淨額比較表。
可以看出,高雄市在上繳給中央的所得稅、貨物稅、營業稅3個加總的總額是2334億,雖然我們與新北人口差距大,但是與新北上繳的稅收(2549億)其實差距不大,分配卻截然不同,如第一張的新北修法後增加幅度68.9%、增加金額374億元;高雄增加幅度僅49%、增加金額245億元。

⎯⎯⎯⎯
財劃法的修法必須是中央地方充分討論,且應納入各地方政府的意見。
這一次在財政收支劃分法的修法裡面有那麼多不公平的地方,在程序上也沒有落實程序正義,好好的由立法院一讀、二讀、三讀來做充分討論。
越修越倒退,越修越對中南部不利,我覺得這樣非常不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