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大學生使用iPad pro兩年感想
先說一下使用背景:
大二寒假購入第一代的iPad pro + Apple Pencil,到現在大四即將畢業
主要用途以工作學習為主、娛樂為輔,偶爾會畫畫、會剪片
生物相關科系,有去外商公司打工、醫院實習
除了系上課程外,也有修過一些管理、會計、語言、政治或討論等課程
想說可以整理一下生活中因為iPad哪些變更方便、哪些感覺比較可有可無,
希望能提供不同科系領域的人參考XD
(Android派可以參考 B16!)
【理科】
我們每堂課都有ppt,而且很多時候只要有ppt就可以了(感謝老師辛苦準備的講義)
在這樣的前提之下使用iPad pro真的很方便!
不用擔心老師上太快沒有印到下一本,也不會遇到印完講義後才發現老師在上課前重新上傳新版本。
有些構造圖印黑白出來會全部變黑、印彩色又會心痛,使用iPad就不會有這些問題。
也許有人會覺得這些東西筆電也可以達到同樣的效果,
但有些圖、有些筆記,真的不是使用電腦打字可以詮釋的QQ
像是機轉圖、示意圖、某個器官組織的小插圖(?)等等
平板加筆的自由度跟彈性會大大提升!
這部分是使用電腦上課時很難達到的效果,也是我最愛使用iPad的一點。
(還有實驗課的時候可以隨心所欲地亂畫亂筆記,最後再慢慢整理)
【語言課】
修過四種語言課,
目前感受下來,iPad可以幫忙但不像理科那樣非他不可。
英德日文課都有專門的語言教科書,有例句有單字有試題;
西語是90%板書搭配10%word檔,但其實檔案印不印都無所謂,
使用iPad上課的方便性及必要性個人覺得相比起來沒那麼高?
硬要說的話就是紙本筆記修改不方便、電子筆記可以隨意調整版面這點。
(就是一個有當然也不錯,但沒有其實也沒差的感覺XD。)
【會計課、財經課】
雖然都有買課本,但上課主要還是用iPad在ppt上做筆記,考前看課本。
老師ppt中無意義的頁數,我也會一邊上課一邊刪掉。
再加上大教室那種椅子旁邊拉出來的小桌子,
放一台筆電,每次有人要經過都要全部撤到腿上,又擠又重,
放紙本筆記,一次放太多文具很容易不小心撞到筆就不知道掉到哪裡了⋯⋯
用平板的話好搬移、一隻筆可以處理所有筆記、保護殼有卡槽直接收納筆
相較起來比較沒那麼狼狽XD。
【創業課程、開放性討論課程】
超級沒有用。
使用分頁方式查資料+紀錄討論內容蠻方便的(但10.5真的太小),
不過替代性也很高,普通廢紙或拿手機就可以做到的事情沒有必要假掰。
很多時候不是課本/紙張,就是需要電腦。
這一類課程我是覺得與其花時間寫字不如帶電腦更方便。
【論文】
超好用!
原本印出來趴趴走,紙張很容易皺掉、髒掉、頁數錯亂(?)。
這時候帶著一個平板,走到一個喜歡的地方就可以坐下來開始讀了。
10.5試合一次讀一個,但我看12.9分頁後兩邊的可視範圍都還不錯,
很適合一邊看一邊做筆記。
加上都是檔案管理的,只要做好資料夾分類也不太容易混淆。
現在很希望買2020年的12.9,有很大一部分就是為了論文XD。
【實習/工作】
如果說原本都還會懷疑一下自己,iPad pro是不是真的有幫助?
那醫院實習這段時間我真的是徹底感受過他的好。
因為有許多簡報要做,和學長姊討論時可以直接在iPad上開啟ppt做標記、重點提醒、待改善的地方及方式。
因為有衛教海報,拿起apple pencil就可以直接開始畫圖、影印,不用經過掃描且完成度真的很高。
去病房時與其拿著一張紙紀錄還不如拿著一個已經有格式的平板填表格,既不會漏掉任何內容,還可以確認無誤後再謄寫到正式文書中。
有很多場會議需要簽到、文書上報等的,可以直接iPad簽名後寄出去即可,少掉列印 簽名 拍照或掃描 再寄出的程序,且檔案清楚明顯。
很多時候要整理資料和筆記,把平板變成第二個螢幕,可以同時看很多東西,又方便又清楚。
本來還要剪影片,但那時候還沒有更新到滑鼠游標且容量只有64G,QQ。
在外商公司打工時也是同個道理,
許多待確認、只需要主管過目確認的東西很適合用iPad呈現,要做筆記也很方便。
同個表格需紀錄很多次的文件也適合以這樣的方式隨身攜帶並記錄、歸檔。
任何臨時需要我電子簽名的時候都可以馬上完成。
與其帶著一台筆電+筆記本及文書用品,
我更傾向於一台iPad完成我的需求。
(習慣使用思維圖和寫程式可參考 B3)
(澳洲CS/數學課可參考 B18)
【總結】
我認為iPad的確讓我的生活在許多方面都變得更加便利及簡單,
若配上iPhone和Macbook使用會效果翻倍。
像我很容易擔心自己少帶什麼東西出門的人,
因為存著所有工作、學業上的東西,外出時帶一台就能應付多數場合。
但在生活中取代什麼東西,很多都是需要習慣養成的。
只要你願意,很多事情都做得到,
同樣的,很多事情並非需要iPad輔助也能完成。
一開始我是抱著多花點錢買平板、少印一點紙的心態去購買,
可是最後發現我還是喜歡在考前把整理完的ppt全部印出來讀的人XD。
所以你問我有沒有省到紙?有,但沒有我預料中的那麼多。
(我是覺得紙張還是比較能幫助記憶力啦,
但這就很看每個人的習慣和讀書方法了。)
畢竟我還是以生物相關的課程為主,
別科系踏足的不是很多,
如果有什麼想法或心得也歡迎一起討論交流~
會想打這一篇,
也是想好好審思這台機器在過去這段日子對我的幫助大不大
有沒有大到我再敗一台即將發售的12.9?
目前答案偏向有。
(偷偷更新一下)
並不是說只要有iPad pro就可以打天下了!
它真的還是介於電腦和手機之間,
類似你把所有事情的處理裝置選擇從二分法變成三分法了,
只是管轄範圍的大跟小、適用度的高與低,
依據每個人的習慣會有很大的不同。
一直以來我覺得最能體現蘋果產品的方式就是全套購入。
從htc轉到iPhone時,我覺得就只是一台手機。
後來多買了Macbook後,Airdrop很方便、輕薄好帶跑得快,多樣化的手勢很方便,手機和筆電同步率高又蠻人性化的。
再隔一年我買了iPad pro,它只是一台平板,可是三個裝置一起使用體驗最好。
從此對這個品牌的依賴性隨著Airpods和Apple watch的購入越來越高。
也許個別產品性能不是最頂尖的,
但我並非專業的資訊使用戶,也不是學習電子工程等等領域的,
對我來說產品與產品間的資訊流通性就是我一直使用下去的拉力。
(但大家量力而為,我也是花了四年打工時間才慢慢買完Q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