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富士 instax mini link 相印機
自從數位相機普及以後,日常接觸到紙本照片的機會就愈來愈少了;可能是你或你的朋友有台拍立得,或是逛街時遇見相片列印機把手機裡或 Instagram 上的相片印出來。不過除了上述的情境以外,其實還有一個選擇:買一台隨身相印機。

▋ 相印機的種類
相印機依照原理不同分為以下幾類,假如不知道如何選擇可以參考看看:
• Zink:名稱取自「Zero Ink」,由 Zink 公司開發,原理類似熱感應,不需要墨水匣,而是讓相紙上的晶體受熱變色,因此相紙要避免存放在高溫處。
• 熱昇華:將墨水加熱,使墨水直接由固態昇華成氣態,氣態染料壓進紙張纖維裡後染料凝固,成品比一般噴墨耐久。由於每次只加壓一種顏色,所以會看見相紙被機器吐出再收回數次。
• 拍立得:將傳統暗房沖洗的程序濃縮,相紙包含底片和藥劑,曝光之後機器會壓破相紙的藥劑包,完成遮光跟顯影流程。
這次開箱的 instax mini link 是使用拍立得技術,用的是跟拍立得一樣的 instax mini 底片。底片的單張成本其實各家都控制得差不多,個人選擇考量在於,當你出遊列印相片給朋友時,拿到相片的時候是「拍立得」的感覺,而不是「用印表機把相片印出來」的感覺。
▋ 開箱

這次買的是 PChome 上搭配好的套裝,包含主機、皮套、專用相冊、相紙、木夾等等。
拍立得相紙相較上述其他技術還有多一個樂趣是挑選相框圖案,因為沖洗只有中間部分,購買相紙的時候就要決定買什麼圖案的框(對商人也是商機之一)。

相機包則是類似髮絲紋的觸感。

相印機本身只有一個按鈕,沒有其他操作介面,所以主要還是連接手機透過藍牙傳輸相片跟操作列印。


內附充電線和富士的一些沖洗宣傳折價券等。

機身正面的按鈕有彩色燈號,需要對說明書才能知道代表的意思。



充電孔是 USB Micro-B,總覺得如果是 USB C 就更好了。

從背面打開更換底片匣,必須用完之後才能更換,否則打開會導致剩餘的底片曝光而不能使用。一個底片匣裡面有 10 張。




安裝完底片匣以後,機器會把保護貼片吐出來,接著就可以開始列印了。



相印機可以立在桌上。


▋ 應用程式
手機的應用程式除了傳輸照片列印以外,也可以查看相印機的剩餘底片數、電量等。

比較實用的功能大概就是拼貼、分割和特效等。但因為是透過手機列印,比起拍立得相機,你可以在手機用各種第三方軟體編輯,不一定要用原廠的應用程式。


除此之外還有許多引誘你浪費底片 (?) 的功能,都是要列印出來看結果的設計。



例如「匹配測試」的小遊戲。




而近期富士又跟任天堂合作想讓你消耗更多底片,除了聯名款相機以外,可以透過手機掃描 Switch 上的 QR code,列印遊戲裡拍攝的相片。

▋ 心得
用了幾個月下來,覺得是個值得買的產品。個人是覺得底片單價高了一些,一張平均約 18~30 元不等(看買的數量以及圖案),但和朋友們出遊可以現場列印與分享照片算是相當值得。
跟拍立得相機不同的是,透過手機列印,你可以先預覽列印效果,或是從手機裡無數照片挑一張最好的列印,不會像拍立得相機可能因為拍攝條件不佳(例如光線不足或曝光過度等)而浪費底片;況且,大家普遍拿的手機搭載的相機規格,應該比拍立得傻瓜相機還要好上許多;況且,在手機上可以透過各種你喜歡的修圖軟體,加上濾鏡甚至特效之後再列印,這也是為什麼我選擇相印機而不是拍立得的原因。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一下愛心及右上角的追蹤按鈕!
追蹤我的 Instagram:看更多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