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Onyx BOOX Note Air 2 電子閱讀器
這是一個拖了有點久的開箱文 😂
但因為也用了一陣子,所以內容是用了一陣子之後的真實心得。
電子閱讀器在臺灣普及得有點晚。我第一次看到電子閱讀器是在捷運上看到一個外國面孔的乘客在讀 Kindle,那個螢幕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的平板電腦,就像是那些字印在一個白色的塑膠板上。後來有次出國在二手電器用品電看到櫃子裡展示著某代 Kindle Paperwhite,用了很便宜的價格買下。
Kindle Paperwhite 使用體驗不差,但是搭載了封閉系統,雖說可以自行匯入電子書檔案,但是不能額外安裝第三方應用程式等;因此當一些書城有 DRM 保護時,你就無法在 Kindle 上閱讀這些書籍。
後來臺灣也開始發展了電子閱讀器,像是 Kobo、mooInk、HyRead Gaze 等等。不過今天要開箱的,是在臺灣相對冷門的文石 Onyx BOOX Note Air 2。
▋ 開箱
這次除了主機以外也買了原廠的保護殼。
隨附的手寫筆。
第一次開機選擇系統語言。雖說有提供繁體中文,但系統介面都是大陸用詞,只不過是簡轉繁而已。
例如拉麵的部分。
系統是 Android 11,內建的應用程式有這些,預設並沒有 Google Play 商店。
雖說是中國大陸的產品,但針對海外市場也提供了 Google Play 商店的安裝選項。
裝上保護皮套的樣子。這代產品沒有磁吸功能,所以皮套是用黏的,剛撕開的時候黏到懷疑人生,因為闔上之後緊黏著螢幕,要撕開都覺得困難,後來覺得皮套很重又不實用,就封存了。
手寫筆寫起來的感覺很好,感壓靈敏,在內建的筆記軟體書寫反應相當迅速。出廠螢幕就已經貼上了類紙膜,千萬不要把它當包裝紙摳掉。
系統內建懸浮球,可以方便取用一些常用的功能。
螢幕上方下滑分左右兩邊,左邊是系統通知,右邊是快速設定。亮度大部分可以看到有兩個 seekbar,分別是調整冷暖光,可以自行調配喜歡的色溫。
▋ 內建的閱讀軟體
註:螢幕截圖的部分會擷取到彩色,但實際螢幕是灰階的,所以看起來也是灰階的。
內建的書城基本上無用,只有少量的古典文學,且試著下載幾本,排版也很差,看起來是純文字轉換的。
只要連接電腦,就可以透過 USB 線傳輸檔案。先前使用 Kindle 裝置時我都是用 Calibre 來管理圖書,同樣的軟體也可以管理 BOOX 的裝置。
在電子閱讀器上通常會用 EPUB 這類可重新排版的格式,相較常見的 PDF 格式來說,EPUB 可以根據你的螢幕尺寸等重新排版,也能自訂字型、分割畫面等等。
但有些書籍(例如雜誌等)通常以無法重新排版的格式發行,但以 10.3 吋的螢幕來說,閱讀 A4 大小的排版內容,雖然字是有一點小,但視力正常的話還是能看清楚。
螢幕比例正好符合雜誌的頁面。
如果書的頁面留白比較大的,內建閱讀軟體也可以裁切掉,讓內容看起來大一些。
如果是 EPUB 這種電子書格式,內建閱讀軟體有提供許多自訂排版的選項,包含自訂字型、縮排、顏色調整、分割畫面等。
其中字型的部分,你也可以放自己的字型檔案進去。覺得有點可惜的是,雖然可以放入 variable fonts,但不能動態指定粗細,且粗體的部分也是用加粗的方式,不會自動切換到字型的粗體。我個人設定是用 Noto Serif Medium 的中文,搭配 Roboto Serif 的英文。
當然書籍如果有內建目錄,也是可以瀏覽。
▋ 第三方閱讀軟體
除了匯入檔案以外,也可以透過 Google Play 商店安裝其他電子書平臺,例如 Google Play 圖書、Kobo、Hyread 等等。
但是第三方應用程式通常不是為電子墨水螢幕設計,而是一般平板電腦,因此介面捲動等在電子墨水螢幕上會比較吃力一些。還是可以操作,但要有點耐心。不過通常是選書的時候才會是捲動的介面,進到閱讀的時候如果是左右點擊換頁,就相對容易許多。
但有些書籍閱讀平臺喜歡加上一些背景花色讓頁面看起來不會死白,在一般平板電腦可能會改善全白刺眼的情況,但在電子墨水螢幕上看起來就像雜訊一般。
這時候除了可以調整應用程式裡的設定,也可以使用 BOOX 內建的應用程式顯示設定來漂白頁面。
BOOX 預設會使用文字描邊和調整背景等方式,來改善第三方應用程式對比不足的情況。但如果覺得這些調整有反效果時,也可以自己手動調整把它關掉。
刷新頁面的選項我覺得也很重要,因為如剛才提到的第三方應用程式常會需要捲動等操作,所以預設系統會使用快速刷新的模式;但相對普通刷新來說,任何更高速的刷新都會降低畫面的品質,例如用網點來模擬灰階等。
因此,如果你下載的應用程式是為了閱讀,那我會建議一律調成普通刷新,在文字的清晰度也會好上許多。
對了,如果不喜歡內建的輸入法,也可以透過 Google Play 商店下載 Gboard 等。
▋ 筆記
內建的閱讀軟體,除了閱讀以外,也可以作筆記,例如標記重點等。除此之外,也提供了基本的翻譯和 TTS 等功能。不過內建的英漢辭典是簡體中文的,而 TTS 的效果我想一般人應該不會想要使用。
而手寫筆可以直接在書籍上繪製,因為有特別優化,因此反應速度相當快,不會有電子墨水螢幕平時給人的遲鈍感,筆觸也有感壓,能繪製不同粗細的筆畫。
也可以分割畫面,一邊閱讀、一邊筆記。
或是使用內建的筆記軟體,可以全頁面書寫。
▋ 內建的其他功能
內建的應用程式我個人覺得沒有太多值得介紹的,不過行事曆的部分有個便籤功能,算是滿有特色,可以將當天的便籤設為鎖定畫面顯示的內容。
由於電子墨水螢幕的特性是改變畫面時才需要通電,而不通電的情況下,就算你把螢幕拆了,畫面上的內容還是會持續保留著,因此設計上不像是一般 LCD 平板電腦休息時是黑畫面。
內建簡單的檔案管理功能,例如為了寫這篇文章的截了一大堆螢幕截圖。
由於是 Android 系統,可以很方便地透過系統機制分享,例如我會用「鄰近分享」,相當於 Google 陣營的 AirDrop,可以分享檔案到其他 Android 手機或 Chrome OS 裝置等。
▋ 遊戲
因為是 Android 系統,所以理論上你可以安裝大部分的 Android 應用程式來玩,只是會受限於電子墨水螢幕的反應速度,這時候剛才提到的刷新設定就可以派上用場。總之,刷新速度愈快,就愈容易留下殘影;刷新速度慢的,畫面品質就愈好。
我嘗試安裝了一些遊戲來嘗試,如果是動畫比較多的,開了反應最快的 X 模式,殘影可能會有點慘不忍睹。
但是一些休閒類的遊戲就滿適合在這上面玩,只要遊戲不會要求顏色辨認即可。在灰階螢幕上,人人都可以體會辨色能力障礙的感覺。
例如 2048 就可以用高畫質模式(普通刷新)來玩也不成問題。
或是我個人很愛的數織(Nonogram),以及數獨等等,宛如是特別為電子閱讀器設計的遊戲一樣。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一下愛心及右上角的追蹤按鈕!
追蹤我的 Instagram:
看更多文章:

https://dcard.tw/@hiking
dcard.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