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箱 首次入坑摺疊手機:Samsung Galaxy Z Fold4 開箱 + 深度體驗心得

這篇文章的角度,除了是首次嘗試摺疊螢幕裝置,也是用了多年 Google Pixel 之後首次嘗試轉換到 Samsung 的使用者觀點。這裡記錄了一些我選擇手機時腦中的思路,可能會有點囉嗦,假如不感興趣可以直接跳到開箱的部分。
imgur
▋ 選擇 Samsung Z Fold4 的思路 我其實從 Samsung 第一代摺疊機發表時,就一直關注著他們號稱的「new category」究竟是未來趨勢,還是曇花一現。如今過了 3 年,雖然沒有見到路上人手一臺摺疊的景象,且賣得比較好的也是 Flip 系列而不是我關注的 Fold 系列,但是看到市場逐漸關注,以及真實使用者的正向回饋,這樣的發展已經比起歷史上各種大膽創新還要成功許多。 在考慮是否入坑摺疊時,其實有許多選擇,例如小米剛推出了最薄機身的 MIX Fold 2,以及傳言中的 Pixel 摺疊機。身為 app 工程師,長期以來都是追逐「原生系統」,因此一直以來都只有考慮 Nexus 和 Pixel 等;而 Pixel 摺疊機的傳言已經出現好一陣子,卻一直沒有官方的消息。 我過去不曾買過 Samsung 的手機(或甚至其他產品)。但 Samsung 除了是 Android 最大品牌以外,也是全球最大的手機品牌(你沒看錯,先不論陣營,手機品牌市佔率最高的是 Samsung,其次才是 Apple;Apple 在臺灣、日本的市佔率尤其高,所以很多人誤以為它是全球最大手機品牌)。長期「守護」著 Nexus、Pixel 的我,雖然使用到的是最直接來自 Google 提供的體驗,但就市佔率而言,體驗到這樣子的 Android 的使用者其實少之又少,Samsung 提供的體驗反而才是大眾的 Android 體驗,這是我想嘗試選擇 Samsung 的最大原因。 而差不多時間發表的小米 MIX Fold 2,雖然做到了超薄機身,但相對 Galaxy Z Fold4 其實有許多取捨,沒有防水,轉軸不夠穩定,內螢幕也沒有鏡頭。除此之外,我體驗 MIUI 的感覺是比較適合中國大陸的使用習慣,這也是我沒有購買過小米手機當主力機的最主要原因。 ▋ 選擇今年入坑摺疊機的思路 已經有一段時間維持每年一版更新的 Android,去年輪到 12 時,多了一個有趣的追加:Android 12L。看起來是多年來放生 Android 平板電腦自由生長(頹廢)的 Google 想要藉由摺疊手機的發展來重振 Android 的大螢幕生態。
從 Android 3.0 推出專為平板設計的介面,以及 4.x 的多次微調以後,Android 其實已經很久沒有為平板電腦生態投入太多心力;而 Android 平板電腦市佔率的降低也讓願意為平板電腦做最佳化的 app 開發者愈來愈少了。而這次的 12L 更新,算是 Google 嘗試為拓展大螢幕市場做的一個開端,搭著 Material 3(Material You)的更迭,讓系統和 Google apps 的介面打頭陣為大螢幕做設計,也做了許多指引和開發者溝通;至於最後成效會如何,也只能讓時間告訴我們了(看了 Windows Phone 的歷史之後我個人是感到比較悲觀)。
除了軟體以外,Samsung 的摺疊機來到了第四代,雖然相對三代的更新滿少的,但我覺得成熟度已經到了我會想要嘗試的階段。 ▋ 開箱 這次我從發表會前就開始關注了,在發表會前預先註冊、看發表會、在官網預購,除了主機以外還多了很多東西,包含保護殼、旅充頭、無線充電板、防丟器、路易莎禮券、LINE Points 回饋等等。
imgur
imgur
imgur
很多人關注的摺痕,在黑螢幕或從側面看反光時較為明顯,一般用手機從正面看時其實不明顯。我個人用起來不覺得會有干擾,倒是要有心理準備是,時不時會有旁人看著你用手機時從側面看到反光而指出這點來干擾你。
imgur
這次開箱的是「雪松綠」,我是不知道這樣為什麼叫綠,對我來說是藍色。
imgur
相較三代,四代最有感的升級據說是相機,來到跟 S22+ 一樣的等級,主相機 5,000 萬畫素 f/1.8 等效 23mm OIS,廣角 1,200 萬畫素 f/2.2 等效 12mm 123˚,望遠 3x 1,000 萬畫素 f/2.4 等效 66mm OIS。
imgur
imgur
內螢幕的表面為 UTG 超薄玻璃,相對塑膠材質耐用許多。
imgur
點亮螢幕從正面看時,基本可以忽略摺痕;但螢幕顯示深色內容,側面反光就較為明顯。
imgur
imgur
內建的三星鍵盤預設是分離式的,方便雙手拇指打字。
imgur
指紋辨識位於電源鍵上,畢竟有內外螢幕,相對螢幕下鏡頭,電源鍵指紋更合理一些。
imgur
imgur
外螢幕相較之前幾代又更滿版了。
imgur
轉軸的部分,仔細看的話沒有完全貼平,但不盯著看的話其實沒有那麼明顯。
imgur
imgur
預購直接附贈保護殼,雖然可以選擇附 S Pen 的保護殼,但我自己的使用習慣完全沒有用筆的需求,因此選擇了沒有筆的皮革保護殼。
imgur
正面的邊框實在是太窄了,原廠殼是有貼黏性膠條把讓殼固定在機身上。
imgur
imgur
imgur
嘗試放到 Pixel Stand 2 上無線充電,是可以用的(所以附贈的充電板我到現在還沒拆)。
imgur
我的手以男生來說不算大,展開後的寬度是可以單手握持的。
imgur
盒裝配件有 SIM 卡針和傳輸線,沒有旅充頭(前面的圖是預購附贈的)。
imgur
結果要裝 SIM 卡時才發現 SIM 卡槽在外螢幕那面,所以我由把黏著的殼拆下來……所以大家裝殼之前記得先裝 SIM 卡。
imgur
內螢幕仔細看是有一層保護貼,這是不能撕的,如要更換也建議到原廠更換。
imgur
內螢幕解析度 1812px × 2176px,大約是 1:1.2,密度 ~373ppi。
imgur
imgur
內螢幕有個螢幕下鏡頭,那個圓形小區塊的螢幕解析度相對低一些(但比上一代高許多),一般情況如果不盯著看,那個區塊沒有顯示文字的話,不太容易注意到;日常使用那個區塊會是在狀態列上,所以影響不大。
imgur
內螢幕比例的關係,看影片是會有黑邊的(除非裁切顯示),比例更適合一些畫面接近正方形的影片。
imgur
外螢幕的解析度為 904px × 2316px。
imgur
▋ 從 Google Pixel 跳槽到 Samsung Galaxy 幾週前我告訴身邊用 Pixel 的設計師同事,說下一部手機我有點想嘗試換 Samsung。 「你這個叛徒!😂😂😂」 —————————— 也許我是個品牌忠誠度很低的人?對於購物選擇,尤其是資訊產品,比起各種類型的產品都死忠購買同一個品牌(e.g. Apple 全家餐),我喜歡選擇在那個領域做得最好,最喜歡或是最適合自己生活習慣的產品。 也因此我也會儘可能避免讓自己被品牌生態系綁住,儘可能採用跨平臺、通用的產品和服務。Samsung 其實也很明顯想營造自己的生態系來和 Apple 競爭,而這次選擇 Samsung 的我,也不確定下一支手機還會不會再選擇 Samsung,因此即時我選擇了 Samsung 的硬體,我依然選擇最小化地使用 Samsung 提供的服務跟軟體。 如果你只是單純習慣了 Pixel 的使用者體驗,在考慮是否能購買 Samsung 的手機,那以下內容也許也能幫助到你。 ▋ 啟動器 啟動器(Launcher),用來啟動應用程式和擺放小工具的應用程式,一直以來我都推薦 Nova Launcher,一款可以高度個人化的啟動器;但這次,Samsung 的 One UI 啟動器是我少數保留的內建應用程式之一。 其中一個原因是工具列(taskbar),雖說 Samsung 的發表會跟各家科技媒體都把工具列廣告成是 Samsung 的新創舉,但它其實是 Android 12L 原生就有的新特色。
工具列的使用體驗有點像是 Windows 的工具列跟 Chrome OS 的檔案櫃(樣式也很接近),或是 macOS/iPadOS 的 Dock(但樣式比較不像),同樣都是為了方便多工使用。而這項功能是會綁定啟動器的,因此當我嘗試將預設啟動器換成 Nova Launcher 時,工具列就不復存在了,對我來說有點可惜。
imgur
工具列上的圖示就是主螢幕下方固定的圖示,外加兩個最近使用的 app 圖示。而左下角的選單按鈕,功能相當 Windows 的「開始按鈕」和 Chrome OS 的「啟動器按鈕」,會在一個彈出視窗裡打開首頁的應用程式抽屜,這裡的應用程式排版跟在主螢幕往上滑的頁面是共用的,所以你只需要管理一次。
imgur
我過往使用手機時習慣把應用程式抽屜裡大部分的 apps 都拉到主螢幕擺放分類;但是有了工具列以後,加上 Samsung 的啟動器抽屜裡可以幫應用程式分資料夾,因此我的使用習慣變得有點像我用 Windows 開始功能表一樣,儘可能把應用程式留在抽屜裡,只把最常用的 apps 放到主螢幕和工具列上。 也因此,我的主螢幕更多空間被用來擺放資訊類的小工具,對我來說實用性滿高的。
imgur
除此之外,內外螢幕可以分別設定不同的網格密度,分開管理;也可以選擇鏡射內外螢幕,這樣內螢幕的排版會顯示外螢幕的兩頁內容。
imgur
▋ 體驗改造 Google 化 接下來要調整一些設定和更換預設應用程式,改造成接近 Google Pixel 的體驗。 【導覽手勢】Samsung 手機至今出廠仍預設傳統的三按鈕的導覽列,在設定裡可以改為滑動手勢。
imgur
【相簿】可以從 Google Play 商店下載 Google 相簿(但內建媒體瀏覽器不能停用)。
imgur
不過 Google 相簿的一些特效需要是 Google One 會員才能使用,不像在 Pixel 有專屬福利。
imgur
但內建的媒體瀏覽器也有提供一些不錯的相片調整功能,也有物件橡皮擦、焦點色彩等 Google 相簿也有的功能。
imgur
【電話】Google 的電話也可以在 Google Play 商店下載到,可以設定為預設電話 app,也跟 Pixel 一樣有提供基本的騷擾電話辨識功能。你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來電辨識 app 作為預設,例如 Truecaller 和 Whoscall 等,辨識資料庫會更大一些。
imgur
imgur
【聯絡人】同樣可以下載 Pixel 手機內建的 Google 聯絡人。 【訊息】同樣可以下載 Pixel 手機內建的 Google 訊息,支援 RCS 通訊及網頁版聯動。 【語音助理】改為 Google 語音助理;Samsung 的 Bixby 除了難用以外,甚至不支援正體中文。
imgur
【自動填入】假如你的帳號密碼存在 Google 帳號裡,例如平常用 Chrome 幫你記密碼,那你可以把自動填入服務切換到 Google。
imgur
【鍵盤】比較內建 Samsung 鍵盤和 Gboard 以後,我還是選擇了我習慣的 Gboard,Gboard 也同樣支援大螢幕友善的分離式鍵盤,差異是 Gboard 在左右都提供了 g 和 v。 Samsung 的分離式鍵盤:
imgur
Gboard 的分離式鍵盤:
imgur
不過 Samsung 鍵盤可以設定在不同螢幕有不同的版面,例如在外螢幕使用 9 鍵,內螢幕使用標準鍵盤,這是 Gboard 所沒有的。
imgur
【時鐘】對,甚至連時鐘都可以下載 Google 的版本,而且有為大螢幕做適應。
imgur
imgur
【計算機】內建的 Samsung 計算機可以被解除安裝,Google Play 商店也有提供 Google 的計算機,但我覺得這樣的計算機比較適合小螢幕使用,大螢幕時我常用的是 MyScript Calculator 2。
imgur
【智慧家庭】綁定 Google Home 的裝置可以直接整合到系統的快速控制裡,可以設定要顯示哪些項目。
imgur
【桌面】Google Pixel 固定在桌面上顯示資訊的「At A Glance」和 Google 搜尋列,都可以在 Google app 的小工具裡找到。
imgur
【錢包】我還是下載了 Google 錢包(原 Google Pay)作為預設付款方式;Samsung Pay 最大的差異大概是支援悠遊卡,但不是存入你既有的悠遊卡,而是初次設定時會申請一張虛擬卡。
imgur
首頁向上滑預設會開啟 Samsung Pay,無法改為其他 app,但可以關閉。
imgur
【分享】Galaxy 手機都有內建「快速分享」,除了跟其他 Galaxy 手機互傳以外,也有提供連結、QR Code 分享的功能。其實不需要安裝其他 app,就可以使用 Google 的「鄰近分享」功能,就可以跟大部分的 Android 和 ChromeOS 裝置傳輸檔案,就連我的 Xperia XZ 即使停留在 Android 7.0 也能互通。
imgur
雖說「鄰近分享」有傳出可能會支援 Windows、macOS 的 Chrome,但至今仍未實現,若要做到真正的跨平臺傳輸,我自己是使用 SendAnywhere 這個 app。
imgur
imgur
▋ App 支援度 「App 支援摺疊螢幕嗎?」是很多人得疑問。摺疊手機的使用情境可以簡單分為 4 種: 1. 闔起來使用外螢幕,螢幕比主流手機較窄而長。 2. 打開使用內螢幕,相當於小平板。 3. 打開 90 度,立在桌上。 4. 同時使用內外螢幕(拍照)。 手機內建的 apps,幾乎都有做到最佳化。而對於第三方如 Google Play 商店下載的 apps,主要影響有兩點: 1. 是否在執行階段支援螢幕尺寸設定改變(configuration change)。 2. 是否支援內螢幕較為特別的比例。 ▋▋ 設定改變 「設定改變」在 Android app 開發是個重要的考量,這裡的「設定」是指當螢幕尺寸(旋轉、分割、摺疊)、深色模式、語言等,當正在 app 執行時「設定」改變,app 通常會保留必要的資料後重啟頁面,並載入符合當前「設定」的資源,例如在螢幕變寬時載入專為大螢幕設計的版型,或是切換深色模式時載入深色模式的主題等等。 經過我自己的實測,大部分 apps 都可以支援設定改變,因此開闔螢幕時切換內外螢幕、旋轉螢幕、彈出視窗等都不成問題;但有少數 app 在開發時並沒有考慮到螢幕尺寸會改變,甚至鎖定直向、只允許全螢幕使用等。
imgur
在「實驗室」裡,有提供「應用程式皆套用多重視窗」的選項,這可以讓更多 apps 即使沒有宣告支援也支援多重視窗。
imgur
而對於支援性更差的應用程式,系統會在打開大螢幕時,維持原本小螢幕的尺寸顯示;左下角有個展開按鈕,點擊之後會讓 app 重啟,並適應大螢幕。
imgur
而如果原本是在大螢幕執行,嘗試在小螢幕恢復,會出現對話框提示是否要重啟。
imgur
▋▋ 大螢幕適應 如前面提到的 Android 12L 剛推出不久,從 Google 在逐漸更新 Google apps 使用者介面(UI)的過程中,可以從此看出 UI 最佳化的差異。 一個不需耗費太多成本適應大螢幕的方式,是將小螢幕時底部的 navigation bar,在大螢幕時換成在左邊的 navigation rail,讓內容不至於太寬,也換取了更多的垂直空間。 如「Google 相簿」就是一個案例。
imgur
前面提到的「Google 時鐘」也是這麼做。
imgur
而 Facebook 也是採用類似的做法,但我個人覺得 Facebook 的 UI 可以改善的地方太多了。
imgur
另一個更高度利用大螢幕空間的方式是兩欄式的 master-detail 介面,如 Telegram。
imgur
(認真覺得 Telegram 是最好用的跨平臺通訊軟體,沒有之一;偏偏臺灣主流的通訊軟體都是那幾個難用的,覺得很可惜。) 以及 Microsoft Outlook 也是。
imgur
有些介面即使不特別為大螢幕做額外的設計,但因為有 grid 有自動多欄,或是橫向捲動的卡片設計,讓它們在大螢幕時能利用額外的寬度展示更多資訊。 如 YouTube 首頁在大螢幕變為兩欄。
imgur
Disney+ 的橫向捲動卡片。
imgur
Netflix 的橫向捲動卡片。
imgur
Dcard 好物研究室的橫向捲動卡片。
imgur
以及 YouTube Music 也是橫向捲動的清單。
imgur
遊戲的話通常是等比例縮放,在我實測的遊戲裡太多沒有遇到適應上的問題。
imgur
imgur
imgur
不過射擊類遊戲要注意可能被限縮視角。
imgur
上述這些是適應得不錯的案例,看完好的接下來要看反例了。 Google 新聞是小手機介面拉寬,圖片等比例放大變得太佔空間,不是那麼好用,但能用(其實像 YouTube 改為多欄就可以適應得很好)。
imgur
Instagram 是出了名不想為平板電腦最佳化的 app(因其在 iPad 上也只能以 iPhone 介面顯示),如果滿版顯示的時候,也是因為圖片等比例放大而太大,難以完整顯示一張圖。
imgur
也因此系統預設會將 Instagram 套用 16:9 的相容模式。
imgur
在系統設定裡,你可以設定每個 app 是否要限制顯示比例。
imgur
如 PChome 24h 甚至是整個 app 的 UI 都按照寬度等比例放大,限制為 16:9 之後還算堪用。
imgur
imgur
麥當勞是一個更慘烈的案例,因為它的 onboarding UI 能進入 app 的按鈕直接擺出了畫面外。
imgur
不過幸好設定 16:9 以後就能順利進入了,首次進入 app 之後就可以改回全螢幕,個人目前沒有再遇到問題。
imgur
▋▋ 摺疊手機的特色利用 系統 UI 和內建的 apps 通常是支援得最好的,但也有一些合作的第三方 apps 特別為摺疊手機設計。 相機 app 的左上角有個切換按鈕,可以切換為兩欄式,一邊拍照一邊預覽相片;右上角的按鈕則是開啟外螢幕的同步預覽,也就是你用大螢幕幫人拍照時,被拍照的人也可以從外面的小螢幕看到自己。
imgur
當摺疊 90 度立在桌上時,UI 會切成兩半視為兩個不同的螢幕,一邊放取景預覽,一邊放控制項。這樣的特色搭配比 ✋🏻 手勢來啟動拍攝的功能,可以在有地方放手機的情況下不求人拍攝團體照。
imgur
Google Meet 也會在摺疊 90 度時把 UI 分開。
imgur
假如你對 Android app 開發有興趣,你也可以用 AndroidX 存取系統的 API,讓你的 app 在摺疊時完美切割 app 的 UI。除此之外,當你的 UI 適應摺疊螢幕的同時,也能適應如 Surface Duo 那樣的雙螢幕手機,因為它們使用的是同樣的 FoldingFeature API 。
imgur
▋ Samsung 的特色功能 有一些 Samsung 的特色功能是沒辦法透過下載第三方 apps 達成的,這裡也分享一些給大家。 前面提到的預購贈品 Galaxy SmartTag 防丟器,經實測只有 Samsung Galaxy 裝置可以使用。
imgur
Samsung 和 Microsoft 有許多合作(包含內建 Office app 等),也內建了 Windows 手機連結功能。
imgur
其實只要是 Android 手機都可以下載「連結至 Windows」:
但 Samsung 獨家提供的是在 Windows 上直接串流使用手機應用程式的功能。
imgur
你也可以在相容的電視或電腦上使用 Samsung DeX 功能使用手機。
imgur
在電腦可以用類似電腦的體驗使用手機上的 apps。
imgur
個人覺得滿實用的還有視窗手勢,例如兩指從畫面邊緣滑入,即可分割畫面並開啟另一個 app。
imgur
我自己比較常用的情境時收取驗證信,或是二階段驗證時需要開另一個 app 的時候。
imgur
從畫面角落滑入時,可以把當前的 app 視窗化。
imgur
預設視窗上方會有個橫條,點擊可以顯示視窗選項,也可以展開變成一條工具列。
imgur
imgur
imgur
最小化視窗時會變成一個漂浮的 app 圖示。
imgur
Dual Messenger 則是可以雙開常用的通訊軟體。
imgur
Good Lock 可以個人化系統界面,如多工介面的樣式;個人滿喜歡 Grid 的樣式,可以利用大螢幕的優勢顯示更多 apps。
imgur
imgur
遊戲加速器可以調校遊戲效能選項、顯示效能狀態,以及優先模式等擴充功能可供下載。
imgur
imgur
imgur
▋ 相機 相較前一代,這次的相機模組算是有感升級。網路上評測影像品質的資訊已經相當多,這裡就不多贅述。 除了前面提到拍照時外螢幕可以同步預覽,讓被拍攝者看見取景以外,外螢幕的左上角有個「自拍」按鈕,點了之後就會進到外螢幕自拍模式。
imgur
imgur
開啟自拍模式以後,外螢幕就會呈現完整的相機 UI。這也是摺疊手機的特色優勢之一,用手機的主鏡頭、廣角鏡頭來自拍;在手持團體自拍時,廣角鏡頭特別實用。而在這模式下,內螢幕會顯示鎖定畫面避免誤觸。
imgur
imgur
主相機、廣角相機的視野比較。
imgur
imgur
這次時間正好遇上中秋,有試著拍一下月亮。
imgur
▋ 結語 從開箱手機至今大約兩週,個人覺得體驗是很滿意的。過去使用手機有時覺得螢幕小而麻煩的事情,現在只要打開摺疊就能獲得紓解。除了方便以外,雖然摺疊手機至今已經發展了許多年,但普及率依然不高,摺疊手機也能讓你在社交場合和初次見面的朋友多一個話題(尤其在資訊科技業的研討會等場合)。 當然,在購買前也務必考量價格和你自己的需求,畢竟相較 Flip 而言,Fold 這種大螢幕摺疊手機單價至今仍高出一般手機滿多的,甚至夠你買一支手機再加上一臺平板電腦。 —————————— 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請點一下愛心及右上角的追蹤按鈕! 追蹤我的 Instagram:
看更多文章:
https://dcard.tw/@hiking

dcard.tw
https://dcard.tw/@hiking
愛心WOW跪
111
留言 23
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