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淺談為何離開事務所、為何離開會計產業

megapx
唉呀呀,大家好我是Celeste,這篇文章想寫很久了,但這10月實在太忙,一直抽不出時間來寫,寫好之後又一直被我放著,放著放著直到最近才有空,把這篇文章一些內容調整一下,分享給大家。 這篇會分享一下我為什麼離開事務所、為何離開會計產業,當然我也不是什麼somebody,我的想法只是一坨大便而已,沒啥參考意義,自己的人生還是自己思考比較好。警告一下,這篇文章會包含非常非常多的主觀想法,再次強調非常非常多!我已經把很多內容都刪掉了,如果你覺得我講的不對,事實不是這樣,我跟你道歉,沒錯,你是對的! 先講一下我的一些條件,我一直覺得這種分享文應該要講一下自己的環境是怎樣,也許你爸媽超有錢,你當然可以離開事務所爽過一輩子啊== 外雙溪大學會計系學士,2020年大三那年考過記帳士證照,沒考過會計師,多益650,家裡也不住台北,爸媽兩人年收入不超過60萬吧?老了沒意外就是要靠我,外表就是長得也不正,奶也不大,一條肥龍,沒啥背景只能靠自己(寫這個代表我不能靠找電資男友吸血寄生過一輩子^_^) --- 2021畢業那年旋即到資誠報到。經歷了快樂的新生訓練期,到中秋前後被組長領回,接到查核案件,打開Excel,面對著整個資料夾的檔案,剎那間有種失落感 密密麻麻的欄位上橫豎寫著「擬針對兩期差異達PM以上者進行分析。」、「經執行上述查核程式,未發現重大異常之情事,故擬信賴受查客戶之應收帳款尚屬允當。」等等文字,從組長的口中,我得知了我接下來的好幾年的工作內容,就是想辦法把這些Excel空白的部分完成。 「啊...大學四年畢業後,就是做這個嗎?」 太無聊了...無聊到我有點不敢置信我算了四年的稀釋後股利、退休金保證負債、母子孫公司交互持股,沒想到實際工作後卻是那麼無聊的事情。 後來也是開始去做稅抽、出外勤、做底稿。就這樣日子到了10月初,某次我到雲林出完外勤完,經歷了一個禮拜的摧殘,心裡正想著準備約國中同學假日吃飯時好好抱怨時,卻被告知了星期六要進所內加班,當天下班就要跟整個Team一起回台北,在那個moment我就確定了 「幹你媽的我一定要跑,操襙操操操」
megapx
沒錯,一切就是來得這麼突然!我超早就決定要離開事務所了 看著自己34,000的薪資(當時還沒結構性調薪),以及同樣是電資學院的朋友,大學一畢業沒有人低於四萬的情況下,我實在想不清楚待在這個事務所的意義是什麼,很多人都說什麼「會計系到後面也會跟電資學院的人差不多」,我只能說聽你吃大便,面積公式應該都知道吧,同底同高的情況下,三角形的面積肯定是小於長方形的 講了那麼多,簡單的來說一下為啥我會離開事務所吧 --- 1. 工作內容沒有成就感 (工作有沒有成就感這件事情因人而異,不是指審計工作或會計工作不好!絕對不是,這只是我的個人感受而已!) 我想先聲明一件事情,在當年同期進去的新人中,我是工作表現最不好的那一位,經理在試用期評鑑的時候有跟我說 「Celeste,你的表現要再加油,給你的底稿已經是整個年級裡面最少的,希望你能拿出工作態度來把它完成」 但我很想跟經理說 「寶!我盡力了呀!」
sticker
但我真的已經很努力在看那張薪資費用的底稿,但是我還是看不出來到底這個空格要填什麼數字才對,我對數字的敏感度低到一個誇張,你要我找PBC對應到哪張底稿我可以找一個下午還找不到。而且我對於每天Key Excel這件事情沒有太大的興趣,打開一份底稿我毫無頭緒,一個簡單的費用底稿我可以編個三天還不知道怎麼做,底稿也被下了一堆Do,整個十月基本上天天都在懷疑人生。 而且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大部分的審計員是有認真在自己的專業上,會認真去對客戶明細賬,抓客戶是否有過於複雜的母子公司交易,並且都有了解前期底稿,不是盲目照抄,面對重大差異會有自己獨到見解之類的。 但還是有少部分的人(例如我),覺得審計員的工作說白了,就是對方交了一張答案卷過來,我們就再算一次,看看對方到底算得對不對,有沒有問題,老實說我不覺得自己的工作是有價值的,在這種題目(前期餘額本期餘額)跟計算過程(明細賬)都是對方提供的情況下,校長兼撞鐘,實在不覺得這樣能感受到自己真的在做Audit這件事情,當然我也有看過隔壁組的組長,忙季的時候很認真查一家公司,查到公司有多個空殼子公司做虛假交易的情形,但很顯然我不是那塊料。 再加上過低的薪資,我真的沒有辦法說服自己,說自己的工作多麽的厲害、多麼的偉大,能夠守護台灣投資人呀...會計師職業道德呀...等等的。 2. 對會計的前景堪憂 遙想當初在選擇考指考時,自然組的我還是選擇報了社會組的考試,就是被補習班櫃檯的老師給騙了 「讀會計系未來工作很好找」 好找你媽的B,好找到3萬的工作,但難找到5萬的工作啊,操你媽的
sticker
我得先講一個大家不喜歡聽的事情,就是會計這件事情是很難產生價值的(撇去你會做財務分析、成本規劃)。這點大家應該也不難想像,大家都聽過很多公司在初期靠著業務跑斷腿、或是研發部怎樣怎樣的切入,最後成為一家成功的公司,但你有聽過哪家公司是靠很好的會計發展起來的嗎? 或者觀察一下你現在的公司,會計:研發:業務部門的比例是多少比多少,更甚者,如果你是一家公司的老闆,當你的產品取得初步的成功時,你會想要多招業務、研發還是會計部門呢? 拿前一陣子商學院的應許之地-集保招聘的職位來看,業務、研發部門占掉了快80%的職缺,剩下純財會的也就兩位而已
megapx
很明顯的商學院就是一個貫徹28法則的地方,只有20%的人擁有80%的資源,而剩下80%的人去爭奪剩下的20%,我們社會對於會計的需求量並沒有那麼大(撇除那種33k的工作),所以只有最頂端的人才可以享受會計系帶來的紅利,我自認為自己不是那塊料,也不想在事務所浪費我寶貴的20歲,所以決定趁早離開。 3. 不喜歡Pooling制 也不喜歡一直換外勤地點 再來講個Peace一點的,本人是機車族,不喜歡每週換外勤地點這件事情,我覺得非常麻煩,最遠去過內湖,還有土城,再加上每次去客戶那邊,只能一群人窩在一個大桌上看一個鼻屎大的電腦螢幕做底稿,在事務所工作那段期間是我視力退化最快的時候。 4. 事務所的種姓制度 大家有進到事務所了嗎?讀政大的有發現身邊的同事也幾乎都是台政的嗎?讀東吳的有發現自己身邊的人都是東吳、東華、淡江的嗎?我想各位入職一個月之後就會發現這件事情,事務所會依照你的學校把你排到特定的組別做特定的案子,真正有品質、可以寫在履歷上的公司不會讓我這種學店仔去查,會分配給學店仔的,不能說都是很爛的公司,我只能說知名度確實是沒那麼高,這種操作有好有壞,確實大公司的問題可能會比較少,比較穩定,也比較好查,短期間能學到的東西可能也比較少(我自己是不清楚啦),查中小型公司可能會遇到比較多帳的問題,短期內會學得比較多也不一定,這部分純粹是我在發牢騷 5. 出來後的薪資也沒多高 在我學生時代,我總有個幻想,認為在事務所待到Ic,出來就能找到一份破5萬、年薪80萬的工作,後來實際進入到事務所稍微打聽下後,我發現這件事情並不是絕對的,有人沒當滿一年出來之後就領5萬,也有人當了四年,出來薪水也只有五萬。並且出來之後,薪水是很有可能被打折的,我覺得這件事情實在是太荒謬了,其他行業都是越跳越高,就你會計居然還能變低,這個工作你們愛做誰做,老娘要閃了 (By the Way 我不知道為啥很多人在板上討論薪資的時候都會說什麼「含加班費可以到80」,這種強姦邏輯的說法,就好比我跟你說我月收8萬,怎麼賺的?四萬是本薪,四萬是下班後去跑外送一樣,我覺得事務所就是一個在靠時間去賺錢、去加班的工作,而花時間去賺錢是我認為最智障的事情,沒有之一) 以上大概是我離開事務所的原因,講了很多,但我還是覺得事務所是個很棒的投資,但不是我的興趣所在。也許我上面寫的這些缺點,是因為我在事務所不過短短半年才被放大,可能待到第三年第四年之後這些問題都將不復存在,但誰知道呢?我是一個寧可賭錢我也不想賭時間的人,20歲的時間點,一切都還來得及,一切都還有希望。 我不會說什麼: 「啊,雖然選了會計系,但我不會後悔曾經的選擇^_^」 這種心靈毒藥。 因為我覺得後悔是一件好事,代表現在的你與過去的你已經不同,你真正有在成長,如果一個人至始至終對於過去的決定都不曾後悔,那老實說這個人大概也就那樣了。 回頭來看大學這四年真的是廢了,現在會計對我來說最大的用途大概就是看股票可以兼看財報吧。繼續在會計這條路上走,對我而言,痛苦太多,收穫太少,它沒辦法讓我得到合理的薪資、工作上也沒有成就感、也並不是一個我會有興趣想研究一輩子的事情。後來我在做年報編退休金底稿的時候,找到我真正想做的事情,下一篇文章應該會分享我離開事務所之後去了哪裡,也希望我不要太忙,嘿嘿
Like
Haha
Sad
1K
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