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鴉片」還是「萬靈藥」?
2021年7月5日 23:31
(二更) 原文連結死掉了,在 B49補個縮圖方便朝聖。
(更)
我打這篇回文主旨在婊功利主義的亞洲社會,
不是那些與世無爭的草食宅宅。(見 B51)然而文長而且有些閱讀能力不佳的人可能看不懂反串
這裡我就直接改標題避免無謂的引戰了。
結論放在 B34 B39,宅宅同好們當自強。
對了有些新來的看不懂好像是因為原PO刪文的關係,
那我補個截圖在 B35好了,方便大家理解前因後果 (茶
(以下原文)
——————————————————————
根據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
的心理學理論,一個人所意識到的「情緒」背後,
其實都是「潛意識」在作祟,
其中包括卍字教所提出人類最基本的七種情感:
「喜」「怒」「哀」「懼」「愛」「惡」「欲」
而原PO感受到的就是上面的第六種情緒,
——「惡 (厭惡)」。
之所以原PO會對上面這張大奶油圖感到反感,
我認為也是有理由的peko,
其中可能是:
①對於自身身材的自卑感 ;
(但這裡似乎只針對二次元油圖,所以我們先排除)
②以往曾經被噁宅騷擾過的經驗;
(但我認識的宅宅都很安份守己而且不敢跟女人搭話)
③身為主流文化擁護者對於次文化的優越感。
(原串B59放了一張海○王娜美圖,大概就是這個了)
(或者有人想到其它可能原因也歡迎提出討論)
接下來進入正題,我要談談自己對於動漫的看法。
首先,
大部分宅宅都是安靜內向容易害羞與受傷的類型,
因為敏感所以容易被外界傷害、感到鬱悶。
而動漫在這裡的定位就是「精神鴉片」,
當宅宅感覺不舒服的時候吸一口可以止痛,
但因為你吸了會感到舒服所以就容易上癮戒不掉。
然而實際上我們除了心靈上的暫時滿足之外,
並沒有得到任何東西 (物質上的回饋),
爽完了還是必須回來面對現實生活。
然後,
在現實中幾乎所有人類行為都可以用利益來解釋,
首先,為何動漫商品都會賣週邊?
(啊貼錯圖了不小心婊到BTS,
下面這張虎門銷菸才是正確)
Ans: 因為動漫具有「易複製性」,
加上人類本身貪小便宜的劣根性,
所以網路上很容易變成盜版任意流竄的溫床,
(必須說這很共產主義WWW)
但這些動漫出版社也很聰明,
知道一個一個追殺只會浪費時間而且兩敗俱傷,
所以乾脆直接用免費動漫把宅宅養肥,
然後周邊商品磨刀霍霍就開始宰了。
(根據質能守恆定律,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更絕的一點就是利用手機遊戲的「抽卡機制」
來吸引宅宅「課金」,
這就是資本主義的精髓:
利用金錢剝削你的精神與勞力,
然後再給你鴉片剝削你的金錢,
讓你這一生當中就只是個受人擺佈的奴隸。
恐怖喔~恐怖~
所以在功利主義的現代社會,
宅宅很容易失去努力上進的動機,而導致一事無成。
然後就變成下面的刻板印象:
所以說,各位宅宅們千萬要自立自強,
努力上進來扭轉社會大眾對你們的負面刻板印象,
並且把動漫當成無聊的消遣就好,
千萬千萬別太過沉迷,
以免落入深淵萬劫不復啊…
(當然,包括各種黃賭毒追星行為都一樣)
結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