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我們這一家》新版和舊版的差異
相信如果是長期觀看我們這一家的觀眾,是一定感受得到的!
以下為大家稍微作個整理
並附上一點小小的心得。
1.關於集數
《我們這一家》
第一期總共有六季,話數有331話,每一話又分為有A、B兩集
且播放時間很長
以日本第一期首映時間來看,2002年開播,一直到2009年才播放完畢,將近七年半的時長
台灣則是於2004年首次放映,一直到近幾年還依然在各大電視台反覆的重播!
《新·我們這一家》則是在2015年推出,播放時間為半年,總話數只有26話,每一話中包含3集的內容
2.片頭曲更動
片頭曲從經典的「期待再相逢」
變成節奏更加緊湊的「Let's Go! 我們這一家」
3.畫風的色彩
舊版顏色偏淡
色調上很溫和給人懷舊溫暖的感覺!
新版的部分
整底顏色變得鮮豔、明亮了許多
4.「人物」方面
比例上舊版的短小,人物大頭身短,二頭身特色鮮明。
新版則將人物「拉長」了不少
還有新版會不時出現許多,畫風很突兀的角色!!

5.使用的「物品」
隨著新舊版本播放年代的不同,物品上勢必會有些更動。
其中最明顯的是電視
舊版的電視
新版的電視(花家變有錢的感覺)
舊版橘子的手機(粉色)
新版橘子的手機(淺藍)
新版還額外加入其他的現代元素
掃地機器人
智慧型手機
6.常常出現的「我們這一家」
轉場的部分。
新版會常常出現「我們這一家」不管是用在結尾還是轉場,都增加了非常多的次數。
例如舊版的轉場
如下圖,會用這樣的景象告知觀眾時間,地點。

而新版,傾向於用旁白述說「我們這一家」來做轉場!
播沒多久就會冒出一句「我們這一家」 
有時令人感到莫名其妙,次數多了,其實會讓人挺厭煩的!
7.「誇張化」的形式
相較於舊版的日常生活,與慢步調的敘事手法,新版的則更加戲劇化。
從罵人這點來看
舊版的花媽罵人時,雖然有時候很無釐頭,但幾乎都脫離不了生活中的種種細節。
給人彷彿看到自己媽媽在罵人的感覺。
連「用詞」都非常貼近生活
而新版花媽在罵人時,就少了那種即視感。
有些過於戲劇化,用詞就更不用說了。
應該很少媽媽會用「流鼻水小鬼」罵人吧!
8.劇情連貫性
舊版的部分強調的是生活的瑣事,可能在時間的連續上並沒有那麼在意。
但新版的部分,從節日來看是可以推算時間線的。
9.情感劇情方面
主要敘述兩段
關於「橘子和岩木」的情感線
舊版的橘子和岩木實際的交流並不多。
橘子看到岩木又害羞的要死
劇情的安排上少有更深入的進展。
而新版針對兩人感情的描述,更為著重!
安排兩人買蛋糕、獨處的等等
更豐富了這條情感線
再來是關於「柚子與川島」的感情線
但和橘子岩木不一樣的是
柚子對川島的態度並沒有太多的不同
反而喜歡柚子的人多了一個山下
從舊版上來看山下對於柚子並沒有太多的意思,只是作為川島好朋友的存在。
而冷靜的她,也大大的降低了川島煩人的程度。

來到新版卻變成兩個花痴!!
川島的戲份也變得更過,更誇張
10.心得與小結
新版更增加許多橋段
雖然讓劇情、畫面本身豐富了不少
但和舊版相比,整體給人的日常感消失了許多

日常瑣碎貼近生活的特色變得模糊
多了更多戲劇化的畫面描述
雖然很直接的給人角色的感受,容易理解
卻也間接的失去了許多東西
畢竟我們這一家會那麼吸引人,在於它貼近生活的描述
我們不需要角色不停地告訴我們他在做什麼、想什麼!等等細節
或用很多的情景描述來傳達意思
一些畫面其實就足矣呈現人物的心情狀態,當下的感受!
也是笑點的來源


而正是這些細節、日常、瑣碎的描述
關於人物才會更加深刻!
如果說舊版是在「述說」一家人的故事。
那麼新版則更像是在「演」一家人的故事。
但各有各的特色
也符合了不同人的胃口還是很好的XD
.
.
.
.
.
更多影視劇分享,歡迎追蹤。(會不定期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