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 初嚐果子,”十”至今日尚能飯否?iPhone X
[初次使用iPhone] 
筆者一直在使用的手機Google pixel 3在去年年底壞了,身邊朋友得知到這件事情,就說他那邊有一隻閒置的iPhone x 256g要不要先拿去用,而且還可以順便水一篇文章出來XDD所以就有了來自7年前的iPhone x 3-4個月使用心得,這也是筆者用了12年以上安卓手機,第一次”嚐試蘋果”手機的體驗分享!
#分享 Google pixel3 in 2022 - Dcard記得最後一次關注iPhone發佈,其實已經是iPhone 6s的事情,後來蘋果發佈甚麼iPhone也很難不知道,畢竟是長期在臺灣銷售排名第一的手機品牌XD不過筆者對iPhone實在研究沒那麼多。但在查資料過程發現iPhone x其實跟iPhone 8同樣是在2017/9/12發佈的感到極為驚奇,只是iPhone x是在2017/11/3才做發售。而iPhone x會與iPhone 8同時發佈,主要是象徵著iPhone十週年,集成了蘋果十年的累積經驗與技術,同時象徵著未來iPhone的開始,iPhone x也就是披著這些光環所誕生出來的一支手機。 
筆者拿到的顏色為太空灰,花了很多嘗試才拍出這個顏色。
當時拿到朋友的手機,順便去查了一下發售價格,256g的iPhone x為41500新臺幣????雖然在2024看來好像沒甚麼,只是筆者不懂到底誰會買一支四萬的手機(望向朋友~朋友當時也跟筆者交代說,這支iPhone x的外觀狀態可能比較差。筆者心想沒差,有得用就很感謝了🥺🥺不過朋友提到因為這支iPhone x過去都是裸機在做使用,筆者:到底誰會用一支4萬塊的手機裸機做使用???不過其實裸機狀態用那麼久,這支iPhone x外觀狀態已經算蠻不錯的了。在2024的今天來看這支iPhone x外觀也一點不過時,iPhone x作為蘋果第一支全面屏手機,厲害的地方在於,有辦法把5.8吋螢幕的手機做到和4.7吋螢幕的iPhone 8同樣大小。iPhone x這麼合宜的螢幕尺寸,再搭配圓角金屬邊框、不到180克的重量,手感真的非常好。雖然邊框在現在看來有點粗,不過這樣的手感,到現在也很難找到有手機能有同樣的感受(筆者目前覺得最頂握持感手機為iPhone 13 mini。 
[第一支全面屏iPhone] 
iPhone x作為蘋果第一支全面屏手機,當然在當時也會遇到不少問題,例如像是bug&適配問題等等,但在現在顯然都已經不是問題了XD不過筆者認為還是有三個地方可以提,分別是瀏海造型、faceid、全面屏手勢操作。
瀏海造型:不知道該說是人的適應力極強,還是蘋果教育消費市場能力很強大,當時iPhone x最為人詬病的瀏海造型作為全面屏的解決方案,如今大家已經非常習慣了。甚至也造就了iPhone x在現今依然不過時的樣貌。
faceid:iPhone x的faceid筆者想給的評價很兩極,其實在用iPhone x的過程中faceid常常識別不到需要打密碼的情況(不過這部分有諮詢過朋友說畢竟iPhone x作為蘋果第一代faceid,說實在的也舊了啦!但有時候在一些非常暗或者是逆光狀態下還能莫名識別到,反而這部分又讓筆者感到非常驚喜。
全面屏手勢操作:其實iPhone x的全面屏手勢操作蠻好用的,但作為使用安卓系統已久的筆者來說,還是覺得在很多地方蠻不直覺的,好比筆者時常使用”XQ全球贏家“看盤app,還是需要按螢幕上的返回鍵才能回到上一則操作,而且許多app&網頁如今都還是會有相似的問題存在。雖然安卓金剛按鍵看起來落後,不過可能依照筆者的使用習慣,還是覺得相對手勢操作直覺非常多。
說到操作直覺問題,其實這部分筆者也有跟幾位資深果迷討論到這個問題,雖然大家在現在都很習慣蘋果全面屏所帶來的使用習慣,但還是有著許多人對著指紋home鍵的iPhone手機念念不忘,甚至覺得當時的iPhone才是他們心目中好用的iPhone。
[7年前的iPhone日常使用]
接著就回到筆者在這段期間使用iPhone x的幾個簡單心得。 
螢幕:首先說到iPhone x是iPhone首次用上oled螢幕的手機,不過筆者一開始看到iPhone x這塊oled會有一種,這真的是oled嗎?因為筆者過去使用過的安卓oled螢幕手機,顯色上都會有幾個顏色特別溢出的問題,但在看到iPhone x這塊oled螢幕時,會有一種顯色上蠻舒服的感覺,不會有什麼顏色特別溢出的問題。另外就是雖然當時的手機很少提到手機螢幕亮度(iPhone x為625nits,不過在這段時間用上iPhone x即使在正中午的室外,亮度都還算是能看清楚(不能跟現在手機比,但已經覺得很不錯了。不過畢竟iPhone x 是一支7年前的手機,不免俗螢幕會有褪色的情況發生,很多顏色其實顯色上會比較薄弱,但能感受出當時iPhone x這塊oled螢幕應該給當時的用戶不少視覺上的震撼。
效能&系統動畫:當時iPhone x與iPhone 8都是用上了a11處理器,只是iPhone x率先使用了雙層主板設計,不過這樣反而替當時iPhone x帶來一個問題也是大家所知道的過熱。但也許是筆者在使用期間天氣都較為涼快,日常使用上都沒有甚麼遇到過熱問題,玩遊戲時確實偶會降螢幕亮度(所以現在許多遊戲玩家,都還是喜歡用iPhone 8作為遊戲備機。不過iPhone x哪怕是7年前的手機,效能都還是非常夠用,雖然筆者很少打遊戲,但在使用iPhone x期間有去刷了一下cod mobile排位,畫質即使全開,遊戲體驗還是很出色,也算了拿到傳說的牌位XD跟筆者所用過同期的s845處理器比起來,apple a11還真的能感受出蘋果在處理上的優勢,但是!會把系統動畫與效能排在一起,表示事有蹊蹺,iPhone x在日常使用上讓筆者非常不滿意的地方就在於蘋果廣受好評的系統動畫?畢竟iPhone x再怎樣說都是7年前的手機,系統動畫都會有一種”順暢的緩慢感”,這邊也能說蘋果設計很有趣,動畫是順暢的沒錯,但那種緩慢感運行感會讓人很浮躁,而且也不能說是頓,這點讓筆者覺得非常有趣。一般筆者使用安卓的習慣,都會進到開發者模式,將動畫調到0.5x去避免老舊手機的卡頓感,不過蘋果就真的沒有這樣的自由度,不然真的會好奇若可以調整iPhone x的系統動畫,是不是在日常能帶來很不一樣的體驗。
拍照&錄影: 
接著就是來到手機使用心得必講的攝影啦!iPhone x當時為雙鏡頭配置,一顆為主攝1200萬像素28mm光圈為1.8並有ois光學防抖,另一個鏡頭為兩倍望遠鏡頭1200萬像素光圈2.4,同樣具備光學防抖。另外前鏡頭就是當時的主流規格,筆者也很少自拍,這邊就不會特別提到。不過在提到iPhone x攝影心得前,要先讓大家看兩組iPhone x與Google pixel 3a夜景模式的比對照片。 

上圖為google pixel 3a


上圖為iphone x
好XD似乎拿2019年5月發佈的Google pixel 3a來和2017發佈的iPhone x有點不公平。不過事實是pixel 3a具備與2018年發佈pixel 3同樣的拍攝能力,再加上iPhone x的相機真的在當時是弱項,更別說後來ai計算攝影的崛起,蘋果直到iPhone 11才跟上大家的腳步。不過iPhone x雖然在攝影上的表現可能沒有那麼出色,但其實要說差也不是,iPhone x在拍攝時的流暢度真的完全沒話講,白天拍起來其實也都還是非常不錯,在拿iPhone x這段期間也幫筆者記錄了不少回憶(會在文末放幾張這期間用iPhone x的照片。iPhone x錄影表現上在2024的今天也稱不上差,不過僅在白天....用iPhone x在晚上無論是拍照還是錄影,筆者都會有一種iPhone x是不是半成品的感覺?其實從攝影上可以看出iPhone x有點在嘗試算法這件事,只是就是表現真的沒有很好(後來推出的iPhone xs就在這方面有著比較大的改善。
喇叭音質&續航:iPhone x續航力部分就簡單帶過啦!畢竟筆者拿到這支iPhone x的電池健康度僅剩75%,大概狀態就是無時無刻都在充電。而iPhone x當時採用雙喇叭的配置,其實表現上並沒有筆者過去使用的Google pixel 3驚艷,但iPhone x的雙喇叭有時在低音的表現蠻出乎預期的,沒想到手機那麼小的單體,有時卻有一些低音的下沉力,但iPhone x的喇叭在中高頻的表現,就比較普通。
[最後,我還是回到了安卓] 
要把這支iPhone x交還給朋友前,身邊朋友就在猜測筆者到底會不會繼續使用iPhone,結果筆者最後收了一隻二手很冷門的sony Xperia xz2哈哈哈哈。一方面是覺得手機夠用就好,另一方面是後面可以寫一篇冷門手機使用心得跟大家分享😍😍。
其實在使用iPhone x一陣子後,就得到文章開頭的問題:到底誰在當時會買一支要4萬塊的iPhone。其實筆者後來有稍微去研究iPhone 8與iPhone x的差異,兩者就最基本的規格上,其實使用起來並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區別,甚至可能在當時iPhone x全面屏各種適配問題的情況下,在那時iPhone 8使用起來還會比較舒服(甚至身邊用著最新iPhone的朋友,都還是非常懷念iPhone 8,認為它才是記憶中好用的iPhone。在相機的使用心得中筆者有提到iPhone x有點像是實驗品,其實很多東西都還是在做嘗試的感覺,這也就是iPhone x誕生的初衷吧!把iPhone累積十年來的經驗,以及新技術放到iPhone x上面,藉此揭開了未來iPhone發展的序幕,也許在當時買iPhone x的人,就是為了這個期待及紀念性。
最後筆者在使用這支iPhone x的使用過程,其實感到非常的愉快,因為iPhone x手感真的很好,各項表現雖然說不上特別出色,不過真的日常也是很夠用了(哪怕在7年後的2024。不過這也是筆者跳回安卓的其中原因之一,畢竟筆者還是個社畜🥺🥺需要常常用手機辦事情,像是iPhone x的鍵盤,筆者花了三個月還是無法適應(朋友有推薦使用動態鍵盤,不過尚未有時間把玩。關於安卓與ios這方面的討論與比較,在網路上也不計其數了,所以筆者就不在這邊多聊,不過筆者覺得在現在無論是安卓還是ios,兩者差異性其實不再那麼明顯,主要就是看使用者習慣與情境。後面就分享筆者用iPhone x簡單拍攝的照片,希望大家會喜歡這篇文章,謝謝大家的觀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