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的海洋旅程(持續更新中
大家好 好開心終於多了一個水族版可以增加我看手機的時間了 但發現這裡好像比較少人分享有關海水缸的紀錄 於是便出現了想和各位分享一下小弟自己從高三實現自己海水夢至今的過程給大家看看
———————我是分隔線—————————
說起養魚的歷史大概從自己幼稚園大班開始
但直到有一次看見水族館門口的海水展示缸
好多的小丑魚好多珊瑚
比起淡水常見的紅球 孔雀魚鮮豔好多
便出現了想養海水魚的念頭
但面對一個小朋友哪來的錢可以這樣砸
於是到了高三開始人生的打工生涯後
決定抱著第一筆薪水跳海啦
—————————————————————
雖然早在國小開始用電腦的時候就開始搜尋各種有關海水知識
但一開始還沒有那麼有信心可以走混養缸的路線
所以決定採FO缸的模式2018.8.8正式開缸~
一塊基本活石
添加水族館賣得安瓶外型的消化菌
使用之前淡水缸外置圓桶過濾(因空間受限 否則海水系統建議背濾或底濾)
水管沒有藍白燈只剩增豔燈2018.8.14 經歷10幾天的養水 迎來了第一隻試水小尼莫 相簿只找到在等公車時拍的😢
2018.9.8 看見我破功了嗎🤣
時間很快一個月就過了
期間內增加了溶氧的氣泡罩 造流的沈馬
負責上溢流的油墨處理器
網路隨便買的藍白燈
生物則增加了
鈕扣
紅小丑
花倒吊(是我噩夢的開始)
正式登出FO 進入混養缸 Online
——————碰壁分割線———————
因為一開始不信邪 從水族館中進了花倒吊並沒有檢疫而是直接下缸 殊不知也引狼入室
海水界的COVID-19😱 白點病
原本健康的小丑們也無一倖免
在一個禮拜後都離開了
但之後還是必須淨缸一個月
讓這些白點寄生蟲因找不到宿主而自然死亡
——————沒魚那來看看珊瑚吧—————依然照樣盛開的鈕扣以及淨缸期間新增的日本草皮
(那長鬚隨水流飄真的超美)
————漫長的淨缸時間終於結束了————2018.11.29
從淨缸時間結束後陸陸續續新增
小丑*3
也將原本水草缸適用的玻璃出入水口更換為一般塑膠的出入水口比較方便維護
期間有出現越來越多低等藻
進了一隻馬糞海膽
還有清潔蝦
這應該是缸內沒有添加任何藥水卻又維持在某種平衡狀態的開始(我個人是這樣認為啦)2019.1.29
進了馬糞海膽之後 除草機的封號果然名不虛傳
缸內幾乎很多藻都被嗑光
連原本被絲藻纏上都開不好的鈕扣
在少了絲藻的干擾後也重新盛開
同時也跟草皮一樣開始擴張地盤2019.1.31 小年夜~
為了避免年假期間沒海水可用
趕在小年夜打烊前到水館提海水順便逛逛
剛好看到自己一直朝思暮想的黃三角
直接不管多少打包了(抱歉了 錢錢)
剛入缸先隔離訓練吃飼料2019.2.17 大家合照嘍 一起照張相持續佔地盤的草皮 但是鈕扣卻也慢慢開始有危機
因為草皮真的太強勢了
趕緊移植幾頭到基座上留種 剩下的抱歉了
不是爸爸不救你們是爸爸我無能為力了🥹除了原本的之外也有添購了幾盤新的鈕扣
不得不說 鈕扣真的很多變化而且價格也很親民
很推薦給剛入坑的魚友們
我買的這四盤一盤99(⁎⁍̴̛ᴗ⁍̴̛⁎) 能不推嗎2019.5.4 持續穩定中
多增加一位新朋友澳洲雙帶
剛來秀氣秀氣 混熟之後根本恰北北😠😠
雖然有些紅泥藻但處於平衡狀態就沒特別處理
偶爾吸一下而已2019.5.10
說到海水缸尼莫當然不夠 還要有海葵嘛
但其間看了論壇上很多大大們的分享
都說海葵其實很不好搞
於是遲遲沒下手
直到某次逛水館看到老闆進了一批狀態很好也沒退共生藻的綠奶嘴
還是忍不住了(真的要被我媽剁手手了^ ^)2019.5.12
沒錯 所有跳海的魚友們就是期待這一幕
可能是剛裡面雙帶比較凶悍所以唯一一顆奶嘴就被他佔領了
真的好療癒
這期間奶嘴其實也搬過兩次家
但歐歐(雙帶)真的對他不離不棄多給他們幾張版面🥰🥰🥰
———————我是分隔線—————————
以上大概是我海水缸的第一階段
(截至今天我幫我魚缸分為三階段)
接下來的第二階段主要是多增加了一些比較標準的海水缸該有的配件
以及第一次的改景
——————正式進入第二階段————————2019.7.8
中間這段期間
幾乎魚口是停止狀態
也不再增加魚隻數量(怕硝化系統負荷不了)
因應夏天來臨
看著溫度計的溫度越來越高
不得已只能砸重金裝冷水機了
置於蛋白機則是在論壇上跟一位魚友收購了他繁殖丁香友情贈送的
至今仍非常謝謝那位魚友跟草皮相比之下
丁香的綠更螢光水螅體也比較小巧秀氣
真的是至今仍是我心中數一數二喜歡的軟體因為有了冷水機的加持
魚缸得以四季皆恆溫25度
所以當然多增加了一些軟體
聖誕樹我其實覺得他應該改叫櫻花樹才對第一次挑戰看看LPS 米粉 (他真的很飄逸 感覺有洗飛柔的那種)
可惜兩個月後就脫骨陣亡了😭
我還是好好專注軟體就好了2019.8.28(滿一週年又過20天)的缸內全景
因為草皮的強勢原本活石上的鈕扣全軍覆沒
只剩下旁邊專為鈕扣設置的鈕扣區奶嘴換新家
鈕扣也持續擴張
———————缸內狀況開始失衡———————
由於九月後小弟我便北上上大學了
家裡魚缸從每週的維護保養降至一個月保養一次
(為了魚缸所以每個月都必須南下)2019.10.9
少了每週的換水
缸內營養鹽開始堆積
絲藻也開始到處橫行
甚至開始妨礙珊瑚生長原本美麗的鈕扣石全被絲藻蓋住
都開不好了
以下是缸內最慘不忍睹的狀況
慎入當時每個月回家最難過的就是都會看到這幅景象
有點生氣都沒有的魚缸
而小黃也因為要控制營養鹽所以減少餵食導致吃不飽消瘦
而離開了
這段時間應該算是這缸子一年多以來數一數二黑暗的時候 2019.12.21
這幾個月的時間幾乎一直在找出到底怎麼解決營養鹽的問題
之後有魚友建議我增加缸內活石順便引進新的硝化菌種
而我魚缸也是這時候開始正式引入波蘭的AF系統
可能有不懂的人看不懂什麼是AF系統
簡言之就是每天滴這家公司出的水質維護藥水😂
(簡單明瞭又不負責任的介紹)2020.1.10
導入了AF系統之後 幾個月後很明顯藻類開始退散
水質也明顯變好很多
這時大學的第一個學期也結束放假回台南了
又有更多時間可以專心照顧魚缸了
再回來前到了台北的水族街看到了很多鈕扣而且也有特價便又帶了一些新品種回來
同時連燈具也從原本的基本跨燈升級成用手機APP
控制光譜的魔球2(感恩有魚友願意二手出售)換新燈具再加上藻類開始受控制缸子又慢慢恢復以往生氣勃勃的感覺
也剛好過個好年🤣🤣🤣2020.2.22
過年期間剛好 藻類已達到完全控制住的狀態
感恩AF讚嘆V(^_^)V
沒錯 過年家裡很多親戚來作客的時候 所有人對這缸各種讚嘆 各種驚呼
我爸整個爽到不要不要(等等該有面子的不是我嗎😗)
———————這期間的珊瑚特寫———————原本已經很美的聖誕樹 更茂盛了
還有越來越茂盛的八爪我養過最貴也最奇特的珊瑚 南太平洋笙珊瑚
我感覺他很像小美人魚裡面艾莉兒在戴的那個花新購入的日本小花環(整缸裡面我媽的最愛)因為改景找不到地方放只好先放在培育架上的羽毛八爪 原本只有三四朵現在已經變成花束了鈕扣山們紫白管蟲
2020.4.2 魚缸全景2020.4.4
由於寒假期間都待在台南所以換水頻率回到以往的一週一次
再加上有定時添加af水質維護三寶 變成就了我魚缸至今最乾淨的時期
整個晶瑩剔透的水晶感都出來了😂😂😂特寫一下藍腳寄居蟹 很可愛的清道夫 (說真的我到現在還是不知道他吃什麼😅)2020.8.20
寒假結束後 無法再繼續一週一換
所以恢復到原來的一月一換 藻類有些長回來但還能控制
缸內珊瑚開始失控爆長 越來越肥 我還以為是阿嬤養的😅😅😅
聖誕樹原本的位置有點被珊瑚支架遮光了所以移到中間一點比較吃得到光持續增肥中⋯⋯
原本秀氣的小花環也肥起來了有發現絲藻又開始出現了嗎
代表要迎來第二次危機了🥹
有史以來最心痛的危機
————————我是分隔線—————————
海水缸內雖然好多珊瑚號稱都是不死系的
但他們也有弱點
要不死的前提是水質算穩定 以及穩定的溫度
當溫度劇烈變動的時候他們一樣也會死給你看
(;´༎ຶД༎ຶ`)2021.7.8
因小弟下學期開始便開始打工了
所以暑假就沒有全待在南部
一天早晨起床突然想了家裡的魚缸怎麼樣
便請我妹拍照傳給我 沒看沒事一看不得了
號稱魚缸第二命脈的冷水機出問題了 原因是負責送水進冷水機的馬達接口鬆脫 導致魚缸的水完全沒有經過冷水機
在天天動不動30度以上的南部夏天沒了冷水機的魚缸水溫當然跟外面氣溫一樣一路往上飆 我妹一看溫度計告訴我缸內溫度29度
還好從進水口鬆脫到被我發現還不到24小時
(一定老天有保佑)
雖然趕緊視訊請我妹接回去一切恢復原狀 水溫也在過不久後又降回25度 缸內的小丑們都沒事
但軟體們就沒這麼走運 因為他們對於溫度極為敏感
震盪超過3度就會對他們構成一定的傷害
當下在北部的我著急的不知道該怎麼辦
但還是必須照常上班 上班期間一直不斷請我妹觀察他們的狀況
———好不容易養肥的軟體受到熱浪荼毒之後的樣子看了真的好難過 連現在重新看到照片還是會有揪心的感覺—————————————————這裡就不一一放他們的名字了 讓各位對照之前魚缸找來看看 是否還認得出他們是誰連原本飄逸的管蟲也無法躲過這次浩劫便離開了
———————分隔線———————————
焦慮了一個多禮拜終於盼到回家整理的時間了
回到家後 幾乎軟體都有恢復過來的跡象
但畢竟熱傷害過所以不可能回復到跟原本一模一樣2021.7.15
推測可能因為熱傷害有導致部分生物死亡加上沒有馬上換水
所以營養鹽又再次拉高 導致藻類又開始增加
至少看到軟體有恢復三成就有鬆一口氣了
————————聖誕樹手術室————————
所有軟體中 受傷害最嚴重的應該非聖誕樹莫屬了
很多枝枒為求生存變斷根落下了
所以需要重新讓他黏回石頭上
這些是斷根的枝枒照理來說這類軟珊瑚會自動分泌黏液把自己黏在海中的活石上
但在魚缸由於缸裡面的水流很急 他可能還來不及分泌黏液就被沖走了
還可能亂長所以就必須藉由一點人工來幫忙
怎麼幫呢 很簡單 非常園藝的感覺😂那一根竹籤戳過去 兩邊剪掉再包上水中膠以免缸內有生物刮傷
然後黏起來就這樣😂 之後他就會自己黏到活石上繼續生長了 小枝枒也比照辦理
—————————分隔線——————————2021.10.11(滿兩年又兩月)
約三個月後軟體都有慢慢恢復健康了
原本手術過後的聖誕樹也有黏上基石開始生長了都站起來了呢
原本最擔心的花環還有也有醒過來 2021.11.21
軟體們大部分都有恢復健康 唯一可惜的就是要再重新養肥了🥲🥲🥲
但也可能是之前熱傷害有影響到缸內的平衡
這次紅泥藻開始失控了
—————紅泥藻科普——————
他雖然名字有藻 但其實他不是藻類 而是藍綠菌的集合物(簡單來說就是一坨紅泥藻等於一坨細菌)
麻煩的點是他很難對付
因為幾乎沒有生物願意吃他(就算有吃的速度也比不上他長的速度)
再來是他其實是有毒性的 有些生物誤食太多是會中毒或ㄎㄧㄤ掉的那種(ㄎㄧㄤ掉是我在論壇上看到有人這樣形容😂😂😂)
—————————分隔線—————————這種藻出現就代表你的缸子水太營養了
只能靠著降低營養以及控制光照去抑制他
當然還有一種方法 就是以菌制菌
使用另一種比他更強勢的菌種去取代掉他 這樣他活不下去自然就會消失了
當然有一些大大會使用大法寶 抗生素
但一般混養缸很不推薦使用它
當它殺死紅泥藻的同時也會殺死許多你辛辛苦苦培育起來的硝化菌大軍
使用不當可能會導致整缸生態浩劫
所以除非你是高手否則別 ❌輕易嘗試❌
————————我的第一次處理方式————
處理這種藻最先的方式就是換水時把他吸掉
同時調整一下魚缸內的水流
盡量讓水流不要有死角
還有我是添加了有機鹽吸附液
剛加下去整缸會濁的跟倒缸了一樣
這個藥水裡面的懸浮微粒會把缸內所有的有機鹽吸收 然後再藉由蛋白機分解出來
達到降低營養鹽的效果
天真的我以為這樣做就可以制住紅泥
但我想太美了 2022.3.19(終於更新到今年了ಥ_ಥ)
這是剛清潔完的時候
下一次回來還是一樣 反而更嚴重😭
於是決定更改策略 以菌制菌
這也是我魚缸進入近期的第三階段
也進行了第二次改景
及水流調整
—————————第三階段—————————2022.4.2
海水缸引進菌種的媒介除了原本硝化菌藥水之外
活石也是一種媒介
所以趁這次調整重新更換了缸內一些活石
原本被草皮爬滿的活石因為真的太大無法造景就拿去水管賣了🥲
只留一小片草皮下來 點綴用
原本的軟體們也都重新安排了位置
然後新增一朵藍紫色的小香菇藍燈下~
除了引進新活石 跟持續添加吸附劑之外
原本的AF系統三寶也從原本一滴增加至三滴
以量去壓制藍綠菌
還有燈光也從原本強度80%調弱至60%
造浪原本是往上吹改至由左至右直吹
原本過濾器裡面的老舊濾材也淘汰了一半
換成最近新研發出來的蛋糕濾材
據說效果是傳統陶瓷環的300倍 目前還在測試中
預計最近會慢慢完成全部的替換作業
———————活石造景小教室———————
很多人面對一堆散著的石頭心裡可能完全一點想法也沒有
這邊提供你們一些海水前輩告訴我的造景小筆記
先不用提構圖這些 主要分享一下疊石頭有什麼要點
1.底部能架高就儘量架高(因為海水缸最容易長紅泥的地方就是水流死角
當我們架高活石之後底部通透性變好
自然而然就沒死角了)
2.堆起來的小山可以多留一些空位(因為當你的景加上所有的軟體珊瑚後
就會跟我們的腳穿了襪子一樣會胖一圈
所以比例拿捏很重要喔 同時也是預留一些空位可以放珊瑚原本黏著的基石)
3.牢固 牢固 牢固 (活石本身就蠻有重量了 你把他堆高但地基不穩倒了 最慘應該是家裡海水倒灌吧)
真的怕的話可以用黏的再整組放進魚缸
整理也方便
以上三點簡單 給各位參考一下呦~
—————真的是上個月也是最新更新了————
好奇上個月的改景以及調整的成果
再請我妹幫我拍照回傳成果2022.4.18
紅泥很明顯戰力被削弱了
缸壁也沒見什麼藻類繼續擴張
接下來月中回去整理後會再放上來跟各位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