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問 有大腸息肉怎麼辦?板橋腸胃科 - 板橋醫憲診所/陳駿敏醫師(江子翠文化路院區)
Anonymous
[ 有大腸瘜肉怎麼辦 ] 醫憲診所胃腸肝膽教室
根據國健署統計,「大腸癌」已連續超過十年為台灣民眾癌症腫瘤發生率的「首位」,雖然我們知道「大腸瘜肉」與「大腸癌」有所關聯,但不少人對「大腸瘜肉」仍感到陌生,本篇主要淺談何謂大腸瘜肉。
◾️大腸瘜肉是什麼
大腸是人體重要的消化器官,主要負責吸收水份跟電解質,它同時也是人體「最容易」增長瘜肉的器官。醫學上「大腸瘜肉」的定義是指,大腸黏膜上皮有不正常的增生隆起,按類型又區分為「發炎性瘜肉」、「增生性瘜肉」及「腺瘤性瘜肉」。
◾️若大腸有瘜肉應多久追蹤觀察
經大腸鏡發現腸道有瘜肉時,瘜肉以病理切片化驗後,若判定為「發炎性瘜肉」或「增生性瘜肉」,通常良性的可能居多,未來惡化成大腸癌的機率偏低,建議「5年後」再做大腸鏡檢查追蹤之;至於「腺瘤型瘜肉」,未來轉變為大腸癌的機率則相對較高,一般建議「2-3年」再做大腸鏡檢查,以觀察瘜肉的變異程度。
◾️哪些狀況需密切追蹤大腸瘜肉
當大腸瘜肉判定為「腺瘤型瘜肉」(俗稱大腸腺瘤)時,若屬於以下狀況,為罹患大腸癌高風險者,建議以較密集的方式(1年內)做大腸鏡檢查追蹤:
(1)大腸腺瘤「單顆」大於1公分
(2)大腸腺瘤「總數目」超過3顆
(3)大腸腺瘤有「絨毛狀結構」
(4)大腸腺瘤已「高度分化不良」
◾如何避免大腸瘜肉的產生
平日的飲食習慣中,儘量減少食用紅肉或醃製類製品、避免菸酒、規律性飲食及適當運動,皆能降低大腸瘜肉的產生;然而,即使已注重養生,若自身年紀「50歲以上」,或有大腸癌或瘜肉的「家族史」,大腸瘜肉的發生率仍會明顯增高。
◾切除大腸瘜肉能預防大腸癌
雖然「大腸瘜肉」轉變為「大腸腺瘤」,再轉變為「大腸癌」(大腸腫瘤),共需要約5至10年的時間,但定期以大腸鏡檢查腸道健康,並「預防性」切除大腸瘜肉,仍是現今醫療處置上,最能遏阻大腸癌發生的方式。
#板橋醫憲診所 #胃腸肝膽科專科醫療
#大腸瘜肉 #大腸癌 #大腸鏡 #無痛大腸鏡
#莊士賢醫師 #何承祐醫師 #朱祐龍醫師
#前台北馬偕醫學中心 #胃腸肝膽科主治醫師團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