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凱是我在巨人裡面很喜歡的一個角色,又高又帥、冷靜沈著,而且鼻子出奇的靈光,一直是調查兵團的頂級戰力&偵查主力,然而在第二季第一集遇到野獸巨人直接領了便當。

其實真的以戰鬥能力來講的話,若是準備充足、全力以赴的情況下,我相信米凱不會輸的那麼慘。最後吉克的硬質化可能還是會陰到他就是了啦。
第一是野獸巨人除了遠方狙擊之外其實並不擅長近身戰;第二是米凱的戰鬥經驗極為豐富,技巧精湛且力大無窮。
然而米凱由於幾個錯誤的判斷,導致沒能第一時間提防野獸巨人,再來就是情報不足,不了解野獸巨人的攻擊方式,被偷襲又受了重傷,最後只能慘死。
那他到底做了哪些錯誤判斷呢?
1.米凱認為104期調查軍團(主角團)裡沒有巨人。
由於米凱沒有跳脫常人思維的能力(整部作品只有艾爾文團長跟阿爾敏有這個能力,漢吉大概算半個,研究的時候),他隔離了主角團其實就是奉了艾爾文之命監視他們,然而羅塞之牆內突然出現大批巨人,讓他以為城牆是從外被攻破,因而推斷裡面應該沒有內奸。這是一個非常直線思考的判斷,米凱沈著冷靜,但沒有那麼深的城府,再加上時間不夠他好好思考以及跟下屬討論,所以他臨時做出了這樣的判斷跟後續的應對,殊不知方向完全錯了。
2.認為羅塞之牆是從外被攻破。
其實這個不能怪他,那時候包括艾爾文跟阿爾敏兩大智囊都沒有想到無垢巨人到底怎麼變的,自然也不會知道拉家哥村的村民是被吉克的脊髓液變成了巨人,因此自然而然的認定城牆是被攻破的。然而雖是非戰之罪,但這個錯誤判斷也導致他的班在晚上不斷的尋找城牆的破口而沒有辦法好好休息,最後被困在厄特加爾城。
3.戰術失當。
米凱透過鼻子發現遠方第一批襲來的巨人有九具,其中應有包含吉克的野獸巨人。他選擇獨自前往斷後,讓手下帶著104期調查軍團去疏散平民然後撤離。這邊其實都是合理的作法,也是正確的,然而米凱選擇跟那八隻巨人纏鬥(吉克那時候在外面徘徊),他用打帶跑的方式把他們引到有建築物的地方,雖然擊殺了五隻,卻也耗費了大量資源。
米凱的本意是拖延時間,以目的來說他做到了,但是他也走不了了。這邊我個人很好奇為什麼米凱會選擇拖延時間而不是殲滅他們之後離開?我仔細思考之後發現,應該是他認知自己做不到。
米凱當初的任務是在牆內監視主角團,並不是前線戰鬥,因此補給、物資都不夠,戰鬥緊急爆發時,他判斷出自己沒有足夠的刀片跟瓦斯來將敵人全數殲滅,尤其是一開始的地形極為不利,若將敵人引到建築物附近,瓦斯消耗更大,因此米凱選擇纏鬥拖延時間。這個就是他的能力上限了,他沒辦法靠僅有的資源將敵人全數擊殺。然而這不是他弱,以巨人這部作品的設定中,一個人能單挑一隻巨人並殺死已經是菁英了,米凱一挑八還殺五隻,夠強了。兵長是神級戰力,拿來相提並論並不恰當。
4.以為野獸巨人是奇行種。
這是最致命的失誤,這邊我也覺得米凱怎麼會犯這種錯?他有經歷過女巨人的捕捉戰鬥,已經確定知道某些巨人是有人在駕駛的,儘管機制不明,但絕對跟奇行種不一樣。外型、行為都那麼怪異的野獸巨人,米凱第一直覺就是認定對方是奇行種,從而不加以提防,所以先失了馬匹,後來又被砸下屋頂,接著被咬傷,然後陣亡。
從上述來看,我覺得米凱就是一個猛將,也是一個統兵能力很好的軍官。擁有極強的戰場意識以及戰鬥經驗,以及在整個調查軍團中頂級的戰鬥技巧,然而統兵能力並不等於統帥能力,他的戰術考量、臨場判斷都太過直線思考。這不是說他笨,只能說在心思縝密的吉克有心算無心之下,直腸子的米凱完全不是對手。
若以三國來舉例的話,艾爾文喜歡劍走偏鋒,我覺得像蜀漢的法正,就是一個賭徒,但是是基於對戰場的深刻了解與分析後做的豪賭,幾乎每次都是梭哈然後利潤翻好幾倍那種。或者是姜維,膽大心細,用著為數不多的籌碼與敵人誓死周旋。阿爾敏很像諸葛亮跟周瑜的綜合體,平時都是打保守牌居多,然而真的到緊要關頭又能爆發出孤注一擲的勇氣,就像孔明平時都選擇穩妥的六出祁山,然而面對曹操大軍壓境,他也有勇氣跟本事在赤壁以少勝多。
至於米凱,我覺得他很像曹魏的五子良將之一的于禁,治軍嚴謹、令行禁止,也深得軍心,受長官信賴。個人戰力不俗,能衝鋒陷陣,戰功顯赫、戰績彪炳。有能力獨鎮一方,作為一名統兵將領是非常合格的。然而身為統帥,米凱的能力跟個性都不適合,冷靜沈著也許可以增加容錯率,但不夠機敏,導致依然中計,個人武力再怎麼強大也回天乏術。尤其他也不像兵長有破格的戰鬥力,一個人注定無法改變什麼。最後一敗塗地、死的淒涼,與于禁後期的晚節不保也有幾分相像。
然而這並不影響我喜歡這個角色,以及肯定他的實力。艾爾文的統帥能力有目共睹,會選擇米凱也是信任他的冷靜沈著,我相信以那時候的調查軍團來看,米凱已經是最適合的人選了,這也是一種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狀態吧。可惜這裡的廖化遇到的是鄧艾,戰敗也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