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單分享 城南舊事/林海音Resonance年節那時信誓旦旦看著不到兩百頁的頁數,心想依照我的閱讀速度,加上是兒童文學,我可能一天就看完了,最遲不超過三天,我想把從國小就一直喜歡到現在的書重新寫好一篇文紀錄下來,卻硬生生從寒冷的冬天,拖到春暖花開的初春,想配合著故事開頭,漫天飛雪白茫茫一片,寒冬臘月會到來的駱駝商隊一般,在一個難得寒冷的天氣,四季沒那麼明亮的日子,穿著厚衣服躲在被窩打出這篇文,直到看了最後一篇「爸爸的花兒落了」,國小的我哭得淅瀝嘩啦,現在的我卻流不出一滴淚,只剩惆悵,成人沒辦法再用眼淚去處理一件傷痛,而是得扛下許多責任,在悲傷中解決後續事情,或許初春再讀會顯得沒那麼憂傷,忽冷忽熱曖昧不明的溫度適合回憶童年和往事。 記得國小那時一翻開書頁,就被精美水彩畫給吸引,一不小心就陷入故事的舊時代下,不同風俗民情卻相似的稚氣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主角英子六歲八歲至國小畢業這段時光的口吻帶我們進入她的家庭、生活,甚至是身邊朋友、路上遇到的人及歷史變遷所帶來的改變,之前印象最深的「我們看海去」這篇,英子在家裡附近一棟廢棄房子前跟她個子一樣高的荒野草叢交到了一個「大朋友」,因為認識的李伯伯會看面相,說嘴唇厚實的人是老實人,英子有樣學樣覺得這個大朋友嘴唇厚厚的,應該是好人吧! 但好朋友在草叢堆裡用一塊大布蓋著許多東西,英子看到那些東西心裡總有不安,小孩子的直覺是很靈敏的,只是還沒學會看懂是非對錯,又或許說我們自以為的對錯,在長大後也出現了灰色地帶,甚至換成身邊的人遇到一樣的事情,內心裡那桿是非對錯秤也難以衡量,如果一個窮困潦倒的家庭出了一個學歷不高所以當賊的人,偷左鄰右舍的東西去變賣,供給自家弟弟讀書,這樣的人是好人還是壞人呢?他口中說的別無他法是真的沒有選擇,還是由於眼界跟心性問題所以看不清自己有的選擇呢?他弟弟成績很好,畢業後想坐船出國讀書,所以和英子約定到時候一起去看海,這樣英子就知道到底大海跟天空差在哪,太陽到底是從海平面上升,還是從天空上升的呢!有時候承諾是無法兌現的,故事最後英子再次失去了一個朋友,沒辦法去看海了,我也終於看懂為什麼大朋友要一直跟英子強調他是好人,還有他沒辦法告訴別人的心事是什麼了。 小時候看到出現在別人家裡,多出來的「蘭姨娘」,儘管她風趣活潑,我還是發自內心討厭這個人,認為這是錯的,但現在聽到身邊朋友家裡出了小三,因為平時跟阿姨互動較多,我第一直覺會想站在阿姨這邊為她打抱不平,不過內心萌生另一種想法,有時候阿姨的「過度關心」,像機關槍一樣用掃射的方式講我,我也會喘不過氣想逃走,我真的理解婚姻是什麼嗎?我根本不了解叔叔跟阿姨是怎麼過日子的,又有什麼資格去做那個審判的人呢!而且腦子多了希望阿姨不要淨身出户的想法,我果然也不是小孩了,會從利益上去衡量一件事情。 故事裡讓現在的我最衝擊的是「惠安館」的秀貞,年紀輕輕喜歡上一個書生,在酒精和愛情的催化下有了孩子,來不及告訴對方,對方就先回了家鄉,說好再回來接秀貞,就一去不復返了,鄰居都說她瘋了,她覺得自己跟認知裡撿地上食物的瘋子不一樣,她沒有瘋,但因為爸媽覺得丟臉,也不知道怎麼處理剛誕生下來的嬰兒,給丟去街上讓人撿,失去愛情又失去骨肉對秀貞來說是雙重打擊,一度把英子認成自己的小桂子,英子以為這是一種扮家家酒,所以也會附和著秀貞的話,假裝有小桂子的存在,這篇寫得最魔幻,也是最能體現作者說故事的能力。 未婚生子在現代可能不算什麼了,甚至感情不好去父留子也是存在的事,在以前時代感覺是難以接受和羞恥的,不過感情裡,如果女生懷孕,男方就消失,受傷的確實還是女生,不管以前還是現代都是一樣,所以我有點代入秀貞的角度,替她感到不值得吧! 看完後我馬上上網查,這是兒童讀物嗎?才發現這是本經典文學,這樣就說的通了,不管你什麼時候閱讀,能看到的點都是不同的,文字隨著心境跟眼界而改變,不同時代下,有些人情世故是一樣的,闔上書後,會讓人沉思許久。 想到了一首詩,一起附上了。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唐‧劉禹錫〈金陵五題‧烏衣巷〉 駱駝商隊 英子的大朋友 秀貞的小桂子書單北京分享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