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羅琳與哈利波特
妳曾幻想過自己進入神秘的霍格華茲魔法學院就讀?
妳曾幻想過自己能代表葛萊芬多學院參加魁地奇比賽?
妳曾幻想過自己能進入鳳凰會成為對抗佛地魔的英雄?
J.K.羅琳的著名奇幻小說《哈利波特》可以說是風靡了全世界,不管是孩童又或是青壯年,每個人都被這奇幻魔法世界深深吸引。

小說至今被翻譯超過75種語言,總銷量超過5億美元,翻拍電影也超過77億美金,甚至出了許多周邊商品,還有自己的主題樂園。
儘管《哈利波特》完結多年,依然沒有削弱這部奇幻小說的魅力。
看過《哈利波特》的人都希望自己能成為巫師的一員,騎在魔法掃帚上翱翔在天際,與哈利,榮恩,妙麗一同探險這充滿神祕同時又危險的巫師世界。

但妳曾有想過這些故事的背後都來自於無法想像的失敗嗎?
在《哈利波特》這本小說誕生之前,J.K.羅琳是個患有憂鬱症剛離婚並且沒有工作的單親媽媽,而是甚麼讓現在的她變成比英國女王還要富有的女性呢?

1990年那時的J·K·羅琳25歲搭上了一輛火車,火車在半路上拋錨,此時的她往窗戶外一看,她好像看見了一位黑色頭髮帶著圓框眼鏡的小男孩在對她微笑。

這個瞬間,《哈利波特》也悄悄地誕生了。
之後的J·K·羅琳搬往葡萄牙生活,也與第一任丈夫相遇並且生下一位女兒,但婚後兩人相處非常不愉快,甚至有傳言說到J·K·羅琳時常遭受到家暴,僅僅過了一年就已離婚收場。

1993年回到英國的J·K·羅琳沒了婚姻,也沒有了工作,還有一位女兒必須要扶養,這些種種的問題壓垮了她,她被確診得了憂鬱症。
憂鬱症來襲時「它就像是把所有的快樂都帶走了」,而這也是哈利波特中催狂魔誕生的靈感。

這是J·K·羅琳人生中最黑暗的時期,她曾經無數次想過死的念頭,但當她看到她女兒純真的臉龐時,她就告訴自己她必須堅強!
她申請了政府救助,靠著這微薄的收入養活自己與女兒,同時開始了從早到晚的創作當初火車窗戶外那位小男孩的故事。
1995年J·K·羅琳的第一本奇幻小說《哈利波特-神秘的魔法石》完成了!

這部將近耗時5年的作品卻沒得到太多迴響,沒有人認為《哈利波特》會暢銷。
J·K·羅琳投稿了超過12家出版商,甚至更多,但最後都只遭受到退稿。
在最後一家小出版商願意出版《哈利波特》,而當時的編輯也勸J·K·羅琳找份正職,因為他不認為J·K·羅琳能靠寫作賺錢。
之後的發展如同我們所熟知,小說大獲成功!
至今,沒有一個人不知道《哈利波特》,《哈利波特》成為世界上最暢銷的小說之一。

是甚麼造就J·K·羅琳巨大的成功?
是來自她曾經無底深淵的失敗。
其實成功與失敗兩者看似完全不同,實質卻像是兩個絕對值,並沒有多大的差異。
著名自傳《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的作者Elizabeth Gilbert曾在她的演講中提到。

她在寫完《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之後她陷入了一段低潮,她認為她再也寫不出來像《享受吧!一個人的旅行》這樣的作品。
而在最後,她找到了一個方式讓她找回自己,也就是回「家」。
這裡的家不是物質層面居住的家。
而是妳熱愛並持續追尋的事物。
失敗讓她跌入在深淵的地底下
成功也讓她看不見原來的方向

兩者都是極端值,讓我們偏離了自己的方向,這時候請先停下自己的腳步
想想自己是為何開始?
自己的初衷又是在哪裡?
J·K·羅琳在面臨到我們無法想像的人生挫折後,她同時也回家了!
失敗讓他一無所有也讓她背水一戰
她在哈佛演講上提到失敗的好處。

鼓勵年輕的我們趁早失敗,因為這也意味著更早的認識自己。
或許真的如同J·K·羅琳所說,我們都必須要面對失敗,才能更加了解自己,確定自己的方向!
希望讀到這邊的你還是妳
現在可能遭遇到失敗而迷失自我
還是因為成功而慢慢失去自己
這時不妨停下腳步,讓自己回「家」吧!

/
如果喜歡這類分享的話
可以到我經營的各種TED分享和其他內容分享帳號看更多內容
(有違規請告知QQ)/
也可以去YT搜尋OMIO BEN看其他名人介紹
之後也會開始用主題介紹哈利波特的角色
有興趣的可以去查看看哦><
-
文筆很差請見諒,本人非鐵粉,可能在部分內容不夠完整和不完善,再請各位幫忙補充,謝謝。
/
不確定該發在哪一版,所以暫時先放再追星,若有不妥請告知,造成困擾不好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