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人都該認識你,為表演而生的天才──平手友梨奈追星2020年4月7日 01:02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看過一場撕心裂肺的表演? 一個眼神,你都能感受到她的純真、希望;絕望、痛苦...... 她每一次轉身,都是一則故事、一個理念。 她是──為表演而生的天才,平手友梨奈。 **** 現在的世界大多數都在讚頌韓國團體,(我自己也是韓團的粉絲,請不要跟我戰日韓團體)但我真的太想讓這個世界能夠多認識她一點,哪怕是一個人也好。 平手友梨奈是日本團體欅坂46的前成員。在團體成立的4年多來,她一直都是站在最中間的位置。至今的八首主打歌曲,她都是團體的中心。 她的表演深入人心,不論是爆紅單曲青春期的反抗、還是輕快甜美的曲風,或者是讓最多人難以忘懷的,激烈的辯解......無論是哪種風格,她都能駕馭得宜。她的舞蹈強而有力,當你看完她的表演,會覺得自己似乎在一瞬間忘記怎麼呼吸。太驚人了,雖然她沒有很高挑纖細的身材,沒有長得嬌滴的臉蛋,但她彷彿將人生的經歷用自己的方式呈現出來。出道那年,她只有14歲。是團體21人中最小的成員,可是她的眼神卻充滿了故事,那是迷茫的青春少女在向世界掙扎的聲音。 這是她第一次向世人宣告她的存在。 也因為這首歌的成功,往後4年推出的每首歌,都是由她擔當C位。說到這,你可能會感到疑惑。「這個團體不是有21個人嗎?」「難道其他20個人都是她的伴舞?」 是的,欅坂46很常被戲謔為「平手坂46」,明明一個團體21人,憑什麼只有她獨佔世界的喝采? 於是,少女的笑容逐漸消失。 平手友梨奈在近兩年來的表演上,近乎是看不見笑容的。過長的劉海遮住她的雙眼,粉絲甚至連想看清她的臉都做不到。 於是輿論四起。 第4張單曲「不諧和音」描述不向周遭低頭的倔強,少女們用著過激的舞蹈,強硬的向世界宣示: 「我不會說Yes 不會點頭 就算周圍的人都這樣做 絕對不會保持沉默 我會持續抵抗到最後的最後 被攻擊也無所謂 一旦妥協就等於死亡 想支配我的話 先將我擊倒再說吧!」 對許多人來說,這場表演可能是平手友梨奈最著魔的一次演出,看看3:25的地方,這不是癲狂了是什麼? 甚至在日本紅白歌唱大賞(堪稱日本最高表演殿堂)的表演上,平手與幾名成員都因過激的舞蹈與連續趕場、衣裝太不透氣的狀況下倒下。 這樣激烈的曲風,又成功地將欅坂46推向更高的境界,「反抗、不輕易妥協、追求自己、在絕望的黑暗中追逐一束微光」這些都是欅坂46的代名詞。 **** 「只要我能消失就好了吧 都是我的錯啊......」 過去4年,有太多太多的關注只在平手友梨奈一個人身上了。媒體大眾討論的往往都只有她,甚至在演唱會上與粉絲交流時,面對其他成員把話題圍繞在她身上而感到不安:「一直在講我的事情沒關係嗎?」 她比任何人都希望世界可以發掘其他成員的獨特性,比其他人都希望她最喜歡的夥伴們也可以被喜愛。 可是事與願違啊。 平心而論,平手友梨奈確實是建構欅坂46成功的主要因素,她的表演實在太難被超越取代。在平手友梨奈負傷無法上場的時間,營運公司也趁機讓其他成員站上中心位置。有許多粉絲認為,這是一種測試。「究竟除了平手友梨奈站在中心的位置,還有誰可以?」 (礙於版權問題、youtube可以找到的相關影片不多QQ) 對於每個被選中的成員來說,這何嘗不是一種壓力? 而在團體成軍的4年來,許多成員因內部問題而紛紛出走離開,(4年就走了8個......) 是因為團體唱歌分配不均嗎?還是...?公司一直沒有給予多大的解釋,但在粉絲眼裡,不過就是個心照不宣的事實。 就在今年初,平手友梨奈選擇退出團體。我想,這4年來背負的罵名與過分的期望,都是難以撫平的傷痛吧。最難受的,也可能是自己必須以這種方式來離開,否則欅坂46就是沒有未來可言。 最後,希望看到這裡的你,願意去看看我所喜歡的欅坂46、我所喜歡的平手友梨奈。 這4年來,所有人都不好受,無論是其他成員、還是平手友梨奈。 如果可以,只希望所有人都能夠快樂。 「自己的樣子究竟是什麼?」 「活得像你就好」 「說得像是已經看透人生了」 「高高在上的打算教導我些什麼呢?」 「畢竟 就算我在身旁也不會有人好好看著我 就像是在拍一片風景吧 不管失焦了的被攝體是在哭還是怒目而視 怎麼樣都好 以被要求的樣子待在被給予的地方 就不會被討厭了吧 只要我不製造問題 你就會讓我幸福吧?」 謝謝你看到這裡。 平手友梨奈安利表演追星櫸坂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