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討論 性騷擾風波後,為什麼要給未成年這樣打扮?(圖片可能引起不適斟酌閱讀)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
Madein在最新回歸歌曲MV中,最小的成員nagomi被安排穿上令人不安的緊身服裝,引發了粉絲和大眾對公司沒有盡到保護偶像責任產生質疑。 連結底下回覆有整套衣服完整摸樣
megapx
這並非143娛樂公司首次被指控未能妥善保護偶像。在此之前,同團成員Serina曾被發現身穿不適當的服裝,甚至被刊登在某些不當的平台,然而公司對於相關反應卻顯得消極,並未採取積極措施處理。此外,更令人擔憂的是,關於143社長李榮學涉嫌對未成年偶像Gaeun性騷擾的指控,進一步加劇了外界對公司管理的質疑。 madein的不妥的時尚不是第一起,圖片就不放上來了,這裡有整理一系列公司種種事跡⬇️
韓國、日本等地的偶像文化高度商業化,未成年藝人參與演藝活動雖然常見,但公司有責任確保他們的形象不會被過度成人化或性化。 當未成年偶像被過度打造成「成熟形象」,很容易吸引不當的關注,甚至可能導致他們的照片被不妥使用,增加風險。 過去粉絲就有因為madein服裝被不當利用向公司反應,現在看來沒有得到解決,甚至在性騷擾爭議爆發後選擇逃避、封鎖異見聲音,這顯示了經紀公司對旗下藝人態度極度不負責任。 《這不單只是「時尚選擇」的問題,而是娛樂公司體制出了問題》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時尚選擇確實不是完全被禁止或限制的,未成年仍然可以展示個人風格和創意,但自由的時尚選擇不代表沒有界線,尤其是偶像這個職業,社交媒體發佈每一個圖片或影片都可能成為焦點,如果偶像的形象過於成熟,可能會在平台上得到無謂的關注,甚至會被過度解讀和曲解,以madein過去的結果來看,最後的影響是負面的。 madein幼態的打扮也引起很多討論,留言的反應不是很好
尤其提到設計迎合了男性觀眾的凝視需求,在成熟與幼稚之間游走,既要表現出成熟的女性魅力,又要讓觀眾感受到一種無害的純真感。當這種形象過度強調,尤其是搭配過於幼稚的服裝、舞蹈或動作時,容易產生一種不健康的暗示。 但某些留言簡單地歸為「戀童癖」可能有些過於嚴重,並且容易引起過度解讀。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不應該對這類形象進行反思和警覺。 娛樂公司應該謹慎對待偶像形象的設計,特別是在涉及未成年偶像時,應該更多地考慮其道德和社會責任,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爭議,並尊重偶像的身心發展。 給不知道性騷擾爭議的人,就是一間噁心的公司,想到就氣。
Like
Sad
Wow
115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