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北科技大學

戰爭演進簡史

前情提要
1.戰學校 戰校本來就是各種戰的導火線:可以戰分數、戰未來發展、戰誰是頂大、戰主觀素質 戰校指標:從各管道客觀的升學考試分數、未來推甄考研、考照率啊等等 2.戰科系 本來就不是一個學校只有一個分數,導火線就是各位不同系之間分數差的摩擦,可以從校內、戰到校際,反正單論分數而言,每個人升學有各自考量,才發展出彼此系所交集、大學彼此間涵蓋了很多同層分數區間帶。 戰系指標:首要還是分數;但多了畢業出入、等各種業界前輩以及信心爆棚的大學生。 3.戰碩班 讀到研究所了,還要戰,不如戰自己吧,為啥那麼可悲連自己所選、所拚的也還要戰,到底多懷疑自己,連自己都肯定不了,也沒人會肯定你吧。如果台灣戰校文化延伸到碩班,未來哪一天整天戰來戰去。那真的大家在台灣唸完大學畢業趕快去工作,不然出國也是好選擇,生命有限,請好好生活。 戰碩指標:還有指標那你可能沒救了。 4.戰能力 「啊前面都亂說的我都不知道我讀的是學店!」 不敢違背前陣子看到某人說的「頂大高知識份子」。我是要說,遲早要戰能力、戰生活品質的,老了還要戰健康,何不一開始大家各自努力,「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把知識裝好裝滿,連自己都戰不過明天的自己,才是戰後贏家吧! 不然那麼愛戰,多數人也只差別在早死晚死而已。 自滿沒有很差勁,但自滿不是壓著別人而上。 戰能力指標:不戰而勝,才是贏家 5.結論: 每個領域各有專業,同領域的更應該彼此理性競爭,理性才能茁壯,沒有理那就說嘴罷了。 強大不是一個領域、一個專業、一個人撐起的,要戰可以,但請務必戰到最後,匿名戰勝了也沒公正與否,落跑倒是人人會,對自己行為沒有任何責任心的,我也一樣祝福你萬事順利。 心知肚明自己實力的還是比自滿的人多,不理瘋狗,瘋狗也不會理你,更不用戰校仔一直提醒瘋狗、一直循環。謝謝,我就爛。
愛心哈哈
12
留言 70
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