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醫內轉藥學系心得分享
臺北醫學大學
本人在今年北醫內轉考取藥學系(因為最近才剛放榜所以還沒有藥學系的卡稱)
求學經歷以及在北醫的原科系就不多談(因為不想被認出來,害羞…)所以請不要詢問分數><
不過可以跟大家說一下今年藥學組最低錄取分數是65.多(詳細分數有點忘了,有興趣的可以自己去查一下)就是兼顧原科系課業以及內轉考試的苦命考生~~~
那就簡單來說一下我的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日後想考內轉的朋朋們!
‼️前情提要‼️因為我沒有上補習班,所以這邊無法幫助尋求哪間補習班好的同學們,希望此篇文能有助於給不想補習想自讀準備考試的同學。
正題如下
—————————————————————
📎英文
使用書籍:托福字彙紅寶書、HyRead(電子圖書館)國家圖書館-20000單字
方法:內轉英文決勝負就在於單字單字單字❗️簡單來說其實就是背多分(單字真的出的偏玄😭);再來是文法、片語以及連接詞的部分,這些我是靠以前高中補習班的講義跟自己過往做筆記來準備的;最後是閱讀測驗,其實不難,平時就是保持語感,我平時有事沒事就會用平板看HyRead裡的英文雜誌,這邊真的很推薦這個軟體,可以看很多免錢ㄉ書籍雜誌(畢竟大學生偏窮🥹)
📎生物
使用書籍:campbell biology 第10版(中譯版)、電子版原文題庫(練英文題)、生物學經典題型分析(封面是貓咪ㄉ那本)、轉系秘笈、高中自己做的筆記
方法:這邊建議遺傳以及動物神經要很熟很熟,我準備的部分主要在動物生理、遺傳學、光合呼吸作用,次要在植物以及演化,多樣性跟生態就直接放掉。
拜託拜託請用❗️中譯版❗️的普生原文書,中譯版的專有名詞都會附上英文,一開始不信邪用英譯版真的浪費了很多時間,而且很多部分的細節也容易被忽略掉。然後先讀圖再讀文字可以節省很多時間,也能避免自己一開始就誤解概念或機轉,到後來還要花更多時間重新理解(沒辦法🥲時間就是金錢!)在這邊還蠻感謝自己在高中時做的生物筆記,在這時候幫助自己蠻多的,就只是要補充細節以及寫上專有名詞的英文。
生物學經典題型分析我覺得遺傳的部分寫起來有點偏,其他部分都很可以,是有聽說解題制霸好像不錯,我後來有買最新版2023的不過沒有使用,有意願想跟我買的也是可以ㄛ!這邊建議原文讀兩遍後再來寫題目會更能吸收~
再來轉系秘笈我個人覺得可以看看就好,可以到最後考前看,然後然後‼️千萬不要以為只看轉系秘笈就能上‼️內容會非常不足以應付考試,不如好好啃原文書比較實在。
📎化學
使用書籍:梁傑普通化學分章試題解析(上)和(下)、台大蔡蘊明普化開放式課程、幾本之前朋友給的補習班講義、高中自己做的筆記
方法:普化最重在理解‼️,我覺得蔡蘊明老師觀念講解的很清楚,也很懂學生會誤解、不理解的部分在哪,不過有些部分的確會蠻深入的,可以跳過><然後他的影片可以調2倍速~會非常ㄉ剛好哈哈,我很感謝有這個開放課程的資源可以利用🥺這邊是蠻推薦上完一單元課程就去寫題目,可以更能知道自己的盲點在哪。
梁傑的分章試題寫下去可以知道各個單元著重的題型、概念是什麼,我到後期就是整理各單元易考題型然後在旁邊附上相關公式,這在考前看一看能讓大腦對概念能有系統性的分類,不過對我來說其實是安定心情。
—————————————————————
📌這邊說明一下內轉規則,出題方向大概跟私醫差不多,前幾年據說都是英文出題,去年突然變中文,但以防萬一還是以英文出題來準備,結果沒想到今年還是中文:)然後考試時間50分鐘,所以看題、解題要快狠準,所以我每次寫題目都先以設定40分鐘為主,不夠再加10分鐘這樣~然後會倒扣所以‼️不會寫的切忌不要猜不要猜不要猜‼️空下來就對了。
因為北醫內轉沒有考古,所以我是寫私醫考古(這邊標註一下99、105、111是北醫出題)還有
北醫寒轉考古來準備的,英文在考前1個月就寫12年份,化學、生物在考前大概半個月寫8年份。
—————————————————————
這一路需要犧牲掉很多東西,必須做好破釜沈舟的決心才能不負自己所望,北醫真的很好玩,我也差點玩到收不了心…。
這邊奉勸自我要求高的各位朋朋們不要逼自己…大一時就維持在能過內轉藥最低學期平均總成績就足夠,如果大二還需要考,就真的放掉原科系放心的去準備內轉!不然會影響到準備內轉考試的時間,到頭來會得不償失。
很重要的是要去理解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還有懂得配速,在高中就是因為不懂什麼是適合自己讀書的方法,一昧地去吸收別人的法則,再加上被身邊的強者壓到無法喘息得不到成就感,因此成績總是無法到達自己的理想。
最後,在這邊期許每一位歷經艱辛的考生,最終都能迎來自己的綻放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