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年不動產經紀人上榜經驗分享(詳細版)

首先,個人認為經紀人考試沒辦法抄捷徑,但是可以用比較省力的工具達成。 一、背景: 我是本科系考生,因為一些原因準備了 2.5 年左右,參加過:營業員受訓、證照班、YT 的補習班影片,手抄 1 遍各科法條。 最後「自讀 + 看陳翰基老師公益 YT + 公益考衝」 約 2 ~ 3 個月全職上榜。(同時準備中華電信的招考,一天讀 8 ~ 10 小時) 資源雖然很多,但備考前中期很沒有技巧跟方向,想分享一些經驗給日後的考生參考,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少走彎路。
megapx
megapx
megapx
二、備考心態: 1. 錄取率變化(從 5% ~ 20幾%): 每年的錄取率其實變化很大,所以好不好上榜其實蠻有運氣成分,乾脆認真準備,得失心不要太重,也不要僥倖,掌握「拿分 & 讀書技巧」比較重要。   2. 評估好自己的讀書狀態: 如果沒有地政法規基礎,建議補習,先有「架構跟概念」,才好理解,理解才好記。 (1)全職考生,每天讀 6 ~ 8 小時以上,大約 3 ~ 4 個月是有機會上榜的。 (2)在職考生,每天只能讀 2 ~ 4小時左右,建議拉長週期 4 ~ 6個月也有機會上榜。 3. 前期一定不好過: 如果沒碰過法科,前期碰到一堆專有名詞一定會瘋掉,所以要記錄自己的讀書習慣,慢慢增加讀書時間。 4. 如果不幸落榜: (1)及格還差 10 分以上,一定是準備方式還需要調整,或根本還不夠認真。 (2)只差個位數,就像陳翰基老師講的,你已經上車了。好好放鬆以後,再回來捏一把吧!加油!      三、經紀人的準備方法: 1. 懂得配分: 「選擇題」跟「選對科目」搶分最重要。 (1)可以著重「估價」、「經紀法規」、「稅法」最好念也最好拿分。 (2)後期對自己大致的分數有落點後,再「針對能進步最多分」的科目來補強。 2. 關鍵在選擇題: 選擇平均要有 40 分,因為申論更要練習跟運氣。(選擇 40 分,申論靠基礎,離上榜就很近了) 3. 一定要做考古題、時事題: 考古題知道「考點」,考古題 + 時事題知道「方向」,不了解會讀到很無助。 4. 重要法規修正超高機率會考: 俗稱的囤房稅、土34 - 1執行要點、平均地權條例2.0,近期重要法規修正,一定要做功課。 (再推一遍基哥, YT 、Google 其他補習班資源也很多) 四、參考資源: 1. 補習派: 》找聽得下去的老師就對了 補習能幫你快速瞭解考科內容,知道重點是什麼,用在哪裡,基礎會打比較穩。如果有時間預算補習,個人大推「陳翰基老師」。 因為我算自讀派,基哥的很多免費資源真的幫助我很多,觀念的來龍去脈解釋的淺顯易懂,還有工具幫助記憶(圖像、故事、口訣),講解實在又不會想睡,所以毫不猶豫推薦基哥。 2. 自讀派: 》參考書+法典 + 阿摩+基哥YT + 基哥考衝 碰到瓶頸,就是找資源,申論題也可以參考網路其他老師的擬答。 (1)買參考書自讀,可以參考其他考生分享,或去書店挑順眼的,各科用一本書就好,太多本會讀不完。(歷屆試題,可以挑篇幅不會太長,考試寫得完的,比較好準備) (2)有法典,找法條才快(推薦陳立夫老師 - 土地法規),書裡有法院判決、大法官釋字。 (3)阿摩刷考古題,可以抓到考點,還有學長姊的無私解答。 (4) 基哥 YT 有很多考點、考古題、複雜觀念、重要法規修正,如果讀到撞牆,不妨參考。 (5) 基哥考衝講座,剛好今年在 FB 粉專開放校外生可以免費參加... (我很幸運聽到 113 年的 3 ~ 4 題申論考題,有一題我甚至拿滿分...真的超級感謝基哥) ※ 再次提醒:考衝、考古題可以「聚焦」,但只靠考衝、考古題是在賭博,打好基礎架構還是很重要,不然高機率明年再來。 五、各科準備: 「好拿分」&「不好拿分」進度可以穿插著念。 1. 好拿分: (估價&經濟法規最好拉分) (1)估價: > 重點:估價原則、三大方法、六大公式、估價特別情況 很多人害怕這科,但我覺得估價是最好拿分的,法條只有 120條左右,要好好把握。 再來,估價六式其實只要記一個公式,其他用推導的就好。(基哥 YT 有出影片教學) 還有,謝志昌老師 YT 的收益法,架構圖一目了然,看得超驚艷的,看完以後也跟著建立架構圖,結果很好複習,也很好記。 (2)經紀法規: > 重點:搞懂名詞、表決比例、罰則、找規律 有背就有分,一直磨考古題、做筆記就對了。 麻煩在找規律、弄懂名詞,一定要做筆記整理、寫考古題,才會知道細節的差異。(如果是仲介代銷,對各式契約書、文件應該很有概念,讀這科會蠻輕鬆的) Ⅰ 經紀條例:名詞定義、公告期間、文件、罰則 Ⅱ 消保法:名詞定義、各契約書範本的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消保官&消保團體 Ⅲ 公交法:限制競爭、不公平競爭、各種數字 Ⅳ 公寓大廈:惡鄰條款、表決比例、管理委員會、召集人、罰則 (3) 土地稅法: > 重點:稅基、課稅主題、課稅客體、稅率 上面的項目,可以稱做稅法的「基本資料」,只要知道每部稅法的基本資料,就有基本分數了。 稅基就是課稅基礎(例:土地漲價總數額、申報地價、房屋現值;房地合一稅的稅基可以參考基哥的 YT,算稅法大魔王);課稅主體就是向誰徵收稅款;課稅客體白話文就是因為你有「A」,所以要對你有的「A」課稅;稅率透過畫圖,很簡單就記起來了。 進階的觀念像:課稅時機、自用住宅的定義、自用住宅的條件、申請自用的時機,每部稅法有不同的定義,自己做功課囉。 2. 不好拿分:(超多法條) 讀各部法律一定要知道:立法目的/意義、名詞定義、主管機關(上下級關係)、特別法優於普通法的概念。 土地法跟民法都很有深度,法條非常繁雜,就是靠「累積量」,考點很多,講不完,刷考古題。 (4)土地法: > 重點:優先購買權、徵收收回權、禁止轉租、公有土地撥用規定、公告期間 > 公告期間:(通知、文件補正、產權、總登記、調處、特例),分類找規律,整理筆記。 Ⅰ 土地法:土 115 ~ 218原則上不用看,教科書怎麼寫,跟著教科書或補習班讀就好。 Ⅱ 平均地權條例:重劃規定、荒地稅、空地稅、平均地權條例 2.0 規定、罰則。 Ⅲ 土地徵收條例:一般徵收、區段徵收、徵用、補償、時機、徵收收回權。 Ⅳ 國土計畫法、區域計畫法、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則、都市計畫法:刷考古題。 (重劃期間禁止開發規定,基哥 YT 有很厲害的講解跟口訣) (5)民法: 民法的篇幅非常大,很多法理、學術概念,法條上是沒有的,很難念, 一定要配參考書或跟著老師。 民法就是一堆法律關係,建議在民總打好基礎,再針對重要的章節加強火侯。(如果時間很充裕,可以參考陳聰富老師 - 民法總則,參考書、YT都有) Ⅰ 民總:法律原則、行為能力、意思表示、無權處分。 Ⅱ 債編:   ① 債總:侵權行為、不當得利、無因管理、無權代理、債務不履行、瑕疵擔保。 ② 債各:買賣、居間、代理、委任(畢竟仲介代銷,算很常考)。 Ⅲ 物權編:所有權、地上權、抵押權、典權、占有、分割。 Ⅳ 親屬編:身分法、夫妻財產制。 Ⅴ 繼承編:應繼分、特留分、剝奪繼承權的情形、遺囑。 (6) 作文: 其實我覺得這科很謎,隨便寫拿最高,認真寫拿最低分... 題目如果問你的立場、你會怎麼選?就要把立場踩死!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要說都可以,或我有別的想法這種回答。(除非問題問法很中性,請教你的看法) 開門見山,立場明確,扣到題目,前後一致,應該可以拿到不錯的基本分。 六、讀書技巧: 除非你是學霸,不然我備考中華電信跟經紀人,這 2 ~ 3 個月的心得是,要善用工具,不要依賴文字記憶,會很容易忘記。 1. 進度規劃: (1)進度按表操課,複習可以分成: ① 當天 or 隔天複習: 早上複習昨天>中午讀進度>晚上複習今天內容; 或 早上讀進度>晚上複習今天內容。     ② 週複習: 3 天讀進度,1 天複習 or 補進度; 或 6 天讀進度,1 天複習 or 補進度。    最好當天 or 隔天要複習,每個禮拜總複習一遍。讀久了就會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步調。 利用空閒時間回想目前讀了什麼,像是洗澡、廁所、睡前(盡量不要在床上回想,讓大腦知道碰到床就是要睡覺休息,不然可能會睡不好) ※ 複習不要看課本,用回想的、手寫下來,重點在「輸出」,忘記就做記號或畫重點。 ※ 如果不是學霸,不要只看教科書 or 只看函授,不會輸出考試=0。 ※ 可以用簡單的方式講給別人聽懂,別人都聽得懂,概念你就搞懂了。 (2)安排讀書進度,動態調整: 安排進度、時間越仔細越好。但精準排課其實不好拿捏,所以進度可以動態調整,重點是逼自己開始。如果讀不完,可以先讀到一個段落,不要執著每個環節都要很仔細才跳章節。 ※ 考前 15 ~ 30天一定要全部讀完 1 ~ 2 遍 (教材 + 歷屆試題),之後總複習抓重點唸。 ※ 考試前最好總複習 3 ~ 5 遍。 (3)讀書時間: 前期一定會有適應期,記錄自己可以撐多久、休息要休多久,再慢慢延長讀書時間。 2. 讀書步驟: (1)先建立架構分類,不要太鑽研枝微末節: 讀書前期盡量「建立全盤」的架構,理解各科目的章節在幹嘛,「再讀細節」才知道問題是從哪裡延伸的,不然太在意細節會記不太住,很浪費時間,又懷疑人生。 ※ 建立觀念的意思:已經有大局觀,知道這個章節在幹嘛,老師或教科書的問題,都能聽懂「專有名詞」,也知道「在哪」個部分。 (2)觀念建立以後,抓重點,找方向: 從考古題、時事題找方向,知道複習的重點,要比其他部份多讀幾遍。(其他部分就靠平常的累積,還是要念,考試靠老本) 3. 認識大腦: (1)大腦對「空間記憶」非常強: 人類祖先在野外打獵要會記地形,才有辦法回家,所以對圖形的記憶能力,一般人都很擅長。(就像看過現場大概就能想像格局圖怎麼畫的概念) (2) 大腦會有「儀式感」: 有人看到零食會興奮,在家裡就想放鬆,在辦公室就想認真工作(?)所以條件允許的話,幫自己建立讀書環境,在書桌就看書, 在床上就睡覺,什麼時間地點做什麼事,大腦比較容易進入狀態,會更有效率。 (3)大腦要切換模式,聚焦模式&發散模式: 聚焦是拿顯微鏡看問題,看得很仔細;發散是用放大鏡看問題,比較有大局觀。 在你讀書卡死的時候,因為太聚焦了,記憶水杯滿了,所以應該休息。運動、工作、聊天、睡覺都可以(盡量找情緒穩定的活動),不要想剛剛在讀什麼,讓大腦去切換模式,等休息完再回來讀,剛剛的概念也許就開竅了。 直白一點,就是「找靈感」。你怎麼想都不想不起來的事,可能吃個飯,大腦切換模式就想起來了。 ※ 休息也很重要,不要忽略它。 (4)大腦會節能,不常用的會遺忘: 要記的東西太多了,用不到就會忘。所以要幫大腦聚焦,想吸收進去的,偶爾要拿出來複習。 4. 筆記工具: 做筆記建議不要全抄,很容易忘記,記大概的內容跟關鍵字,剩下的就靠工具。(做筆記每次複習可能都會修正,讀到越後期,方向、概念有了,筆記會越做越好) (1) *架構:(自己練習畫,才記得住) (詳參謝志昌 YT 收益法,很厲害)
megapx
(2) *圖像記憶法: (詳參基哥 YT 房屋稅,很厲害) (3) *故事記憶法:(詳參基哥 YT 土14,很厲害)
megapx
(4) 找規律:
megapx
megapx
(5) 口訣/關鍵字:(簡寫、直觀的,都可以) 例:土 34 - 1 地、農、役、典(地上權、農育權、役權、典權) 民 759 非、法、繼、強、徵(非因法律行為、法院判決、繼承、強制執行、徵收) (6) 感官記憶:( 用各種知覺刺激,加深印象) 例:事情「實做」過最容易記起來。 聽過、看過、手抄、想像情境,也能幫助記憶 七、申論題: 申論就是吃基礎,有概念才寫得出東西,有認真讀才寫得出細節。 聚焦重要法規修正、考古題。其他題目就吃基礎,靠累積。 1. 進考場先寫申論的關鍵字,再做選擇題。 誠如前面所說,先讓大腦思考申論題,把下筆的架構先想個大概,在試題卷上寫關鍵字跟標題,再去做選擇題。 (1)第一,你有可能在選擇題裡面找到答案。 (2)第二,讓大腦切換模式,它會換到發散模式幫你找解題方向是不是你要的,作答靈感也就跑出來了。 2. 標題清楚,段落分明: 閱卷老師要改上千份考卷,所以「標題」下清楚,幾個問題就幾個標題,老師對你印象就好,直覺認為你懂,分數比較好要。如果沒下標題,內容擠在一起,老師高機率認定你不懂,分數不會多好看。 ※ 建議參考教科書 or 歷屆試題,一定要練筆,甚至找資源,請老師幫忙批改。(大學教授、補習班老師可以去請教看看,說不定有試有機會囉) 3. 寫字工整,關鍵字和內容到位,不用一字不漏 4. 內容最重要,題號要寫對: 我考及格這年,民法申論題頁數寫錯,第一題應該寫在第 1 頁,結果寫到第 7 頁,因為沒時間,只好在第 1 頁寫上:「頁數寫錯,已作答在第 7 頁」,最後老師還是有給我分數。所以內容比較重要,不要擔心。 (感謝企業管理的王毅老師,準備中華電信考試,看到老師的參考書教的) 5. 最少預留 45 分鐘以上的時間(不含審題): 選擇題寫完,時間越多,越有餘裕思考你的解答方向,或是掰一些跟題目有關的東西,而且作答也要時間,寫完還可以再檢查申論題 + 選擇題 + 畫卡。 6. 法律條號不用寫,法律條號用來知道大概在什麼章節。 考試只要寫依據XX法的規定就好,不要寫條號,除非你很有把握,不然真的沒必要。
megapx
八、小提醒:  1. 生活習慣(尤其考前,盡量睡飽、情緒穩定、作息穩定、飲食清淡一點,吃低 GI 的食物,沒在運動甚至可以少吃澱粉避免想睡)  2. 預留總複習時間:(至少預留 15 - 30天的時間總複習,不要只剛好讀完進度)  3. 總複習 3 ~ 5 遍。  4. 如果用僥倖心態,再次備考會很難受。  5. 民法不要只讀法條,很多法理原則會搞不懂,也不太會找規律。 6. 真的很煩躁,可以閉目養神 1 - 5 分鐘,什麼都不要想,深呼吸就好。  7. 考前如果真的睡不著,也可以閉目眼神,心情平靜以後,直接起床複習。  8. 考試可帶提神的東西(塗抹、聞的都可以,不要太影響別人就好。提神飲料看個人)  9. 提早到考場,可以到教室自讀筆記,或拿補習班的考衝。參考與否依你對該年度考試方向、自己的讀書程度,取捨要讀哪一個。
megapx
10. 國家考試認證工程用計算機、多帶筆(原子筆推 uni 好寫便宜不太斷水、2B鉛筆)、修正帶、透明鉛筆盒 11. 準備手錶,考場不一定會有。 九、總結: > 建立觀念 + 考古 + 時事 + 筆記 + 複習 + 掌握狀態 先有大局觀比較好延伸,觀念有了以後,靠考古題、時事題找方向,最後用筆記跟複習來打基礎;掌握狀態才能長久抗戰。 > 一定要會「配分」。 > 讀書方法執行以後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 > 讀書技巧要練習,死記文字後期會很痛苦。 > 想猜題的話:也可以參考不動產常見的消費爭議排行(113年民法就考漏水屋瑕疵擔保) 最後,套用一句朋友的話:「當你很認真,讀到崩潰很想哭的時候,你就準備上榜了」大家加油!
Like
2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