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資工所考試心得

前言 僅供參考,這篇算是勸世文,希望大家不要學我這樣臨時抱佛腳 背景 114應屆 交大管院 系排4X% (從大一上到大三下) 大學原本就想填資工可惜分數差的一點 後來也試過轉系但沒成功 (當時太沒有決心,活動太多,有點玩物喪志) 最後決定報名大家都推薦的X碩拚個資工所 成績 我報了三所學校,台大、交大、成大 (交大跟清大撞期,後來選交大)
megapx
時間安排 我只有報名正課且都是線上跟數位的(非實體),沒報題庫班 7月 這時候比較有時間,大概把資結、演算法、線代影片看一半,只有寫一些線代課本裡的例題而已。我覺得自己超混,主要是當時身邊沒什麼人在讀書,也都是自己在讀,沒什麼動力,一個禮拜有三、四天讀就不錯了(不要學我,暑假時間應該要好好利用 8月 七月底被通知實習上了(要去整整一個月,每周一到五),問我要不要去,當時想說反正自己讀書的效率很差,不如找事做比較有動力做事,就答應去了。誰知道,每天一回到家就累得不想再讀書了,變成只剩假日有在讀書,整個月的進度幾乎是0。 9月 剛開學比較忙一些,不過還是有看一些OS跟計組的影片,大概看各1/4左右,但沒做什麼題目。而我覺得自己幹最蠢的是就是這學期還修了4門課(包含畢業專題和一門研究所的課),真的是找死。 10月 這個月幾乎沒有讀書,因為九月底開始各校陸續開始推甄,而我也沒有放棄推甄,所以都在準備備審資料(結果還有跑去成大資工面試)。10月底的時候又有期末考,外加一些課程的小組作業,我可以拿來讀書的時間所剩無幾,而且還是斷斷續續的讀,很沒有效率。 11月 比起前一個月,可以讀書的時間比較多,OS跟計組的影片大概完成有一半左右,但是月中的時候因為推甄結果出來,而我在交大智能所有上榜所以大概又花了一個禮拜左右的時間在survey教授和跟教授面談。 12月 因為遇到學校期末考+報告,我就只有把OS的影片看完和寫一些課本題目。 1月 寒假開始,此時我離散影片都還沒有看過,線代、資結、演算法、計組看一半,只有OS的影片有看完,只能說是慘不忍睹。直到這個月我才開始像別人一樣每天讀8小時,瘋狂拚進度(看影片+寫課本例題)。因為進度落後,我把IG、FB都限制了使用時間,自己感覺是蠻有效的。 2月 儘管我1月時很努力想趕上進度把所有科目念完,然而最後我離散跟計組還是分別有兩章跟一章完全沒有看過。在考前五天,我開始刷考古跟檢討,但時間有限,我只有刷交大兩年跟台大一年半(有其中一年硬體沒做)。在書沒讀完、考古沒刷完的情況下我就上考場了XD。 準備心態 保持愉悅的心情去讀書很重要(嚴重影響讀書效率),除了睡飽外,讀書環境的挑選也是蠻重要的。我個人是在家裡完全讀不下書的那種人,因此我通常都在家附近的咖啡廳或是圖書館讀,而相比於圖書館,我又比較喜歡咖啡廳的氛圍,因為太安靜時我也讀不下書。 人讀書難免會有挫折的時候,我也不例外,"讀這麼少,乾脆不要考了"的念頭不知道出現多少次。若讀書真的讀到心煩,有時可以和身旁的朋友們聊一下天,或是點一些好吃的東西改變心情,千萬不要繼續埋頭苦幹。 讀書方法 無論是哪一科都一定要有自己的筆記,因為只有自己整理過的筆記內容才會是自己的知識,我自己到考前有忘掉的部分就是看著自己做得筆記複習,不會再回去看課本了,也因此建議在做筆記的時候就應該仔細掌握每個課本或上課的細節,雖然剛開始會比較辛苦但絕對事半功倍(與其在後面刷題跟刷考古的時候忘東忘西不如一開始就做到完美,像我才刷兩屆交大考古但分數都大概在正取分上下)。 考試當下 由於我知道自己比很多人準備還不足(繳報名費不去考的除外),所以考試當下真的想太多,只告訴自己盡力就好。或許是有推甄保底的關係,我在考試當下其實是算蠻放鬆地去考的,考完後我也沒急著去對答案,就單純的等待放榜結果。 總結 這次能上榜真的就純屬意外,真的是運氣成分居多。 我認為若要穩定上榜,一定要找些隊友一起準備考研,除了讀書比較有動力、能互相督促外,因為你知道隊友們都很認真在讀,你自己也不敢鬆懈。像我就是在暑假最有空的時候白白浪費了很多時間,若能在那時找到讀書夥伴,或許我的成績會更加好看。另外就是保留多一點時間準備考試,不要排太多課跟活動,否則你就會像我一樣只剩一個月可以專心準備考試(再次重申絕不要學我抱佛腳QQ 謝謝考研期間陪伴我的家人及朋友們,謝謝神明保佑,也謝謝不放棄的自己。
Like
16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