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臺灣大學

系會和系上活動怎麼了嗎?

嗨 大家好🤗 最近看到好多文章叫新生們不要繳系會費和跑系上活動? 真的讓我覺得好驚訝啊 因為系會和系上的活動可是我大學最重要的回憶之一啊😳 系會費要不要繳 這大家自己決定吧 反正我是有繳啦 而且我們系會蠻優的 而我今天想討論的其實是系會和系上活動的這一部分 其實重點就是 大學生只要分配好時間 系會 社團和學業都是可以兼顧的💪 文有點長 請大家慎入👉 📌系會及系上活動 1. 大一入學 記得剛上大學時 大家都懵懵懂懂的 誰都不認識又覺得很無助尷尬時 當時就是系學會的學長姐們出來救援大家 其中也會有一些系上活動拉近學生們之間的距離 我們班大概60幾個人吧 如果沒有系會 我覺得也許我不會認識超過20個人 雖然現在有些同學也比較少連絡 但是至少班上的每一個人我都認識 也許以後沒有交集 但也許以後他們會成為你的同事 上司 或下屬 反正我覺得大學時期多認識一些人也是不錯的 2. 迎新 其實迎新最累的還是系學會的學長姐們 從一開始的規劃到想遊戲設關卡練舞什麼的都是需要大家的配合 我覺得參加迎新挺好的 不但可以享受當下的活動 也可以更進一步的認識同學們及學長姐 順便享受一下大學的青春時光 圍著營火唱歌跳舞 覺得大學生涯就是要有這麽一次 3. 大一暑假前就要招募下一屆的系會員了吧(如果我沒記錯)因為我是一個蠻愛玩的人 想說那我就參與下一屆的迎新活動好了 其實也不用幹嘛 就當當小隊輔 練練舞 設計遊戲關卡這樣 當然為了要讓整個活動執行起來更順暢 少不了的就是開會 場勘 和 跑流程 我覺得這段時間收穫最多的就是友誼 在籌備迎新時 我認識了很多性格跟我相似的同學們 理所當然的就進一步成為好朋友和閨密們 大家一起努力 一起被罵 一起共患難 互相扶持 也造就了我們到畢業後依然深厚的友誼 跟學長姐的感情也變超好 感覺像是在一個大家庭一樣 系會其實就像個小型的社會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摩擦 剛好系會也教會你如何與人相處及學會看清事實 😅 4. 由於考量到種種因素 (因為我還有參加2個社團及專題研究)我在系會裡並沒有擔任任何職位 就當個比較活躍的系會員 偶爾幫助系上的活動這樣 但我還是非常享受參與系上的活動 接下來到學業的部分 📌學業 1. 我不知道大家認不認同 但我覺得 有參加系會或社團其實對我在獎學金/獎勵金的申請上是有幫助的 個人覺得除了課業外 系會和社團的參與是必要的 畢竟在出社會以前 多學習跟別人的合作、相處及溝通的技巧也是蠻重要的 當然 有些人會戰說 參加系會或社團 我倒不如去外面的業界實習更好? 這樣說當然沒錯 能到真正的社會磨練一下當然好 但這些實習的名額都是有限的 也要考慮到自己的興趣 實習的地點 種種問題等 我想說的是 能爭取到這些機會固然好 但如果沒有這樣的機會 也許系會或社團也是不錯的 2. 我個人並沒有因為系會、社團或專題而耽誤到我的學業 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你知道你要什麼 以及時間的分配 我們系的課在大三時是最重的 而且大三的暑假還要到醫院實習 所以在大二之後 分配在系會及社團的時間就相對減少了 主要專注在課業及專題上 當然要如何取捨 就取決於你想要什麼 我覺得都大學生了 這方面自己應該懂得做選擇 3. 另外,我在大一和大二的暑假都有申請到獎學金到國外短期遊學 我覺得遊學可以讓一個人成長也可以開拓你的視野和國際觀 大學期間如果有機會建議可以去遊學 如果有經濟上的困難 那就擅用身邊的資源 如果資格符合就不要客氣的去申請吧 最後 大學畢業後 我申請到還不錯的大學 碩班畢業後 如今也在工作了 雖然很多人都說系會活動都浪費時間 自high 毫無意義 但對我來說 系會和系上活動是我大學時期中很重要的一頁 充滿了滿滿的回憶及歡笑😊 希望新生們不要那麼抗拒系會及系上活動甚至是社團 總是要嘗試過了 體驗過了 才知道適不適合自己嘛 大學只有四年 真的一下下就過去了 做自己該做的事 想做的事 及 愛做的事吧💪
愛心
19
留言 6
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