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人際關係的八卦
2018年9月15日 01:36
小弟目前是大四菜逼八
偶然看到這個版有很多新鮮人有人際關係的煩惱
來發表一下淺見
首先看到年年都有這麼多人困擾交友的問題我就還蠻佩服自己的
因為我自己個性上是屬於很討厭
“應酬感”的人
也就是很排斥跟沒有很熟很要好的人一直刻意博感情,也討厭去參加一些為參加而參加的茶會或宿營之類的,這些行為都充斥滿滿的應酬感
所以升大一開始我沒有新生茶會,沒有宿營,沒有任何社團,沒有跟任何人擠成一坨在學校擋路
也就是直接果斷當邊緣人
唯一一次曾經因為興趣參加系羽隊,然後因為跟其他人格格不入兩個禮拜後直接閃人
從此開始了我超猛絕緣人的生活
但是要強調一下
邊緣不等於個性陰沉
相反的我很愛戶外活動,大一很愛夜衝,也因為大學沒朋友沒社團時間都拿來打工到處找工作面試,只是都是跟交情很好的國中或高中同學一起做這些事情。
既然人格健全,個性也沒問題。在大學當邊緣人完全不用害怕,稍微講一下我都怎麼混日子的
第一
在大學校園,對邊緣人來說最自在的地方一定是圖書館:
在圖書館裡,吹著涼爽的冷氣,連著超快的網路,在寧靜的空間中舒舒服服的上網追劇,比跟一些不熟的人硬走在一起在校園內晃來晃去還爽多了。而且大學的圖書館都還蠻人性化的,電影包廂、躺椅應有盡有。沒事來睡覺也很不錯。邊緣人在學校的空檔往圖書館跑就對啦
第二
總是會遇到要分組的時候,該怎麼辦?
當然是厚著臉皮去找不認識的人一組阿。雖然是邊緣人但我人格健全個性外向,所以臉皮也蠻厚的。不只是分組,只要是有需要的時候例如要問考試範圍或借上課筆記甚至是借原文書來印,厚著臉皮跟不認識的人開口就對了。當然這對內向的人來說真的比較難啦
但在這邊要強調一下,厚臉皮不代表可以予取予求。
以分組來說,其實邊緣人還不少,通常我會直接召集一些邊緣人一組,開個賴群加好友。然後上課好同事下課不認識。
沒邊緣人可以找就真的直接觀察看誰像是好好先生,然後有禮貌的問一句:可以加你們這組嘛
同學間也都不會太刻薄目前沒有被拒絕過,但是人家好心收留就不要當大雷包但也不用太殷勤把事情都攔在身上做
至於借筆記,借書等等直接無償得到好處的事情,我通常會有個等價的回報。例如別堂課換我cover對方,或下課買飲料順便帶一杯給對方等等
其實在這種非自願的互動中,就能結識不少人了。三年下來透過這樣的互動方式我多出了
一堆點頭之交:
未來在別堂課巧遇到又能互相幫忙
一個聊得來的朋友:
我們在學校會一起討論事情,選課也會盡量選一起,互當對方在學校的伴,不過下課就不認識了
一個較為知心的朋友:
除了上述的互動,還會假日一起出來吃飯當酒肉朋友
三年下來
深刻的體悟到,好友還是要看緣分,硬跟人群湊在一起沒用,硬參加一些無聊活動也沒用。在無意間的互動中合得來的自然就會變成朋友。
大學的環境確實不如國高中容易有凝聚力所以知心朋友多,我個人認為在大學校園內,有一兩個交情好的朋友,然後認識很多點頭之交應該算是最好的人際關係。
好朋友太多難免相互干擾對方的生活模式,也會讓人際關係複雜化。許多的點頭之交在課堂上就能互相幫忙。
如今大四了在準備考試,同屆的同學過去一團一團也都鳥獸散了,大家都像邊緣人。有些人明明是同班同學可是上次看到他好像是兩年前也覺得蠻有意思的。
結論就是:
邊緣沒關係,但個性要開朗健全,確認自己有正常的交際能力
看過少數人因為邊緣轉自卑,變得畏首畏尾,害怕跟人群互動而漸漸把自己關進小世界裡,最後休學或退學收場。
甚至有人怕邊緣化,明明是本地人還硬要住宿在學校,各式各樣的活動都不缺席,然後不知道自己在幹嘛最後還是很邊緣,這樣的情況也大有人在。真的蠻荒謬的。
邊緣的好處就是免除複雜的人際關係。不需要浪費一堆時間在沒意義的人身上,可以把時間拿來做自己愛做的事情。像我大學的生活都在打工存錢跟國高中朋友一起吃吃喝喝旅遊然後現在埋頭苦幹準備考試
雖然身邊的人少之又少,但每個都是交情深厚的真心朋友,不會有尬聊或陪笑臉的狀況發生
壞處就是大四好像要拍畢業照。然後我就跟我媽講說“欸欸我應該就只拍張大頭貼以後要放在履歷表上的”
然後我媽就說“阿大學生拍畢業照不是應該要一群人去一些奇奇怪怪的地方拍一些有的沒的,還要把學士帽丟起來你為什麼都跟人家不一樣奇怪欸”
“因為我沒有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