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才選擇,但你是否有能力全都要?
2020年9月24日 10:44
上了大學:課業、社交、打工,你是否能取捨?
高中老師都說:大學就是「由你玩四年!」
說對了,到了大學,不再像高中那樣有升學的壓力,你離家了,自由的感覺可不是高中那樣週末跟朋友出去玩而已。
只要你在法律約束的範圍內,沒有人管你了,多好!
大學裡面有社團、新朋友,相信你一開始會很緊張,擔心自己適應不好,但終究都能找到一個屬於你的位置,不論是人群中央或是九十度的邊緣角落。
那麼,當你成為一個自由的成年人,有辦法做到面面俱到嗎?
▲「小孩子才選擇,但你是否有能力全都要?」
大學生論壇Dcard上,就有不少篇新生的疑問:「上了大學適合打工嗎?」、「會因為打工交不到朋友嗎?」、「會不會因為打工跟不上課程?」
先說結論,大學生適合打工嗎?我個人認為:是的,大學生應該要打工。
打工除了賺錢,更大的收益是社會歷練,如果能將你學習的專業結合在工作上,那當然是再好不過了。
但不急,本末別倒置了。
先問問自己,我有辦法兼顧課業、事業與愛情嗎?
▲「成為時間管理大師?」
時間管理大師,大家都只會拿來說笑,但說真的,大學最重要的一門課就是自己掌控自己的時間。
時間總是會一溜煙的逃走,空堂只有一堂,回宿舍就十分鐘過去了,還能念什麼書?去吃個飯吧!跟同學培養好關係吧?下課了,有學長說要帶我出去玩!當然好,作業?等明天空堂吧!到家已經凌晨三點了,隔天起床時才發現自己又翹了三堂課。
這是不是你的日常呢?
再回到上面所提,課業、社交、打工,你完成了幾項?
接著就來告訴你,你不想浪費時間放飛自我,要怎麼做好?
▲「固定的睡眠時間」
比起早睡早起,我更傾向推薦有固定睡眠這件事,讓自己的生理時鐘有穩定的循環,這麼一來,你可以清楚的感受到自己工作精神最好的時刻,利用這些特別有精神的時段,去做一些必做的事情,肯定能事半功倍。
▲「設定週程表、月目標,並有效利用空擋」
除了:我畢業後要____!的長期目標,對於新生,我給予你的建議是設立短期目標,而目標不要太好高騖遠,以週、月為單位,將自己的課表列出,將看見的空擋時間當作填空題一樣填入你的本週目標。
舉個例子,我們可以為自己設定:我本週要開始運動,那也許週一的下午,你可以安排在吃飯前去跑個兩圈操場,也可以利用你瑣碎的空堂就可以去做這件事。
規劃週程表,並非讓你把空閒都填滿,而是正事與玩樂之間的取捨。
而設立本月目標呢,例如:這個月我要念四本書,那麼一週一本書就必須列入你的週程表中。
▲「規劃歸規劃龜苓歸苓膏」
你說,列是列了,但我做不到呀!規劃後到底該如何自律呢?這邊提供給你一個我嘗試過認為很有效的方法。
你可以試著加入你需要的環境,利用同儕去強迫你自己。
例如你想念書,那你可以加入讀書會;也許你想運動,加入系隊與社團肯定有效。
利用環境去影響你,自己當自己的孟母,也自己幫自己遷。
▲「發現、面對、解決」
解決問題是一個大學問,不只有學生,很多大人都學不會。
當我們將周程表實施一段日子後,肯定對自我有一定的瞭解了吧?
那麼關於自我檢討,我用簡單的例子跟大家講解。
一、發現問題:已知你每天上課都遲到。
二、面對問題:自己的作業量較多、每天都不能在自己該睡的時間睡覺,間接影響到上課晚到。
三、解決問題:將作業時間增加,鬧鐘設多一點,在睡前把隔天要帶的東西整理好,讓自己可以更快的出門。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也不難,只要你發現問題的所在,並用對的方式去修正,那麼就一定能改善,從自我做起永遠是最簡單輕鬆的。
▲給新鮮人的一本書
關於選書,我肯定沒有人海中的人看得多,只能用自身經歷去推薦。
在我大一時我看了這本書,這本書的確改變了我一些觀念及從高中帶上來的壞習慣,具體內容是怎樣我也不多說了,但就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一看。
總結:除了以上那些。
如果你是一個沒有目標與興趣的人,我蠻推薦你養成看書的習慣的,圖書館到處都是,即使買書也很便宜。
看一本書,等於買到這個作者畢生對這個項目的精華,我個人認為不論是付出的時間或精力,真的非常划算。
有人說萬卷書不如萬里路(雖然我不認同這句話),但請你行萬里路之前,該做的功課、該看的書還是要看。
好啦,文章就到這裡告一個段落,簡單的分享一些經驗,預祝所有新生都能順利的度過新手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