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學 關於大學申請入學面試的提醒

許多學生正在準備大學申請入學面試。不少專家或大學教授提供面試建議、網站「凡鳥手札」蒐集不少學長姐的面試經驗分享(網址請見下方),皆值得參考。本文針對面試作大方向的提醒,並提醒可能忽略的事項。 ====== 【一、大方向】 1. 有些面試題可能來自審查資料,所以面試前請充份掌握審查資料內容(尤其是NOPQ)。如果學系要求學生上傳審查資料時同步繳交官方個人資料表,一定要充份掌握個人資料表填寫的各項經歷。 2. 就讀動機很重要,多了解申請校系的資源制度、學習內容、未來可能出路。關於就讀動機的準備原則,可參考Yory優歷的影片(網址請見下方),雖然這則影片標題是『學習歷程自述的「就讀動機」怎麼寫』,但是也適合用來準備面試時的就讀動機。 3. 以下問題皆與就讀動機有關,只是用不同的問法,可預作準備: (1) 請說明你對於這所大學或者這個系有哪些認識。 (2) 為什麼想讀這所大學? (3) 為什麼想讀這個系? (4) 這所大學或這個系的哪些資源或制度或課程吸引你? (5) 你期待進這個系能學到什麼? (6) 你在高二、高三修了很多物理、化學、生物方面的課,為什麼想申請非理工醫領域的學系?(也可以想想:讀自然組的經歷對於未來的學習可能有什麼幫助?) 4. 建議針對繳交的探究報告、自主學習成果,回想:自主學習(或期末報告、小論文)為什麼選這個主題?為什麼想探究這件事?為什麼關心這個議題?此外,針對重要的經歷也可以回想當初參加的動機,例如:為什麼創作這個作品?為什麼參加這個競賽? 5. 面試最後一題可能問:「有沒有問題想要請教面試委員?」這時可以針對有興趣的大學資源或制度提問,但是不建議問以下類型的問題(因為這些問題可能面試委員也不知道或者踩雷): (1) 學校宿舍幾人一間?大一是否一定有宿舍住? (2) 如果沒有自備交通工具,怎麼辦? (3) 我以後想要轉系,該怎麼作?  ====== 【二、自我介紹的重點與注意事項】 1. 考生自我介紹時可著重於「自己有哪些優勢?」「為什麼自己適合讀這個系?」直接說明最能突顯自身優勢的幾項經歷或表現,內容愈具體愈好,與學系連結度高者尤佳。如果有些學科在校成績不錯而且該學科知識與學系有高度關連,自我介紹時可主動提起該學科在校成績或校排名(不宜提到學測成績)。有些面試委員可能沒有看過申請者的資料(請別訝異,面試委員未必是資料審查委員),如果不在面試時主動提到自己的優勢、能力、特質,面試委員未必知道,也未必詢問考生。 2. 建議搭配擅長的學科、提交的課程學習成果或多元表現說明自己的能力與特質,例如:在某門課曾做過什麼報告、曾探究過什麼現象或議題、自主學習的主題、曾策畫什麼活動或行動方案、曾參加什麼競賽、有什麼檢定成績……等,而且這些經驗呈現自己的哪些能力與特質。 3. 更多的例子如下: (1) 不要只說自己喜歡寫程式,建議說明資訊課修課表現與其他的程式學習經歷。 (2) 不要只說自己關心社會議題,請說明自己曾接觸或分析哪些議題。 (3) 不要只說自己樂於團隊合作,請大概舉例說明自己參與哪些團隊活動、在團隊中擔任什麼角色、共同完成什麼任務。 (4) 不要只說自己樂於服務大眾,請舉例說明自己曾做過什麼有益大眾的事。 4. 有些委員換另一種方式問:「請說服面試委員錄取你」、「在這麼多考生中,請說明為什麼要錄取你」。對於這類問題,前面1~3項原則皆適用。 5. 自我介紹的時間有限,所以不需講細節,面試委員可能針對有興趣的項目進一步詢問細節。因此,一旦在自我介紹提到某個報告、作品、經歷,就要有十足的把握,因應面試委員可能提出相關的問題。 6. 如果面試委員沒有指定語言,考生不需主動用外語自我介紹。如果英文不是考生最熟悉的語言,卻主動用英文自我介紹,可能面試委員誤以為這位考生英文很溜,之後就用英文問問題,考生若無法以英文順利回答,雖然可以要求以中文回答,但是先前用英文自我介紹的效果就不大。 7. 自我介紹的其他注意事項: (1) 不宜直接提到MBTI測驗結果,例如:不要說自己是I型人格或E型人格。如果你很想說明I型或E型人格特質如何成為你的優勢,建議用實例說明,例如:獨立完成某門課的成果、在展覽籌畫過程(或者組隊參賽過程)如何與成員分享與討論想法。 (2) 不需主動說出自己的缺點。可以事先準備自己的缺點,若面試委員提問:「你認為自己有哪些缺點」,再行說明。 (3) 有些學系面試題目沒有自我介紹,所以如果面試委員沒有請你自我介紹,不需感到慌張,不需以為面試委員不欣賞你。 ====== 【三、預先準備或模擬易對學生產生衝擊的狀況】 1. 有些面試題與學系專業有關,但是不用預設立場認為專業題一定很難。有些專業題衍生自高中課程或審查資料(例如:學科知識、期末成果報告、自主學習成果),因此學生必須充份掌握高中課程與申請學系有關的知識以及審查資料提到的內容。 2. 可準備與學系專業領域有關的至少兩個時事(稱為A、B)。有時面試委員會問「請說說你最近關心的時事」,如果前面的考生都是提到A,輪到你時委員可能請你不要提到A,改說別的。學生若事先準備B,就有東西可講。 3. 學生在面試時可能不會某個專業題或時事題,對此我的建議是:切忌不懂裝懂。如果真的不會,就直接告知不會、不清楚,這時面試委員可能立刻問下一題,說不定下一題你就會了;有些面試委員收到你不會的訊息,可能提示或引導你回答,說不定你就想到答案了。 4. 有些面試問題與審查資料無關,也不算專業題或時事題,例如:如果你有五百萬現金,會如何運用?你最欣賞哪位公眾人物?這類型的問題天馬行空,沒有正確答案,可能是考臨場反應,因此不宜直接告知面試委員不會、不清楚,而是要穩住,說出一個合理、有邏輯的答案。 5. 大多數的面試委員不會對高中生嚴格質問,但是學生要有心理準備:如果遇到較嚴格的面試委員,怎麼辦?有些委員可能表情嚴肅或者在學生回答時皺眉頭;或者,委員可能提出以下問題:「你的○○科在校成績不佳,適合讀這個系嗎?」「你真的了解我們這個系嗎?」「你認為剛才你的說法對嗎?要不要再想清楚?」「我還是無法感受你想來讀本系的動機。」以上狀況或問題對於大人來說可能還好,但是對於高中生來說可能有很大的衝擊。可在模擬面試時模擬類似情境,學生預作心理建設,以免在面試現場慌亂。 6. 有時面試委員可能突然打斷學生的回答,這未必表示委員不滿意。舉例來說,委員對於某項自我介紹內容感到有興趣,因為時間有限所以打斷,想針對有興趣的內容追問;委員聽到學生的回答沒有對準問題,善意打斷回答以便即時提醒學生……。因此,如果學生回答時突然被打斷,請不要直接往負面想,這可能是在幫學生。 7. 有時候一間教室有三到五位考生同時面試,請不要因為「聽到其他考生自我介紹好像很厲害、回答得很好」就自亂陣腳。說不定這些很厲害的考生恰好是全部考生實力最強的前幾位,恰好分到與你同一組面試。你只要把握機會回答問題,仍然有很大的機會上榜。 ====== 【註】 凡鳥手札申請入學經驗分享網址:
Yory優歷影片『學習歷程自述的「就讀動機」怎麼寫』,網址:
======  祝各位金榜題名!
Like
34
Comment
encourage first comment
Do you have something in mind? Let's post it out and share it with every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