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09高考教育行政上榜心得🧧
2月8日 23:34
(文躺在草稿匣很久了今晚想發其他文結果發現得先把這個發出去才行...)
名次中後段且自認考運佔很大一部分,考量:
(1)每日讀書時間不多
(2)以高考進步幅度來看算是有突破
(3)非頂大、非本科生
(4)還願的作為之一
決定打在Dcard分享給考生們參考,增強信心,同時也是送給自己的一個國考心路歷程記錄💪
順序:
個人背景、備考規劃、各科準備、資源連結、心態調整
一、常見Q&A♦️♦️♦️♦️♦️
Q:學歷背景
A:幼兒教育學系/無修教程
Q:報考動機
A:高中大學皆沉迷於網路遊戲,到了大四(前年底)覺得不能再逃避現實了,畢業即失業不然就是僅領個30K,又親朋好友中蠻多公教人員,於是冒出好吧來考公職的想法。
Q:類科選擇
A:不外乎是補習班網站說得很夢幻(才怪)錄取錄,教育兩字聽起來好像很厲害,總之就是太天真ㄌ
Q:補習班選擇
A:志O廣告打很大,也確實是行政類科龍頭,考量當時還有畢業專題、不喜歡被固定課程追著跑、喜歡自己讀書和分配時間、能調整聽課速度及重複觀看…等因素,選擇了超級函授,阿因為我就爛,沒多做功課直接購買高考全套,導致某些老師實在是...不合我胃口,觀課情形下面會提一下給要買課程的人參考。
二、備考規劃簡述♦️♦️♦️♦️♦️
(共1年又6.7個月左右)
🎈2018年底(大四)~2019.7月高普考
1.剛報課程時還在忙畢業專題,函授課程我優先上【行政法】、【教育統計】穩固基本觀念,跟線上遊戲說88,培養讀書習慣
2.寒假期間印了高普考各科歷屆試題「看」,了解出題方式及趨勢(網路上公職王擬答看看就好別認真)
2.第一次考前即看完「我想看」、「對我有幫助」的函授課程
3.除了寫過幾次補習班每月批改的題目,固執死不動手練更多申論;選擇題部分會用【阿摩app】練行政法
4.每上完一單元後作筆記,但現在回想起來覺得助益不大
🎈2019.7月考完~9/18放榜
剛考完那禮拜會去找考題答案及複習,之後就莫名不想讀書,放飛自我回鍋遊戲2個月,直到放榜當天大哭一場過沒幾天交男友(笑死什麼劇情)後才又跟遊戲斷捨離
🎈2019.9/18~年底地特
1.溫習補習班教材,從頭到尾啃過
2.從其他上榜者推薦書單中陸續選購幾本(二手很便宜!圖書館也有相關書籍但年份通常稍舊要注意)
3.行政法、教行、教心這三科【改變筆記方式】>>>考試時能將筆記標題連同內容複製過去!補充 B47
4.一樣沒特別練申論==
🎈地特後~2020高普考
1.【買申論紙】+【認命手寫】108年回溯至98年的高考、普考、地特的考古題,近幾年原住民特考、升等考等【不同類別但同考科】的題目....所有!題目!都看過一輪了解趨勢跟考點
2.準備久了應該會知道某幾個教授常出題,因此我會去【碩博士論文網】搜尋教授名稱看看近年指導論文的大綱;搜尋那個學校(政大教行、台師大教心為主)的【研究所考古題】**網址放最後
3.最後一個月從拼命手寫漸漸轉為閉上眼睛也能在腦海浮現和默念
4.有報一科教育行政學題庫班,算有小助益
三、各科準備♦️♦️♦️♦️♦️
(一)國文(考前一個月準備即可)
***函授我只快轉看公文部分
1.選擇:我會看補習班課本(卓村老師編著)婚喪喜慶的成語部分,其他真的就吃老本了,國高中有正常唸書的人應該都沒有大問題。
2.公文:只要格式沒明顯錯誤基本上就是10-12分,我沒高於12過所以不好多說什麼,就空格算好、上下文的用語、分辨要不要辦法段…等注意一下。
3.作文:我沒練過作文因為覺得很沒效益,但我會蒐集好用的句子,整理幾個好用的古人故事例如蘇軾。基本上拿到考卷我都是從第5面先寫公文,然後作文一定要寫到第4面,平鋪直述不離題應該都有30分。
(二)法英
***函授完全沒看英文,憲法老師偉伯挺好的但我覺得這個自讀就好所以也沒聽課,法緒老師許X就….廢話太多跟那個語氣我聽不下去🙃
1.英文:這我真的爛爆,完全靠運氣,這次高考不幸只對4題也上榜了,所以英文不好的人別氣餒!
2.法緒:我去年只讀補習班教材,後來則以【法學知識搶分小法典】為主,我覺得收錄的法條都挺好,也會用阿摩看近年考題>>>>我都直接讀答案,省時間( • ̀ω•́ )✧
(三)行政法
***超愛林清老師,讓沒接觸過法科的我覺得行政法是一門平易近人的科目,超級考點都會再三提醒,臉書也時常分享重要資訊
1.選擇:我沒特別買選擇題庫本,幾乎只靠阿摩app,這科我就會真的做題目而非直接讀答案了,每一個選項為何對或錯、考哪一條法條都要弄清楚。
2.申論:半年的認命手寫階段,我寫了許多不限於教育行政類科行政法的考古題,雖然難度及方向有異,但有準備有心安,近年司法實務特別是聯席會議一定要特別準備,再來就是每個單元的考點最好都要寫一遍前言、大標、小標、結論
推薦我有買的書:
1.【這是一本行政法關鍵實務】磯貓人著
今年考完去台北玩逛墊腳石才買,一整個相見恨晚…裡面收錄實務都很棒,還會教你考試怎麼寫成申論。(還超便宜XD)
2.【行政法秒速記憶】程怡著
內有申論也有選擇,很合我胃口,不過申論題的答題架構跟林清有異,我是都蠻喜歡的。
(四)教育行政學
***蕭世蒼老師的架構圖我不敢恭維,正課我其實聽得蠻痛苦,講話聲音常忽大忽小,不過我今年還是報了個題庫班,教材擬答幾乎都網路公職王的…但蕭老師就是強在架構統整,如果當初正課也有教前言、大小標如何下就好了
老實說這科我蠻挫折的,因為最後這半年多我花了特別多心思在高普考及研究所(特別是政大教行所)考古題,考題都有抓到分數卻沒多大進展,單題連20分都達不到…..總之還是分享我覺得很好的書:
1.秦夢群著的【圖解教育行政理論】【教育行政理論與模式】【教育行政實務與應用】【教育領導理論與應用】【教育行政研究方法論】
👍👍特別推領導那本
2.【教育小辭書】【教育U辭書】
(一些名詞而已建議圖書館借來翻翻就好)
(五)教育心理學
***可樂老師基本上就是唸課本,每個都跟你說這很重要喔要抄筆記喔…也很少補充,由於我本身就比較喜歡自讀,所以都是先讀過課本後再看函授當複習
打到這好懶喔...總之跟大部分人一樣推薦張春興教授的書👍另外也想推薦張文哲教授的教育心理學,讀的時候發現他應該也有出過題目;突然想到還有一本小花老師的心理學小辭典也讚讚
(六)比較教育
***我已經忘記羅正怎麼講課的了哈哈哈
總之就是課本出現的各種方法論都一定要熟
再來就是各國學制和不同教育階段的近年政策
然後張芳全【邁向科學化的國際比教教育】必讀✏
(補充)我自己看到各國近年政策會用自己的話抄寫一小段在筆記本,不一定會完整,大概這樣👇
109高考名詞解釋有一題就是2021法國高中會考!
(七)教育哲學
***只要有對到羅正頻率的人應該都聽得很愉快,雖然我是對不到啦...
其實考題基本上都是補習班課本有的內容,所以把所有考點包括各xx主義、教育愛、教育規準...等都寫一遍申論前言大小標應該是就有基本分了(今年幼兒哲學很偏欸😡
推薦【圖解教育哲學】👍
這科強烈建議歷屆考古題出現的都要會,像109年的關懷倫理學(女性主義)、生態文化教育前兩題都是考古題
新增:清大蘇永明教授的開放式課程
(八)教育測驗與統計
***大愛統計吳迪老師❤❤教學淺顯易懂;測驗老師我則完全不行,講話一直「..部分」我實在聽不下去所以直接勇敢不看✋
這科我把歷年不同類科的題目都印下來做過
還有看看網路找到的不知名網友統整的測驗重點
只靠補習班測驗講義不大夠
總之就是確保課本裡面及歷屆每一道題型都會
《插播 - 害怕申論怎麼辦?》♦️
我第一年考前計時練習,永遠沒辦法在30分鐘內寫完一題,還好普考時發現咦原來90分鐘內我寫得完欸,高考120分鐘自然不是問題,索性就不再計時了一切交給腎上激素。
我不敢保證每個類科每個題目都會重複出現,但有完整蒐集過近幾年題目還是能發現,某些單元、考點會重複出現,換湯不換藥!這時候你寫到煩死的前言、大小標就派上用場了
*(新增格式)
字醜沒關係至少字字分明,綱舉目張讓閱卷者能夠在短短幾十秒內看到你的重點,知道你的邏輯很清晰;內容不紮實的更要把表面效度做出來!
教育行政學 B72
資源連結♦️♦️♦️♦️
以下期刊的部分我會看有沒有跟考題相關的議題和大綱,補充相關內涵。
研究所考古題❗很重要
台灣教育雙月刊
教育研究月刊
高等教育評鑑雙月刊
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
台灣碩博士論文
關鍵字:楊深坑、林逢祺、楊思偉、吳清山、張芳全、秦夢群、謝文全
*歡迎補充
國家教育研究院電子報
資優教育季刊(已停刊)
師大教育科學研究期刊
教育研究集刊
教育實踐與研究
一起讀判決
分享教檢教甄的IG帳號
*
附上近年錄取分數及本人弱弱的分數
由此可知
只要能把握住申論基本分(每小題15左右)
數學別太爛就代表在上榜邊緣了
再附上考前讀書時間(APP名稱:潮汐)
(凹下去的時間條通常是約會週末..)
我覺得保持健康的身心靈很重要
讀太久我會壓力太大焦慮失眠
雖然每天專注時間不長
但我能發誓這些時間我都是100%投入
所以我相信每天讀書時間跟上榜與否非絕對正比
能不能全心投入且有「效率」才是重點
補充 B22
*(新增)
突然想到考完後有組了個3人讀書會
講好這次都沒上榜的話再一起討論申論題
結果有2個人上了🤣🤣
而在放榜前的運作是每週分享1-3個名次
下面是我分享的👇
平常在讀書的時候特別是教育心理學
除了定義以外通常有相關研究要一起背(很重要!
如果有想組讀書會的人也可以先這樣運作
可以藉此知道對方是不是有心要分享還是在藏私😹
*
文打好很久了一直沒發
對了有在某社群看過類似的話別擔心不是抄襲
先這樣啦👋
歡迎對教育行政高普考有疑義的人留言
我最喜歡打字聊天講幹話和開導人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