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希望透過勞動部分署長一案激起更多改革
國立臺灣大學
*11/21更新
全文內容重新增修後已投稿刊登媒體。
歡迎支持公務人員勞權的每一個人都能協助廣為轉發,也可分享給親朋好友們(尤其許多民間勞工也很關心此議題),一起改善台灣勞權及職場環境,謝謝。
未來如果有倡議人士或倡議團體推出改革訴求或遊行,也請大家踴躍參加,非常感謝。😊
我原本投稿標題是:
勞動署事件非個案 公務人員勞權問題亟待改革

*更新:新增第六點「公務人員沒有離線權」(我覺得這也很重要)。
其實我並沒有很樂見勞動部的事情聚焦在分署長謝宜容個人的背景上,因為我認為打擊她背後的政治勢力只是隔靴搔癢,甚至會失焦成為黨派間的議題攻防工具,「反而更沒辦法讓公務體系真正的結構性問題浮現出來」,進而被討論、被改革。
勞動部分署長一案所反映的不僅是分署長謝宜容她個人行為(或其背後勢力及派系)的問題,更已經突顯出「整個公務體系勞動權益的癥結與困境」,當然大家都希望惡人得到應有懲罰,但同時也必須藉此要求政府著手改革,讓公務人員的職場環境及勞動權利變得更友善。
-----
身為30歲出頭的公務人員,有感最近勞動部新聞已引起大部分公務人員的共鳴及不平,政府(勞動部)帶頭示範如何壓榨基層、霸凌基層,實在非常諷刺,這件事讓原本不被重視的公務人員勞權,看似稍微激起一點社會漣漪,但我也從中了解到大部分民眾並不知道「公務人員不適用勞基法、不受勞基法保障」。
回想自己初任公務人員時,也曾遇到過類似極為情緒化及高壓的主管,包括摔公文(或撕掉揉成一顆球丟你身上)、言語羞辱、群組公審霸凌、群組點名誰沒馬上回「收到」(看到新聞超有既視感)、下班時間要你馬上處理公事等時常上演,大家為了這口飯活得很沒尊嚴,自我價值感低落,也導致我三年多來必須定期看身心科,「不如去死」的念頭很常在腦中盤旋,只能靠心理諮商及吃抗憂鬱的藥撐著一天又一天。
雖然我已經算是受到該名主管賞識、信賴的人,考績也都是年年甲等,但連我都會感到極度痛苦,更遑論那些直接被主管摔公文、大吼、公審辱罵的同仁有多難熬,每次大家私下話題都是還有多久時間可以調走,能走的人絕對不會留下來。
直到現在還是很慶幸我已經離開原機關,也幾乎沒繼續吃身心科的藥了,但想到還有很多很好的同仁在裡面痛苦掙扎著,就覺得應該要表達一點看法。
-----
目前公務體系的制度與環境導致基層公務人員遇到情緒化及高壓主管(政務官、事務官都會有)無法跳脫死胡同,主要可能有六個原因(也是需要被討論、被改革的地方):
一、無法核實且有限制比例的考績制度
現行考績制度雖未明訂各等次考績比率,但多年以來均依五院秘書長之共識,以銓敘部部長與行政院人事行政總處人事長之聯名箋函,建議考績甲等比率以不超過75%為原則。當1/4的人必須拿乙等的情況下,公務人員很難不乖乖聽話,畢竟考績好壞是之後商調應徵能否錄取(脫離苦海)的關鍵,加上公務人員的薪水在通膨的情況下已愈來愈微薄,甲等能多半個月的考績獎金不無小補。
二、缺乏向上考核評鑑制度讓主管有恃無恐
無論現行考績法或新的考績法草案*,都未將「向上考評」納入考績評鑑,也就是基層人員無法評鑑主管的考績,導致主管有恃無恐,反正潛規則就是主管就可以永遠拿甲等。主管的職責在於管理,管理手段的好壞及團隊的工作士氣,也算是主管本身業務範圍內可受評鑑之事,或至少應讓基層公務人員能有合理且保密的反應或申訴管道,而不是讓基層人員一個個走進身心科診所對醫生說不想活了(我的小主管是被折磨到身體病倒了,更上面才幫他調離開)。
*補充說明:新的考績法草案雖已無相當於乙等的強制比例,但限額仍存在「優良」及「傑出」兩個等第(接近原制度的甲等),且僅限15%,可以預見光主管職就把所有名額搜刮去了。草案甚至堂而皇之把「擔任機關首長、副首長,或主管、副主管」列為打「傑出」的事由,等於潛規則明文化,因而公平性的爭議將綿延下去。
三、不合理的商調制度阻斷公務人員生路
如果遇到不好的單位或主管,照理說可以應徵(書審+面試)其他公家機關並申請商調,但現行公務人員任用法或相關函示「均無規定」原機關必須同意或不能拒絕商調,行政院人事總處對此也僅以「宜尊重當事人調職意願」簡單帶過,所以導致很多想走的人會被原單位擋住(因為好用、可被壓榨、或單純討厭你想整你)而永遠離不開,就只能一直痛苦下去。
四、體制內申訴及諮商輔導管道形同虛設
公家機關的人事部門會提供心理諮商輔導的管道,但沒有人敢去,更不可能坦承壓力源自於主管,而我也確實曾在現場親耳聽到人事主管跟我的主管說,你們家的哪一位同仁來諮商時說了什麼,兩人是用嘲笑的口氣在談論該名同仁,內部管道簡直毫無隱私及保密可言。現實情況造成公務人員無法在體制內獲得合理的申訴管道及諮商輔導,也無法讓人事單位或機關首長對於情緒化及高壓管理方式有任何檢討、改善的作為或處置。
五、離職沉沒成本較高只能痛苦忍耐
公務人員無論是普考或高考,都是在極大競爭力環境下(尤其行政相關類科錄取率動輒7%以下)考試錄取,有些人全職無薪準備考試一年、有些人則考了兩年以上才考上,直接離職的沉沒成本較高,多半很難選擇直接離職,只能一直忍耐到自己綁約期滿(高考三年多、地特六年多)成功商調,或等情緒化及高壓主管離開的那一天,但如果等不到或不斷被擋商調,長期累積起來就真的會讓人萌生絕望、想不開的念頭。
六、下班後也要ON CALL遭受疲勞轟炸
公務員服務法等相關法規帶給公務人員極大的責任及義務,在此框架之下導致公務人員沒有所謂的「離線權」*。LINE太方便以致遭到主管濫用,許多非第一線、不用輪班、無關民眾安危的單位,無時無刻也會因為機關首長或民代一個小小詢問或要求,基層公務人員就要在下班時間馬上動起來,如果下班時間沒有盡快回應或處理長官交代的事情,往往就是再挨一頓臭罵或被公審,但其實那些事大多都沒那麼緊急與必要,明天上班再處理也可以。就LINE交辦公事而言,公務人員上班與下班時間沒有明確分界,身心無法完全獲得休息,以我自身經驗為例,當時每到下班時只要LINE群組被TAG或看到主管的私訊就會非常非常焦慮,如果在吃飯就會吃不下,如果準備就寢就會睡不著(只能安眠藥嗑下去)、做夢還總是夢到工作的事情,因為自律神經早已完全失調了,連鎖效應之下就是不斷危害、破壞身心健康。
*補充說明:「離線權」是指勞工在工作時間外,有權拒絕與工作有關的聯繫,不接收或回應任何與工作相關的電子郵件、電話或訊息,縱使有讀取訊息亦有不回應的權利,且不因拒絕聯繫、回應而遭雇主有不利對待。
-----
公務人員的職場環境及勞動權利很少被社會重視,因為公務人員相較勞工是少數的一群,也非勞基法所保障,但其實基層人員大多都是普通的上班族和小老百姓,認真工作、糊口飯吃而已。
身為年輕公務人員,已不敢奢望遙遠的未來還能拿回多少退休金,只希望至少在職場環境、勞動權力及考績評鑑等面向能有更合理的改革。
可能還有很多可能因素影響,如民代壓力、民眾投訴壓力等無法贅述,或許也有人認為這個政府就是沒救了,不可能改革成功,但我還是希望有第一步,再慢慢變好。
目前已將這些文字內容傳給某些關心此案的立委,但其實光打這些文字都讓我負能量滿滿,如果大家能一起踴躍發聲,就更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