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2019想應徵 海外工作 新鮮人的一封信
2019年6月10日 21:47
2017 年 9 月 4 日,當我行李收拾好,離開了生活 10 多年的房間時候,我轉身鄭重地對著它說:「謝謝你的照顧。」
畢業第一份工作:傳產外派員
大學一畢業,我錄取了一份工作,地點在越南,工作職位是英文翻譯以及儲備幹部。老實說,大學新鮮人一畢業進入傳統產業工作,通常都是擔任業務、銷售等對外的窗口,不太會碰到對內管理的工作──畢竟你怎麼能期待一個不是專科出身的年輕人,去看方程式、打鐵、畫工程圖甚至掌管財務呢?
如果問那時的我會不會害怕,其實倒真的還好,現在想想仍然覺得自己很勇敢──我到胡志明機場的時候,身上只帶了 200 塊台幣。
聽起來挺嚇人的吧?不過,那時候家裡也正在轉變期,正逢搬家時刻,很多事情都還是模模糊糊、亂七八糟的狀態,爸媽沒有特別跟我說些什麼,我也趁著錄取到出發這短短的幾天,把想見的人都見過一次,好好的聊聊,根本沒有空去想東想西想害怕。
外派傳統產業對於社會小菜鳥而言,真的非常的硬,除了適應、熟悉公司各部門之外,還必須努力聽懂各種中國方言與口音,甚至還有越南文;實習的 3 個月非常枯燥乏味又很緊繃,但也是每天都是笑著結束,一種「天呀,也太硬了吧」,無奈得又哭又笑的心情。
出門在外,最殘酷的竟是「自己人」
實習結束,開始負責業務之後,也是一場硬仗,之前看網路上梗圖分享職場上的可怕現象,在這裡通通實現,像是:倚老賣老的人、逼你喝酒的人、無理催你進度的人、改來改去的客人等各種逼人抓狂的情況。
這一切讓我體會到職場的殘酷,大家也並不會因為你是一畢業就來海外當幹部而敬佩你的勇氣,進而對你客氣,反而他們會用更嚴苛的標準去審視你。我必須說,那些對待我如此殘酷、把我罵到哭的,不是被稱之為狼性的中國人也不是越南當地人,全部──都是台、灣、人。
愛之深,責之切嗎?我覺得並不是,在了解那些前輩們的過去工作環境之後,便不難理解他們對待我如此苛刻的原因了──因為那些台灣的前輩們在他們當菜鳥的時代,都是這樣被逼、被罵、被灌酒的──那些我們看來奇怪的陋習,在他們眼中早已見怪不怪。
身為菜鳥,淚往肚裡吞的委屈
我有因此受什麼委屈嗎?當然!這我不會跟你委婉客氣的,這裡不妨舉出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經驗:我剛開始實習期間,主管帶我去應酬,應酬的場面都是協理等級的,必須小心翼翼地講話,不然可是會損失重要的客人;由於我是新人,那些大官們也都會稍微關切聊聊天,但是話不投機,一句都嫌多。
聊不到兩句就拼命的灌輸我:「女孩子做傳統產業,不能做太久,因為最終你還是要回歸家庭的。」、「你不喝這杯酒就是不給我面子。」、「那些女前輩都會跟我去唱 KTV(做黑的),妳沒理由不去呀!」等,一些聽到我因為太震驚而來不及反駁的毀我三觀的對話。
這麼政治不正確的對話,我到大學畢業以前,從來都沒有聽過,現在一下子的全部都聽到了,我心靈還真的負荷不了呢。
最後我還是沒有去陪唱 KTV,並在努力平復情緒後,收回委屈的淚水,但是我的主管卻在回程的車上跟我說:「雖然這次妳躲掉了,但是下次還是得去。」
第一次,我感到委屈得想回台灣。
後來,我待了下來,還待一年多。不過我也不再是當時那個不懂怎麼拒絕,只能在宿舍哭泣的小菜鳥了。這一年,我不斷磨練自己的堅強,還有學習交際手腕,慢慢的我也避開了很多讓我不舒服的場合還有對話;而那些前輩也不會主動來找我,因為他們都知道我再也不是好欺負的小菜鳥了。
圖/Yui
外派的矛盾:家鄉與異鄉的掙扎
傳統產業外派其實沒什麼了不起的,我必須這麼說,但不能否認外派人們的辛苦還有勇氣。有時候,我們甚至覺得在外派的國家比台灣還要親切。像是產業裡面的老前輩,都做了一二十年了,在中國 20 年,在越南 20 年,下一個 20 年,又會在哪呢?除非退休,不然就是在下一個勞力更便宜的國家,柬埔寨、緬甸、非洲.....等「逐勞力而居」。
甚至有有些前輩,直接娶嫁當地人,落地深根,不回家了。也有些人來了四五年,仍然不會說一句完整越南文,心心念念就是要回去台灣或中國。
我不會評論他們的選擇,到底是好是壞,因為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人生盤算,而我們唯一共同的地方,就是大家都是為了一口飯、為了養活在家鄉的父母妻小。
儘管有奮鬥的目標,但必然也會想家,認為家鄉樣樣都好,但回到家鄉,卻又反而開始想念外派國家。人就是這樣,總是無法好好活在當下,而是活在過去,失去現在。
最近看了喬治・歐威爾的《緬甸歲月》,劇情大意是在描寫英國殖民底下的緬甸人,還有在緬英國人生活。本來看著看著有點沉悶,但是我在第五章看到了一段側寫外派來緬甸的英國人。這段意外的走入我的心。在異鄉,他們從來都無法真心的被接納;在家鄉,又覺得自己格格不入。
回不去的家鄉,融入不了的異鄉,正是我的心情寫照。也許對於某些人來說,這只會是一個過程,過了,就能活得如魚得水;但也許,有些人一輩子都在這泥沼中掙扎。
如果現在的你也站在人生的岔路口,請記得最重要的一點:莫忘初心。只要你握有那一道夢想的光,就能指引你不偏航。
珍惜當下,感謝所有相遇
2018 年 11 月 27 日,當我收拾好行李,離開讓我成為一個「社會化」成年人的宿舍時,我也轉身鄭重地對著它說:「謝謝你的照顧。」
人生中,對於每段際遇的相逢相知,不奢求能有多深刻的情緣,如能好聚好散,便足矣。
============================
以防大家誤會,這篇是我有在天下雜誌 換日線發表過。 因最近我的學弟妹也有很多想要外派,(感覺大家對外派都蠻感興趣的?)故在此轉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