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宿的五個日常好習慣
2020年8月8日 04:45
來分享自從搬出來住之後
不知不覺養成的五個好習慣(๑╹◡╹)ノ
❶ 回家第一件事先洗手
有次借住在朋友家
一進門她馬上說:先不要摸東西!我們先洗手
外面很多細菌 手是最髒的✋🤚
朋友個性隨性 說這是唯一的規則
因為這個反應太特別了 我印象非常深刻
搬出來住之後我完全能夠理解這種「房間絕對不能被外界污染」的心情
男友也是一個一回家會馬上洗澡的人
(沒洗澡寧願坐在地板上 不碰任何東西)
但我是懶人一枚 只做得到洗手
這個習慣又在疫情期間更加落實
目前正在朝洗澡的目標努力😂
還有另一個優點
我常常回到家很累不想動
就癱在懶人區滑手機 浪費很多時間
如果回到家馬上洗澡
會讓我感到放鬆 也會有種儀式感
洗完澡可以直接開始處理晚上的工作或學習📖
❷ 不馬上開冷氣
最初的動機當然是省電費啊!
從小家裡就是一回家每個房間冷氣全開的狀態
爸爸甚至連冬天也會開(很不環保 但是勸不聽)
沒有24度根本睡不著
自己搬出來住之後才知道電費超貴的😯
現在一回家都是先開電扇
要準備睡覺才會開冷氣
有時候覺得晚上還算涼 甚至不用開
適應力變成26-27度(太冷反而會不舒服)
覺得空氣更流通自然 皮膚也不再那麼乾
❸ 手洗內衣褲
住家裡時 所有衣服都是媽媽洗的(媽媽辛苦了)
後來才知道內衣褲丟洗衣機
不只容易變形 也非常不衛生
尤其公共洗衣機完全不敢把貼身衣物丟下去洗!
我通常都是洗澡時順便把內衣褲洗起來 其實很方便
女孩一定要好好注意私密處的健康 不能嫌麻煩😠
❹ 洗完臉用廚房紙巾取代毛巾擦臉
台灣比較潮濕
有時候毛巾即便晾乾 也會散發一種潮味
常常洗完臉乾乾淨淨的
用毛巾擦臉馬上覺得整個臉臭掉🙄
另外在潮濕的環境下毛巾也會有很多細菌
後來換成廚房紙巾 超級推薦
每天1-2張 其實不會很浪費
畢竟臉的清潔是最重要的呀
❺ 每天用大水壺裝滿2000c.c.的水
我買了一個2000c.c.的玻璃冷水壺
每天早上一起床➡️刷牙
一邊刷牙順便到飲水機把水壺裝滿
每天一定會把這壺喝完
平常不愛喝水或常常忘記喝水的人
我覺得這招非常有用
比起告訴自己「多喝水」
不如直接把要喝的量擺在面前
變得簡單很多
以上
這幾個是我覺得蠻簡單 改變卻非常有感的習慣
分享給大家(。・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