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網誌版:
以下是純文字版
哈囉,我是卡肉,這是第一次發文。
又到了畢業季(還是已經過了?),相信應該很多跟我一樣英文或外語系畢業,想進入科技業工作的卡友。沒有理工背景的我們,要怎樣拿到入場券呢?既然你誠心誠意的發問了,那我就大發慈悲的告訴你(被噓爆)─Technical Writer 技術文件工程師,可以列入考慮。
我曾經在 在一家內湖的安控 (Surveillance System) 廠商擔任Technical Writer,也就是技術文件工程師。
"A technical writer is a professional writer who produces technical documentation that helps people understand and use a product or service. " from Wikipedia.
Technical Writer (以下簡稱writer) 在我們公司稱為技術文件工程師,我也有在別家公司看過"技術行銷"這種職稱,但總而言之,科技公司的writer負責的大概就是撰寫datasheet (規格書)、使用說明書等文件,偶爾還會需要拍攝或編輯教學影片。
以下先以三個階段簡單說明完成一份產品的手冊的過程,再分別詳細解說每個階段要做的事以及需要的技能。
1. 產品demo
首先,會由工程師跟我們展示及說明新產品或新功能的主要特點、跟之前產品的不同、以及要注意的使用事項。
在這個階段,個人認為communication skills和fast-learning都是重要的技能。
因為工程師們很常take everything for granted,會忽略一些小細節,這個時候writer就要盡可能從跟工程師溝通中,快速掌握產品資訊。我自己的做法是會用自己的話把聽到的訊息說一次給工程師聽,確認自己有聽懂他們的"火星語",paraphrase完之後,再一次將"沒聽到的資訊"提出來詢問。
另外,由於writer做到上手後,很常身上同時有好幾個產品的手冊要寫,不可能每一次都把每個產品搞懂到透徹,因此要訓練自己能在短時間之內掌握關鍵資訊即可,除了根據工程師的demo,我有時還會自己去google一些關鍵字。
2. 產品試用
工程師demo完後,可別急著動手寫手冊。既然writer的工作是要運用文字"教會"user產品的使用方式,自己當然要先學會怎麼用啦。像我的話,如果是新的IP Camera大概就會run過一次安裝步驟;如果是影像管理軟體的新功能,也會檢視一次UI (user interface) 並且嘗試跑一次新功能的執行流程。
在這個階段,要stand in the customers' shoes,也就是站在使用者的角度去觀察哪些功能的使用步驟邏輯不那麼直觀,或者是哪些UI上的文字會令人困惑,再統一彙整問題跟工程師反應。有時候工程師會根據我們的feedback向上呈報看是否要修改UI,雖然大多時候RD已經不會再改版了(菸),這時,就要靠writer在說明書上解釋清楚!
3. 手冊撰寫
接下來當然就要開始撰寫手冊了,在我們公司,我們是直接用英文去撰寫,而不是翻譯,換句話說主要內容都要靠自己寫出來。
也因此,英文寫作能力很重要,邏輯思考也要清楚!要用簡潔但清楚的文字,配合圖片,寫出"合理"的步驟說明,段落的編排也要循序漸進 (通常都是從hard ware寫到firmware)。
這個階段也要跟工程師密切合作,才能要到必要協助,確保文件內容正確。當然工程師個性百百種,要怎麼跟他們"交手",就要靠經驗的累積,發展出自己一套辦法了。
此外,細心更是不可或缺,除了文法一定要正確以外,字形、間隔、整體排版也要追求一致而美觀,眉眉角角都要面面俱到。卡肉我還在試用期時,就常常因為一些小細節,反反覆覆修改很多次,所以為了避免浪費不必要的時間做修改,一定要細心細心再細心 (雖然現在的我好像也沒多細心啦)。
以上就是完成一本手冊的過程。
不過,通常這個流程要同時進行好幾次,因為忙的時候,身上會卡好幾個案子啊 (汗)
所以要培養良好的time management才能彈性因應deadline。心臟也要強一點,案子突然變成急件時也才能冷靜應對。
看到這裡,一樣英文好的你,是否也想加入writer的行業呢?擔心自己是"3C殺手"、"電腦白癡"嗎?
不用怕~像我本來也是個對科技產品沒有什麼概念的人 (雖然現在也不是懂很多) ,但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保持open-minded,以及肯學的態度!一開始就勇敢地從公司最基本的產品動手去玩玩看,有問題就提出來,在新手階段,多問一定不吃虧。
以上,就是卡肉的寫手冊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