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覺得台大學歷也好難找工作...
2020年7月22日 17:09
更//
可能一開始文章沒有打得很清楚,導致後續下面的討論其實滿多都文不對題的,這邊會再重新重點整理一下,方便大家能釐清問題,也對願意回答的人表達謝意。
1. 【我的目標是什麼?】
沒有要追求頂尖職業、沒有要追求高薪(e.g. 年薪百萬以上),就穩定薪水足以一個人在台北市過活(還能有餘裕存錢最好),不買車不買房
2. 【我遇到的問題是什麼?】
找工作無回音,精確來說是「投遞履歷後收到的面試邀請都很少」,因為下面的人滿多其實都討論面試以後才會遇到的事(比方說談薪資),所以覺得需要強調一下。
3. 【為什麼開40,000-50,000?會不會太高?】
一開始沒打得很清楚,其實大家有在104上丟過履歷應該會知道,現在勞基法規定只有在雇主薪資開在「40,000以上的待遇條件才可以寫面議」,而我丟的大部分工作機會都是寫面議,所以我會假定這些工作薪資底線在40,000元以上,所以才會說40,000-50,000是我們的期望薪資。
而實際上,面試要能談到薪資通常是很後期的事情,有些面試官也不會問(有要錄取人資才會來談),而就算面試官有問我,通常我的回答是40,000-45,000(會說50,000當然是我心中覺得愈高愈好),所以應該跟公司的期望不會差太多(因為寫面議代表至少40,000起跳)。
而我也不是非40,000以上工作不投,如留言提到的,三萬多的我也投過,28K的業助我都投過,但一樣無回音。所以這邊面臨一個尷尬的問題,有人說我要求太高不值那個價,有人說投太低小廟供不起大佛怕跑掉,那到底大家覺得多少的薪資才是不高不低剛剛好的呢,36,521嗎?希望有人可以解答。
4. 【為什麼不念個碩士?】
誠如底下留言回答的,可能理工學院跟管理學院風氣不同。而就像有人提到念了碩士你可以找RD找公股MA等等,當然我們可以理解客觀來講碩士就是比學士要高的學歷,所以在找好工作的時候更吃香。但這邊就要回到我的第一點,我其實沒有要找高薪好工作,我第一份工作就是年薪百萬(學士畢業應屆上),就是覺得太累覺得比起薪資我更重視work life balance,因為我知道高薪的工作要求及壓力程度長怎樣,但大家如果有高薪又不累的工作真的歡迎介紹給我欸。
而且這邊可以衍生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難不成全台灣沒有碩士學歷的人就不值得擁有一份「普通」工作嗎?如果我把學歷歸零(台大)、過去工作經驗歸零(年薪百萬),就當作一個國立大學畢業生(我外語能力不錯、也很會用PPT、EXCEL)在台北不值得找到一份工作嗎?那這個就業環境是否真的太嚴苛?
//////////////////////////////////////////////////////////////////////////////////////////////////////////////////////
如題,身邊樣本就朋友跟我
我們都台大管院畢業,有一兩年工作經驗
一個主要比較在行銷領域、一個在金融領域
今年初以來我們陸續有在丟履歷
但發現工作真的好難找
如果說什麼面試沒上,還可以解釋成表現不好
但我們發現有時候連面試邀請都很少
104上的應徵紀錄有的甚至沒被人資打開
而其實我跟朋友的學經歷表現都還可以
GPA3.8左右,大學時都有2-3個實習經驗、多益900+、交換學生、社團活動經驗皆有
不敢說我們有多優秀,但起碼不是大學畢業時交出空白的求職成績單
本以為如果加上台大的學歷,可能會比其他人稍稍好找工作一點
但發現根本也好難,而且我們也不是眼高手低的台大生
沒有一定要年薪百萬外商elite工作不可
投遞履歷的公司包括外商、本土、官股企業都有
薪資範圍大概落在40,000-50,000(公司開或我們的期望薪資)
整體來講並不覺得自己對找工作的標準有多嚴苛
而且有時候甚至投遞業界規模較小或是名氣較不大的公司時
但連收到面試的機會都沒有,就會覺得真的很疑惑
不知道有人也有同感嗎?
(然後疫情影響應該是其次,因為我們是在疫情發生之前就注意到這個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