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

關於文組進科技業,捷徑就是學

看到一些關於文組進科技業的文章,也來講一下自己的看法 如果進科技業是指「進科技公司工作的話」其實超容易,內科公司一堆都可選。但是,進科技公司做跟開發無關的工作,其實意義不大,說不定跟在非科技公司的產業上班差不多 那進入開發團隊工作。竹科那種應該不可能,就講軟體,我覺得大概就是PM、設計、QA、engineer幾個角色去選。可以觀察一下對哪一塊有興趣。雖然PM在台灣也很多是轉信PM(幾乎沒有決策權,代替團隊抗罵的) 想選engineer的話,該考慮的就不是「進科技業」這件事,而是「你能不能coding」。先去試一下能不能做點東西出來,連續coding四小時坐不坐得住會不會覺得有趣,再考慮能不能進科技業當工程師。QA也是啦,會不會自動化測試差很多啦。當然也有很多公司QA不寫程式……不知道是不是台灣獨有 講真的,不是超級難做到,但也不可能無痛。假使對軟體有興趣,能支持一個文組人下班之餘每週花四天coding 三小時(含重頭到尾看一個框架的文件),面試前作品衝一下,持續半年、一年應該也能「進科技業」,但薪水不保證就是了 我自己純文組,是學生時參加過創業競賽,喜歡團隊開發的感覺才進科技公司。但進公司後,發現要做自己喜歡的事只能從上面幾個角色去選。稍稍摸索,發現coding蠻有趣的,有挫折,但解開問題時也是由衷開心。反正不懂就google,到目前為止,我也沒被嫌過(但我會偷嫌別人code沒整理,或架構不合理) 我可能算很幸運,進科技公司時,跟engineers就聊得來。最開始從朋友借我書,到後來丟文件給我、一起分析技能樹。我的原則基本上是:我覺得有本事的人丟給我的任何文件都會看完。前輩建議我去上的課,不論學費一萬、兩萬、三萬,我當天都會完成報名繳學費。一是知道選擇這個職涯,就是要有一直學的覺悟,另一是我就是不爽別人對我產生「你一個文組妹來科技業當什麼engineer」的想法,所以希望自己做足準備(上班時我可是很嚴肅低,聲音會低八度) 「自學能力」也是一個重點,軟體業其實變動很快。如果不是能持續學習的人,可能很難體會工作的樂趣,也會比較辛苦 所以,文組進科技業的總結: 1. 學啦 2. 爬文件 3. 持續學
愛心跪驚訝
297
留言 87
文章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