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13年司法官、律師(海海組)、高考司法行政、調查局法律實務組筆試 上榜心得(文長)
國立政治大學 法律學系
一、前言
112年政大法律系畢業,這次是重考一年上榜。112應屆當年報考研究所、司律、高考法制、調查局法律實務組、國營政風,全數落榜🤣重考這一年有兼職一週兩天在學稔出版社當校稿工讀生(無業配),其餘不用打工的時間幾乎都待在圖書館讀書。在校成績中等,不算對法律特別有熱忱的人,還有嚴重拖延症,不過一旦下定決心就會拚盡全力。雖然報考了多項國考類科,但仍以司律為最終目標(應該說以律師為目標,我從來不敢想能達到司法官門檻)。由於備考期間深受許多同儕好友及版上心得文幫助,去年決定重考後即期許自己在上榜後也能撰寫心得文,本文著重於心態調適部分,希望幫助像我一樣曾經在考海浮沉的考生。
二、成績
113年司法官
113年律師
113年司律一試
113年高考司法行政
113年調查局法律實務組
附上前年司律成績供參🤣(民法民訴配分重,一定要花時間顧好基本分!)
三、讀書方式
1️⃣讀書計畫:
前年備考時做過週計畫、月計畫,但常常計畫趕不上變化,最後都成效不彰。因此,重考這年我沒有做任何讀書計畫,就是構思哪幾科我比較沒底,就趁早開始讀,一天讀2~3科。例如4月我同時在跑民訴、刑訴、行政法;5月繼續跑還沒讀完的民訴、刑訴,讀完後接著讀刑法、民法。按照自己程度的輕重緩急安排進度,我建議不要一次只讀一科(我第一年備考的時候就是這樣),除了可能讀不完(雖然本來就讀不完),也可能因為時隔太久,過幾個月又忘光了。可以試試一輪讀2大科1小科,負擔不會太大,又來得及每科都至少讀過一次。
2️⃣時程安排:大四沒收心,打底期拖太長,4、5月才看完大科函授,囫圇吞棗讀了幾本解題書,混混沌沌去考試。112考完二試後,立刻去學稔工讀,因為上班就是校稿,校稿就是看書,所以我都把上班日當作讀書日,除了一週兩天打工日,就沒再讀書了。直到113年3月中才又振作,全心準備考試。
除了打工日外,每天8:20起床,從9點待在家裡附近區公所圖書館自修室到晚上9點。雖然我一整天都蹲在圖書館裡,但實際上精讀的時間一天大概6~7小時,想吃飯就吃飯、想午睡就午睡、讀累了就滑手機或出去散散步。回家後,除非有讀書會(後述),幾乎不讀書、不熬夜。例外於考試前一、二週,會在床上看超級小科看到睡著(如高考英文單字、調查局兩岸關係)。
①113年3月中~高考前:集中讀高考和司律重疊的考科(民法民訴、刑法刑訴、行政法)。
②高考後~調查局特考前:加強讀調查局考科(刑法刑訴、行政法、海商法等),同時在一試前花一個禮拜寫3年考古題、讀前年的一試總複習講義(只讀商法卷科目+國公,國私看條文)。因為我本身就擅長寫選擇題,也在打工時校對過非常多選擇題題目,所以今年沒有花太多時間準備一試。不過,如果是第一次考一試,或比較不擅長寫選擇題的考生,建議還是抓至少一個月準備,我第一年備考時計時寫了5年考古題和3回模擬試題,並「逐題」、「逐選項」檢討、訂正。
(一定要「計時」寫考古‼️真的會寫不完)
③調查局特考後~二試前:看民法、憲法、公司法、證交法二總(對我只看這幾科),補讀之前還沒讀熟的憲法、商法,加強民訴、刑訴,多看幾次近年憲法判決和大法庭裁定。而且我這段時間也陷入超級倦怠期,總之,想到什麼就再多讀點什麼。
3️⃣做筆記(我愛抄書)
到底要不要做筆記、怎麼做筆記,其實還是看自己的習慣就好,沒有一定。如果要做筆記,建議做爭點式筆記,可以直接複製貼上到考卷上(樹狀圖筆記在學校或函授打底期做,備考後期就做爭點式)。我個人只做刑法、行政法、公司法、海商法筆記,單純是我自己覺得這幾科特別適合用爭點式記憶(不過行政法好像只適用於司律以外的考試🤣),而且我喜歡手寫,所以其他科就沒時間作筆記了。筆記的內容,就是我在解題書或參考書、爭點書看到喜歡的寫法,就整理來當自己的答題模板=自己的爭點書。



(附上個人筆記供參,內容不保證正確🤣)
另外,在思考爭點如何呈現時,除兩說並陳外,我習慣想一個本文見解。當然不是我獨創,只是要把學說或實務見解的某個理由拿來當成自己的見解。這就是在做筆記的時候,我會練習的部分。就算不做筆記,我也會在看解題書或爭點書的時候,在腦中自己思考一遍,遇到這個爭點時,我會怎麼寫。
四、寫題目
雖然有人不練題目也能上榜,不過我還是強烈建議二試前每一科都至少計時寫一份完整的考題練練手感。我本身超級抗拒寫題目!以前在學校期中期末考前也不寫,第一年考司律還是死不寫,不過這次我深知再不練就要再+365了,就和2個朋友一起組了小小讀書會,從6月開始一週3練,寫完題目當天晚上會視訊討論,參照各自慣用的解題書,或網路上找到的擬答檢討自己的答案,想到相關的爭點就繼續延伸討論,討論完就聊聊天紓壓。
我覺得練題目超級重要,對於答案的編排、架構,如何鋪陳,甚至字元大小、字距、筆好不好寫,都可以藉由練題目調整,在考場上就不會為了答案的體裁而慌,而且練久了之後,答題的篇幅也自然會拉長。很多時候看解題書都以為自己弄懂某個爭點了,但實際寫題目才會發現一知半解的地方在哪。更重要的是,「寫題目的時間管理‼️」我自己是很容易戀棧的人,真的要透過不斷練習才能改掉這個壞習慣。像我有發現,寫刑事法卷的時候,我都會刑法寫得太忘我,硬要寫完競合,導致刑訴的時間被大大壓縮,後來我就決定考卷發下來先寫刑訴!我當天在二試考場上也是這樣分配的(⭐️跳題寫,要切記答案本不要寫錯本‼️)。
1️⃣6月~7月高考前:練高考和司律重疊考科(108~110年二試考古題),一次練一科,按配分調配時間(如刑法1.5小時、刑訴1.5小時)。
2️⃣7月高考後~8月調查局特考前:練111~112年調查局考古題,一次完整寫2小時。
3️⃣9月~10月初:練111~112年二試考古題,另外我有參加學稔的視訊模考班,每一科練習一次,通常是早上計時寫題,中午12點一到就拍照掃描考卷上傳,下午再接著上課,老師會講解考題或補充近期學說或實務上有討論的爭點。準時交卷的話,隔週老師就會改好考卷了。我覺得有人幫忙改考卷,讓我知道自己在二試前掌握寫題的程度如何還滿有用的,至少看到被稱讚的評語會很開心,信心增加一咪咪;如果拿到的分數很差,也至少能在考前抓出自己的盲點啦(非常樂觀)。
排版部分,寫考卷的時候字盡量寫大,不要擠在一起。之前聽朋友分享,學長姐建議一行大概13個字,我自己寫起來覺得這樣差不多!縮排也盡量明顯,看起來會層次分明。寫到關鍵字時,可以用「」標記出來,讓閱卷老師一目瞭然答案的重點。如果不確定自己排版會不會讓人很難閱讀下去,可以練完題目拍張照自己看看,就知道看起來舒不舒服了。
我自己原本的作答習慣,喜歡寫很豐富的大前提,把我所知的法理基礎、立法理由、制度目的都寫出來。不過,其實事實涵攝才是讓答案有生命力的部分,千萬要妥善利用大部分的時間,好好運用題目給的資訊涵攝。如果有豐厚的大前提,卻沒有針對題目作出足夠的回應,就稍嫌可惜了,建議可以多練習如何涵攝!
另外,開標一定要練習寫好!針對題目的問法,盡量直接扼要的回答(如:甲得依民法179條向乙請求損害賠償)。

(附上我個人寫考卷的排版供參,內容不保證正確🤣)
五、書單
我個人是偏向一本書主義(一科頂多三本🤣)備考期間也沒有再讀教科書,就是挑幾本順眼的解題書看爆,以下推薦我覺得特別讚的幾本書:
1️⃣民事法
⭐️民事訴訟法PLUS+題型破解 吉米
雙擬答可以讓我知道兩派見解分別要怎麼寫,解題詳盡,我民訴底子超差,這本看3遍,最後成績還可以。
⭐️民法二試總複習 程穎
一生推!!!我覺得近年來以大法庭裁定出題比例超高,如果考到沒看過的實務見解,當下要憑自己的法學知識寫出東西不太容易。而對我來說,二試總複習就是在幫我補足近期的實務見解。程穎老師的二總,把近期重要實務見解和學說評釋整理得很仔細,我看兩遍(跟課一遍,單看講義一遍),很受用!
2️⃣刑事法
⭐️刑法二試總複習 楊過
我是考第一年的時候看楊過老師的二總,非常喜歡爭點式的複習方式!到第二年我繼續用那本二總講義複習,後來翻過楊過老師的爭點書,似乎是老師二總講義的詳盡版!有興趣的考生可以直接去翻翻看老師的爭點書~每個爭點的深度我覺得以司律來說滿剛好的,很好理解內化,也是上考場寫得出來的篇幅!讓我重新認識刑法要怎麼讀,我非常喜歡!
⭐️刑事訴訟法題型破解 Jango
神書無須多言,大家都去買!!!!!
3️⃣公法
⭐️行政法ISSUE解題書 淺焙
答題篇幅不長,是在考場上寫得出來的,但涵攝精準,都回答在點上,我滿喜歡的!
⭐️行政法二試總複習 鍾禾
鍾禾老師是涵攝大師!看老師的擬答練習涵攝非常受用!因為老師會利用題目附的超多法條,用力涵攝進答案裡,讓答題更有生命力。不知道怎麼運用題目所附法條的考生,可以參考老師的寫法。
4️⃣商法(我超爛……不敢亂推)
⭐️新公司法爭點解讀 崴律師、翔律師
該收的爭點都收了,讚。
⭐️海商法爭點解讀 辛律師
海海組看這本就很足夠了!為了因應調查局特考和司律選試,我自己有從中另外整理筆記,以便考前速讀。
5️⃣其他
除了二試總複習外,我覺得還有一些很好的資源可以運用:
⭐️憲法法庭裁判
近年的憲法裁判一定要看!!!
⭐️最高法院大法庭裁定
近年的大法庭裁定也一定要看!!!
⭐️各補習班的線上考前講座、直播
有些是要事先填表單報名的,我認為是很不錯的資源!有老師整理近期實務見解和學說評析,並編成講義,大推!
⭐️各補習班老師的臉書粉專
六、讀書會
我沒有特別參加有學長姐帶的大讀書會,只有第一年參加過兩週的公司法讀書會。原因是我怕跟不上大家進度,也不好意思分享我還沒讀完書的拙見,所以直到重考這年決定開始寫題目,才問了身邊的兩個好朋友一起練習、討論,我們最後也都有上榜~我覺得讀書會真的就是看個人需求,看自己是不是需要同儕的推力和適當的壓力,像我如果沒有朋友約好定期寫題目,肯定也會怠惰拖延🤣如果需要自組小讀書會,找幾個比較熟的同學,甚至上Dcard或YPT群組找戰友,應該都是不錯的方法~~
七、心態調整
國考就是一場長期抗戰,能不能撐到最後,心態調整真的是最重要的,也是我重考的這一年最大的改變。第一年備考的時候,7月以前我都在家裡讀書,但是長期作息不正常,加上家事雜事都由我負責,念書效率極為低落,常常半夜Emo,覺得自己什麼都沒讀,一天又過去了。如果是像我一樣在家裡讀書就很難自律的考生,可以參考我第二年的做法和心態:
1️⃣區分讀書和休息環境
我在家除了讀書會討論之外,幾乎不讀書,要讀書就在圖書館讀。我都從開館待到閉館,所以作息也變得很固定,不熬夜讀書,回到家該休息就休息、想看電視就看電視。
2️⃣阻絕容易造成分心的社群軟體
我超級愛瞎滑手機,重考的這年我把IG、Dcard、Youtube等等一滑就停不下來的APP都刪掉,只留FB和追星用的Weverse(雖然臉書也是好看得要命,我還要把連續短片都隱藏起來)。不過,為了避免與朋友的生活完全隔絕,我還是會在每天晚上回家後把IG下載回來(只看小帳),睡前再刪掉🤣Youtube也是等晚上回家再開電視看,就不會停不下來了~平常走路或放鬆就聽音樂或Podcast。
3️⃣隔絕對身心有影響的人際關係
盡量避免跟會讓自己內耗的人接觸,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課題,考生壓力已經很大了,遠離那些讓你情緒勞動的人際關係也沒關係的喔!不需要有罪惡感!
「先當自己的太陽,才能當別人的光。」我非常喜歡這句話,也很努力的實踐在生活中,無論在人生中經歷什麼挑戰,或未來在工作上面臨的壓力,正視自己的感受是最重要的!
4️⃣跟著自己的步伐
一百篇上榜文會有一百種讀書方法,可以當作參考,但並非一定要照做才會上岸。每個人在自己的時區裡都是準時的喔!可能有人覺得手寫筆記很浪費時間,但我就愛看自己的字,就愛花時間把書上我覺得很讚的答案寫法抄下來,那就抄!(反正用電腦打字多出來的時間也不一定會拿來讀書齁)總之,自己喜歡怎樣就怎樣,別人的分享都只是建議,不用給自己太多框架或限制,跟著自己的步調就可以了。
5️⃣破釜沉舟的決心
身為一個拖延症又超沒信心,自認毫無法學慧根的考生,我早就知道自己要應屆上岸非常困難了🤣所以我本來給自己的期許就是2年。因此,重考的這一年我就是抱著必勝的決心了!而且我很愛自己立Flag,算是跟自己打賭的心態吧,第一年調查局落榜,我就立刻發一個摯友限動說,我就不信我考不上,我明年一定會上榜然後寫一篇心得文!!!哈哈哈我滿喜歡對自己用激將法,有拖延症的考生可以試試看。
6️⃣面對弱點的勇氣
像我以前非常害怕寫題目,期中期末考前一天就瑟瑟發抖,所以第一年備考時很抗拒練題目。而我明明也很清楚自己不擅長寫實例題,卻還是逃避練習。於是重考這一年,我也決心面對自己的弱點,並重點加強!如果已經了解自己的弱項何在,告訴自己勇敢面對!「焦慮的反面是具體」正面迎擊不擅長的部分,勝於無止境的焦慮!
7️⃣適時休息充電
跟朋友聚會就是我充電的方式,所以無論如何都不能捨棄,備考期間頻率從每月5次減少到每月2次吧🤣 我出門前會盡量再讀一點書,降低罪惡感~
喔對了,我也是超容易產生罪惡感的人,以前(考學測時)只要稍做休息就會罪惡到E大mo,所以我這一年也調整了。其實休息幾天真的不會怎樣啦,只要心裡還記掛著考試,不要一休不復返,就不會因為休息幾天而被老天爺懲罰或比別人少讀很多書的,重點是要「穩定前進」,這樣就很好了。我考高考前一週還確診大躺三天(當時覺得終於可以光明正大休息了),該休息就休息、想跟家人朋友聚會就聚會、圖書館公休日也是放風好機會~然後盡量保持運動習慣,像我就沒有😗考完試感覺體力變超差。
8️⃣兼職
不是每個人都有資源當全職考生,我的家境非常普通,我沒辦法接受自己再拿家裡的錢重考一年,於是從112年10月到113年10月都一週兩天花2小時的通勤時間去學稔打工。如果選擇兼職,要審慎評估自己的工作性質、經濟狀況、身心狀態和讀書進度,不要讓工作太過壓縮讀書時間。所有兼職考生都辛苦了!(當然全職要承受的壓力也很大,大家都辛苦了QQ)
八、考試用筆
這一年所有國考我都是用這支黑色的Uni SXN-150-10,1.0的筆真的滑順好寫,寫在塗過立可帶的地方也不會斷水、不會卡,超級好寫啦!推薦還沒找到命定國考筆的考生試試看~我真是相見恨晚。之後去雙連文昌宮還願時,我會放200支還願筆,到時再上來發文,有需要的考生請自行索取~~
(圖取自九乘九購物網)
九、各類考試差異
我也算各種國家考試能考的都考了🤣其他考試雖然錄取率低,但我體感上覺得司律的難度真的是Next Level。其他考試跟司律最大的差異就是不附法條,真心建議目標在司律以外國考項目的考生,考前幾天一定要認真背重要法條!像刑法我就把分則各罪包括未遂、預備的條項款次都背起來(當然太冷門的就算了),行政法就把行政程序法、行政罰法、行政執行法、訴願法、行政訴訟法、國家賠償法中的重要條文背起來,畢竟很多人是考來練筆的,但如果背了法條,肯定比其他主要備戰司律而沒背法條的考生突出。
另外,練筆雖好,但也要適當評估真的考上的話你要不要去報到、排不排斥這份工作。如果你不排斥高考或司特、調特的工作,那練筆的時候就認真考,當司律在考。我自己考過的這些國考,都是抱著全力以赴、寫到最後一刻的心態在應考的。
十、司法官三試
我的二試分數只高三試錄取門檻1.5分,屬於超級危險區,沒有預料到會進入三試的我,在二試放榜後才知道三試在幹嘛,以下大概講一些可以準備的內容:
1️⃣報名補習班的模擬口試
大家常見的那幾家補習班都會舉辦免費模擬口試,一定要在「放榜當天」就趕緊報名,避免額滿,也才能填到想要的場次。像我晚了一天報名,就只排到日期最早(二試放榜後一週)、時間最晚(晚上9點後)的場次了~尤其非臺北人更要早點報名,比較好安排北上時間!不過,就算排到日期最早的場次也沒關係啦,早點知悉口試的進行模式、書面報告或自我介紹需要修改的地方,也有助於後續的準備方向!
加上政大學長姊舉辦的模擬口試,我總共參加過6場,危險區的人真的要多多把握可以練習的機會!!!每一場口試都讓我收穫很多很多,針對專業題的部分,檢討題目時口委學長姐也會講解、給建議,學習到很多一二試不會考的東西!
2️⃣借書
大部分人都推薦蔡碧玉老師的《檢察手記》、《司法之路》;黃榮堅老師的《靈魂不歸法律管》等書,如果想看記得儘早借書。我因為平日有正職工作,只看了《檢察手記》的前幾篇短文(新北市立圖書館可以借電子書!),還有《檢察官倫理規範釋論》的其中幾個篇章。這幾本書主要是了解實務上碰到某些情境,實務家會如何解決,提供口試答題的方向,真的有時間再看即可,我個人覺得沒有一定要看,直接練考古更重要!
3️⃣考古題
各校讀書會或網路上都找得到口試考古題,練習考古題超重要!!!口試題型大致上有倫理題、情境題、專業題三種,前面兩種出題的比例真的很高,我這一組正式口試時全部都是被問倫理和情境題。由於我們尚未進入實務工作,其實很難得知實務上種種突發狀況應該如何應變,所以練習考古題,多些思考層次很重要!
4️⃣讀書會
除了政大學長姐統籌的讀書會(超級感謝學長姐),我有參加另外跟大學同學自組的小小讀書會(總共4個人),「每天」花大約一小時通話練習考古題。一天5題,其中3題是前一天一起挑好,可以事先寫好擬答;2題是大家輪流隨機出題,不能事先寫擬答,要當場回答。藉由聽別人的回答,可以發現自己思考層面不足的地方,讓答案更有深度和層次,也可以訓練臨場反應,幫助超大,推推!
政大讀書會則會分組做書面報告,各組針對不同的議題做整理,例如近期修法、國民法官制度、司法改革方案等等,透過分工的方式蒐集、統整資料給整個讀書會的成員參考,看大家整理好的報告,自己就不用花超多時間找資料了,我覺得也很有幫助!
5️⃣可以事先準備好的題目
想增加答題篇幅,可以分為「背景-內容-評析」三個層次回答(感謝學長姐分享的答題技巧):
⭐️近期關注的幾個新修法(至少3個,往年問過)
例如:修法背景、修法內容、評析
⭐️近期關注的憲法裁判
至少2個,避免跟組員講到重覆的
⭐️近期關注的大法庭裁定
心有餘力就民、刑、公各挑一個吧,我自己是沒時間只準備了一個啦
⭐️科技與法律(例如法律如何因應科技發展)
⭐️印象深刻的司法改革議題(挑1、2個)
🌟個人特質、司法官所需具備的特質、抗壓性
這種題目雖然八股,但我認為反而是最好發揮,能凸顯自己和別人不同的地方和你個人的溫度!可以準備一些不要太老套油膩的名言佳句!
6️⃣口試當天被問到的問題(印象模糊了,寫個大概)
⭐️你是法官,在開庭時當事人說他因為生病不能講話,要用紙筆寫,你會怎麼處理?
⭐️你是法官或檢察官,今天你有一個案子繫屬/承辦中,你的長官或同事主動來找你表達他的看法,你會怎麼處理?追問:區分是人家主動來找你聊,或你自己主動去問人家,這兩種情形你分別如何處理?
⭐️民眾問你,為什麼電視上的媒體、名嘴都可以針對案件一直講,你要怎麼回應他?
⭐️今天你承辦的案子涉及專業領域知識,而你的檢事官或法官助理剛好有這方面的知識,而且和你的意見不同,你會如何處理?
⭐️現今有很多領域的專業知識是司法官也還不太懂的,那這種專業知識(金融、醫療之類)在涵攝時如何運用?意見不同時怎麼處理?(忘記是問說你的意見和專家、鑑定人等不同,還是專家或鑑定人間的意見不同,我好像兩種情況都有回答)
⭐️如果民眾批評你的判決怎麼辦?追問:如果案件已經終結,你才發現你的判決確實有錯誤,那你怎麼辦?
⭐️如果民眾對你的不滿,已經危害到你和家人的人身安全、隱私、名譽怎麼辦?
⭐️你是法官,但你的法律意見是少數說怎麼辦?
⭐️你是檢察官,在結束一個案件的搜索(還是什麼程序我忘了)後,有記者媒體圍著你請你說明,你會怎麼應對?
⭐️司法官案件多壓力大(一些前提描述,過勞之類的),司法官需要具備哪些特質?聊聊你所經歷過最挫折的事?
十一、 結論
我看書速度很慢、記憶力很差、很愛睡覺、很常讀到心浮氣躁,不過重考的這年我學會「接受自己不好的狀態」。不只備考,就算是很熱愛的工作做久了也會倦怠,那就趁狀態好、精神好的時候多讀一點,讀不下去就放空休息一下。最想告訴考生們的是,在自己身、心所能承受的範圍內盡力!就很棒了!
「正因為我有能力跨越,這個挑戰才會降臨。」在考海浮沉的考生們,千萬要相信,下定決心面對國考的你們已經很勇敢了!請穩定的持續前進,讀過的東西都不會背叛你,即使忘記了、不會寫,也要憑著微薄的印象和畢生所學,絞盡腦汁的寫到最後一刻!回想起無數個在圖書館樓梯間呆坐、在圖書館門口哭著說我不考了的日子,現在看起來都是值得回味的一段時光。
我很感謝我的家人,從小給我足夠的學習資源,也很少過問我的課業,我的壓力幾乎都是自己給自己的。謝謝我的朋友們,從備考開始不間斷的鼓勵支持。謝謝陪我蹲圖書館的朋友,每天聽我杞人憂天,給我滿滿情緒價值。謝謝在準備二試和三試時給我建議的學長姐和同學們,幫助我奠定備考方向。謝謝身邊所有人的無條件信任,在我無止盡懷疑自己時,堅定不移地相信我做得到。
我非常幸運,在準備三試時有去年應屆考上的同學不厭其煩幫我修改書面資料、個別輔導我提升回答題目的深度及廣度;也有熱心的同學找我組小小讀書會,帶給我思考問題的不同面向;正式口試的組員也非常盡心幫我想可以讓我表現的題材(判決、修法等),給我表現的機會,真的很感謝。
準備三試除了讓我體認到司法官的使命及風骨外,更讓我由衷感謝每一段無論是計畫內或計劃外的際遇和善意,在人生的每個階段帶給我的啟發與每一句加油、恭喜,身為一個很需要被鼓勵的沒自信之人,這些話真的都給我很大很大的力量。
也謝謝我那總是全力奔跑的偶像SEVENTEEN,在備考期間給我很多的力量和安慰。最後,謝謝堅持到最後的自己!期許自己未來能盡力成為仰不愧於天的司法官。
有任何關於備考的問題,歡迎留言,我會盡量回答。另外,我很好認啦,私底下有問題也可以直接私訊我!本文雖然雞湯很多,但都是我備考時真真切切的體會,希望對看到這篇的考生有所幫助,祝福各位考生都順利上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