咦!這是喜歡嗎?但他是…
2019年7月29日 00:11
如果世界是心靈投射的影像,
那我們所身處的世界本是不同的。
群聚的人類,
把數十億個影像交疊在一起,
又構成一個共同的畫面。
(除非你是孤身一人活在太平洋中心的區域或是獨自住在山洞裡,那倒是例外。)
有個我很愛的日本作家,已經過世很久了,我們處在不同的時代。
他是個虛無論者,生存是虛無、事物存在背後皆為虛無。活著的空虛,是腐爛的人生。
他活的不久,人生看起來也亂七八糟的。
每個人都是不同世界的人,
然而他的世界格外遙遠,
時間空間與他的思維,都遠的不得了。
對這位作家,我有難以言喻的感情。不能苟同的被吸引著。
原來不能好好認同對方,也能被對方吸引,因為他實在是太有魅力了(?)
記得作家大概說過類似這樣的話:
「人不能影響他人,他人也不能影響自己。」(被我記得亂七八糟的,對不起!)
人類生存著,無法避免的就是相互影響著不是嗎?
就算再怎麼不在乎別人說的話,只要生存的圈圈有交集,再怎麼不願意總是會相互形塑著對方吧。
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淺見,
他所說的那段話,或許不如字面上看到的那樣,有著更深的含義吧!
如果可以親自問問他就好了,
他會覺得我是個笨蛋嗎,看不懂他文字裡的含義,呆頭呆腦的問他:這段話是什麼意思什麼的,真是個沒有文學內涵的傢伙。
想要生在同一個時代裡,甚至想成為他的弟子,或是一起在榻榻米上聊天的友人等輩。
最重要的是,親自問問他的虛無主義,
虛無的世界是什麼樣子?
親眼看看他的生活、他在「自己的世界」求生的樣子。
不知道呢,追求對錯的意義是什麼?
虛無的人生態度是對的嗎?
正向積極面對生活是對的嗎?
放在對錯的天秤上,
哪種是真實、是正確,
是令人語塞的難題吧,思考不出來,
會有答案嗎,還是答案並不重要呢?
噢,又忘記了。
總是要提醒自己,別再陷入事情總是要有個意義存在。
萬事萬物都有存在的意義。
這句話在意識到的時候要打叉叉。
西瓜、蘋果、鳳梨。
為什麼把西瓜放在最前面?
因為它最重要嗎?還是因為它比較好吃?
放在蘋果與鳳梨的前面是為什麼?
不,只因為先想到了西瓜,才會這樣排列。
排列,在這三個詞彙中,是沒有意義的。
沒有意義的事物,只要仔細一找,
其實是存在的。
這件事該放進這個思維裡,
還是那個思維裡?
我們慢慢長大,發展出各種基模,
為的大概就是這個吧。
就算什麼都不做,時間也會自顧自的往前,
身體也會無法抗拒的成長,
別停止思考,在經歷更多事之後,
長出各式各樣不同的基模(思維)吧。
然而不思考也行,因為我也不知道這樣思考下去,到底是不是對的、到底具不具意義。
(又來了,又是開口閉口的對錯意義,唉)
人生好難,先睡覺吧。
就算死了、沒有活在同一個時空,
能和他遺留的世界影像重疊,
真值得慶幸、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