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的宮廟回憶錄
我是大麻瓜,幾乎沒有什麼玄奇遭遇或強烈感應的玄學經驗,除了幾年前學習冥想跟轉脈輪有一點奇妙的體驗,以及職場上感應力比較強的學長姐一些工作上的小故事,但麻瓜如我,其實人生有一半的時間跟神明的關係很密切。
提到宮廟,就不得不提到我的爸媽,他們晚婚又晚生,思想比較傳統,在生了兩個姐姐後,還想生一個男生,他們不知在哪裡打聽到一間在豐原的宮廟,說是宮廟,其實就是隱身在住宅區的小型神壇,祂叫慈驪宮,這間神壇已經不存在,所以我也不怕跟大家講,主祀驪山老母,陪祀三太子、濟公、土地公跟觀世音菩薩。
祂特別的地方是有跳童辦事,來過的神明說來有點複雜,有期間限定,有特殊狀況限定,總之主要跳的是驪山老母,有機會之後再分享其他神明。
宮主就是乩身,大人們都叫他師姐,我現在只記得她姓徐,小孩都叫他※a-ḿ,大人們都用台語交談 ,每個禮拜六晚上約七點開始辦事,可以打電話或是現場報名,有一疊表格非常簡單的粉色報名表,只要填寫基本的個人資訊,加上欲詢問的事情即可,沒記錯的話,報名費是一個人250,非常便宜。
為什麼我會跟驪山老母,乃至於後來發現跟母娘信仰特別有緣呢?當然是因為爸媽跟驪山老母祈求生男丁,後來我也確實出現有關囉,在我出生之後不久,他們就成為了宮廟的志工,說是志工,但我想專有名詞應該叫桌頭吧,不過慈驪宮降駕的神明基本都會開口講話,講的也都是我們熟知的台語,所以桌頭不需要做翻譯等傳話工作,頂多要幫忙翻譯驪山老母的一些"特殊用語”或解釋特定儀式的具體作法。
國小的時候,媽媽超級在乎我的在學成績,每次段考前一定都會請驪山老母為我加持,媽媽跟我都會試圖從驪山老母加持過程中的言行,來判斷這次的考試成績,現在想來,這樣的臆測也沒多大意義,因為驪山老母基本上都只是認真的用香跟毛筆,在我的雙手與額頭比劃加持,有時候默不作聲,嚴肅的結束,有時候會多提點我,要加油,要努力,有時候會露出心照不宣的微笑,問我這次有沒有把握。
實際上,在宮廟辦事的尾聲我才意識到,驪山老母強力介入的事情真的很少,以凡人的角度來說,他持香比劃加持的實際效果是什麼不知道,但我可以知道的事,祂想告訴我們「事在人為」,只要付出努力,就會得到應得的回報,祂所做的只是透過神力,幫你看看有沒有什麼玄學上的阻礙,或是真的重大影響到人生的轉折,祂講話不太拐彎抹角,而是會根據事主的個性跟事情的嚴重性,在可以說的範圍內直言不諱,也可以好言相勸,不能說的我們自然不得而知,問一些雞毛蒜皮事情的人,祂也會講一些不著邊際的話打發,比如前面只是求段考成績名列前茅的我跟我媽。
其實還有很多小故事想分享,但內容在我腦子裡有點零碎,也擔心這樣搞得像個板,如果各位有興趣,我會慢慢整理成文字發表。
※ 依教育部臺灣台語常用詞辭典解釋,a-ḿ為對女性長輩的一種台語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