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本推推,給工作出現麻木的你們
中山醫學大學 護理學系
以下是心得文,不是介紹文。
算是讀完後想做個記錄,如果有人被我的經歷和心得吸引想看這本書,就太棒了🤗
病人休克是什麼感覺?昏迷時聽得到嗎?為什麼病人要拒絕治療?只是抽血而已欸?
讀完都有一種了然的感覺。

是一本能讓人調整腳步和重整態度的書。
-
臨床待久了(其實才三年),尤其是ICU(1.5年😂😂),
首要任務是維持生命徵象、病人安全
其餘都是次要,例如病人舒適、病人情緒、病人的發言權
很多人用著「乖啦齁」
「放輕鬆啦齁」
「晚上要睡啦齁」
「沒辦法啦手要綁起來啦齁」
齁齁齁齁,敷衍態度直接表露無遺
或是經過時「哎唷他怎麼還在」
「哎唷流血流成這樣」
「哎唷這麼現在長這樣」
「哎唷我以為他上禮拜就飛了」
哎唷哎唷哎唷,語不驚人死不休
我一直在想,如果我是病人,
不是被嚇死就是被氣死。
--
有些時候,這些敷衍是源於防衛機轉或是預設立場,
而那些直白的話,是因為某些角度來說,
這病人在當下、那人眼中只是床上的一個肉體,
我們淪為看數據或影像的機器。
-
身為一個說太多話喉嚨就痛,
出現暴力行為就會比病人更暴力的護理師我來說,
這個職業這個身份,我一點也不厲害,
只是習慣多花很多時間做很多醫療團隊眼中浪費時間的事。
洗澡時,別人用擦的,
我用泡泡浴(汗太臭)。
洗頭時,別人用毛巾擦,
我用洗髮精洗到地板都濕掉(頭髮結塊)。
大夜每兩小時探視,別人電燈全開,
我只留夜燈還要小心走路。
oral care,別人用喇的,
我很慢很慢清。
但對病人來說,我們都長一樣,
對在ICU變笨的病人來說,他根本不記得我,
同事可能想著這人怎麼動作這麼慢,
這些事也不會有任何表揚,
但總覺得某些道德良心綁著自己至少得做到這些。
(越講越覺得我不適合ICU,當看護好了😂)
--
在ICU很難跟別人有太深的互動,
因為多數不會講話,我們也只處理他難得一次突發重症或是昏迷時刻,
每次放假就換case,避免耐心缺失及壓力累積過大,
他們很多只是床號。
--------
有時也會遇到衰了點,住了一個月以上的病人,
更衰的是他一直都醒著,人時地完全清楚,
甚至日期都記得清清楚楚。
他有一些小習慣、他怕熱、他身陷憂愁,
這時候就會很慶幸這一個月有三次放假回來都遇到他,
了解他的習慣,他也輕鬆於不用想辦法讓人知道他不喜歡什麼
一個緊張焦慮的他,願意看見來人是我後閉上眼睛休息,
願意讓我幫他打開父親節卡片唸給他聽,
然後我的眼眶泛淚陪他的痛哭流涕,
這樣的信任難能可貴❤
--
因為是人,所以難免喪失熱忱,
但希望能一直秉持原則、嚴以律己。
--
同為臨床的大家加油,希望能一直保持溫度,
但首要照顧好自己。
雖然希望大家都能好好對待自己、家人、朋友、愛人或陌生人,
但本來就不是所有人都視這些為理所當然,
這只是一份工作,我完全尊重這樣的觀點,
尤其環境還這麼差唉
總之,祝福想跳槽的跳槽成功
想換領域的換得順利開心
對臨床有熱情的保持初心
大家健康Y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