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ETF折溢價後,就不會再買入「元大S&P原油正2」
2020年10月19日 11:27
不想看文章,看圖也可以!
ETF折溢價懶人包:
當ETF被投資人大量買入、賣出時或流動性不好就會產生折溢價。
產生溢價時,就是ETF的市價(股價)大於淨值。
產生折價時,就是ETF的市價(股價)小於淨值。
像是最近爭議很大的「元大S&P原油正2」,溢價最高達到400%,意思就是說你花了原本價格的4倍去買這個產品。
簡單舉例:買溢價高達400%的產品
妳去水果行一顆賣蘋果10元,但你卻用高達50元去買這顆蘋果。
正常人都不會這樣去做,但就偏偏有很多人會覺得這顆蘋果以後會漲超過50元之後在轉賣掉。
折溢價是什麼?
要先知道ETF是什麼樣的商品,簡單講就是ETF可以一次性買入多檔股票,且能在股票市場上交易。淨值就是ETF當前持有股票的市場價值。
當市價與淨值不同時,就會有折溢價:
溢價時,就是ETF的市價(股價)大於淨值。
折價時,就是ETF的市價(股價)小於淨值。
當溢價越高時,通常是適合賣出,不適合買入。
當折價越高時,通常是適合買入,不適合賣出。
選擇的時候要注意這檔股票是否長期有折溢價,像是富邦VIX就是長期維持溢價。
這時候就不能用折溢價來當作買入賣出的訊號。
折溢價的公式
公式:
(ETF的市價/ETF的淨值-1)*100%=折溢價(%)
算出來是正值就是溢價,反之算出來是負值則是折價。
舉例:元大台灣卓越50[代號0050],2020/10/15當天收盤的價格105.7,淨值為105.86。
算法就是:(105.7/105.86-1)*100% = -0.15%
所以2020/10/15當天0050,折價0.15%。
所以當天的富元大台灣卓越50折價0.18%,所以今天去買等於買到便宜的0050。
ETF本身會有一個「套利機制」,正常情況下,不會發生市價與淨值差距太大的情況出現,
除非發生「非系統性風險」的事件。
為什麼會產生折溢價
ETF會有兩個價格,一個在股市買賣的市價,另一個是淨值,當兩則價格不同時就會產生溢價,下列原因會產生兩者價格相差過大。
1.流動性不佳
流動性不佳的ETF,常常會因為賣不出去,為了賣出去會用比淨值更低的價格賣出,而有了折價,當一檔ETF的折價越高時,則要注意流動性是否不佳。
流動性越好的股票,才能讓折溢價越小。
2.當天的買賣力道
當ETF被投資人願意以超過淨值的價格大量買入,就會市價大於淨值。
或當天投資人用低於淨值的價格被大量賣出時,就會市價小於淨值。
ETF的套利機制
ETF本身會有一個「申購買回機制」,上市後可從初級市場透過參與證券商以基金淨值進行申購/買回。
正常情況下,不會發生市價與淨值差距太大的情況出現。
當溢價太大,證券商已經沒有持檔ETF,且不能繼續申購足夠多的ETF來收斂溢價,會導致投資人買入貴的ETF,從而增加投資人的風險。
舉例來講:
當時「元大S&P原油正2」,溢價到400%時,元大已經沒有足夠的受益憑證(ETF)來收斂溢價,且不能申購時,就導致元大S&P原油正2的市價無法趨近於淨值,只能讓投資人們來決定,這檔ETF的價格,這時候買入這檔ETF,是一件風險蠻高的行為。
查詢ETF折溢價
國內ETF
點選下方可以到官網查詢ETF。
元大投信
富邦投信
中信投信
群益投信
國泰投信
或是到臺灣證券交易所查詢
國外ETF:
可以到以下網站:
Morningstar 晨星
yahoo Finance 雅虎
發行券商:
Vanguard 先鋒
iShares Core
SPDR
結論
當ETF的市場價格與淨值不同時,就會產生折溢價。
在投資ETF前,先查詢折溢價,可以知道當時ETF的狀況與風險。
當溢價越高,越容易虧損,折價越高,則要注意流動性是否不足。
選擇國內的0050、6208國外的VOO、QQQ、DIA等等一般來講不會產生過大的折溢價,所以不用太過於擔心。
不要購買折溢價過高的ETF,虧錢的風險比較高,不要當投機客。
對喜歡我的文章的話,可以幫我點愛心
也可以追蹤我的卡稱以及到我的部落格文章最下方幫我點讚~謝謝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