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板的十六個門派狂徒心情好,來寫篇娛樂向的文章,順便問個問題。(結果完全沒人回答我問題) (感謝終於有人回答)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山頭。 D卡理財版,臥虎藏龍,人才輩出。 經過大約一個月的摸索,本人逐漸整理出各大門派和彼此間的恩怨情仇,和大家分享。 1. IG教學派 寫一篇或半篇新手教學文,然後放上自己的IG。 特性是與世無爭,自成一格。 可惜有些寫一陣子就引退江湖了。 2. 新手幫 起手式會表明自己是新手,然後丟出一個問題,要大家接招。 通常會得到相應的幫助,不過有時候會被視為伸手黨。 3. 技術分析團 很可能是本版最大勢力,門下專家、大師眾多,各個能言善道。 只是有時候會內鬥,互嗆給廣大鄉親圍觀。 除了一些中堅分子,其它人隨著行情出沒。 4. 說故事派 講自己的故事,如何破產或如何暴富,但通常是勸世。 淡泊名利卻神出鬼沒,通常出現於留言區,少數會自己建一棟樓。 5. 炫耀勝利組 最常見的手法是貼對帳單,花式炫耀自己的技術高超和本金雄厚。 不過有時候會被其它派別嗆,而且組內的鬥爭非常嚴重,可說是最不和睦的一群。 畢竟,圍觀群眾們最喜歡看到一個有錢人,被另一個更有錢的人笑窮。 6. 無差別攻擊派 手拿鍵盤,躲在螢幕後。雖說也是一大門派,但很少有人用真名示人,多以校名掩護。 流竄於各門派和各樓層間,伺機尋找獵物,然後張嘴攻擊。 不過因為組織鬆散,有時候也會內鬥。 7. 廣告團 最常見就是偽裝成新手,假借詢問名義,趁機放上廣告。 因為很多都是一次性帳號,所以是最短命的一個組織。 雖然從不主動招惹其它人,但因為自身特性而常常引來砲火。 8. 潛水大隊 看看文章的收藏比例,就知道潛水員有多少了。 不主動介入檯面上的紛爭,待在水面下靜靜的看著一切。 不過有時候會變身成為以上的任一派別,投身江湖。 9. 指數投資派 通常都很安靜,因為指數投資過於無聊,也沒什麼好表現的。 因此幾乎都是惦惦吃三碗公的角色,唯獨少數人具有強大火力,罵人不留情。 在某些狀況下,會和技術分析團員槓上,不過也有和平共處的案例。 10. 真價投派 別誤會,這不是「真的很兇」的台語諧音,而是真實價值投資派。 信仰安全邊際、護城河、奧瑪哈先知,懂得貪婪和恐懼。 近年來的績效應該比較差,所以逐漸消聲匿跡。 據我觀察本版很少這種人,比較多其實是偽價投派。 11. 偽價投派 一樣滿口價投名詞,然後一堆巴菲特的名言,但可能連Buffett's Alpha這篇論文都沒讀過。 也有如Mary Buffett之流,開BOS課程來打著巴菲特名義收學費。 有些人喜歡把自己的藝名和華倫巴菲特扯上關係,好賣課程或書籍,但他們就是不推BRK. 12. 伸手黨 和黑手黨沒有什麼關係,有些是從新手幫轉移過來的。 發文前不先找資料,問了一些可以簡單Google到的常識問題。 應該是屬於最弱勢的一群,因為常常會被各大門派圍攻。 13. 我被騙了對不隊 這些隊員往往已經羊入虎口,最後關頭才到版上詢問。 各路英雄想出手相救時,已經太晚了,只能盡量彌補眼前的損失。 雖然這一隊折損率極高,但神奇的是,總是春風吹又生。 14. 虛擬幣派 常常和「廣告團」相生出現,有時會傷到「我被騙了對不隊」隊員。 因為除了正當介紹概念的好心人外,也有黑化成龐氏騙局的另一群吸金客。 江湖傳言,因為有許多人接觸了虛擬貨幣,最終財富自由了,他們。 15. 借錢黨 有一種人是從月光族或食土族轉變而來的,可能因為信用問題而在銀行、民間機構借不到錢。可惜因為D卡本身不能留個資的緣故,眾善心人士很難真的幫上忙。 另一種人是假裝借款,實則意圖不明,常遭眾人唾棄,而且會害到真的要借錢的族群。 16. 歐派 歐印派,也就是凡事All In,源自於英文,其實風險不一定比較高,但很考驗人心。 大乘歐印派,大歐派,不但自己喜歡一把全下,也到處宣傳此理念,想要渡化眾人,然而真的大歐派為數較少。 相對的,小歐派很多,喊著all in往往只是一種諷刺,很可能連自己都做不到。 初來乍到,可能會有漏的,也有可能錯過某些派系(例如娛樂城)的鬥爭和興衰,歡迎糾正補充。 當然,除了這些主要勢力,也有一些個別用戶,所以不用自己對號入座。 以上娛樂用詞,如有雷同,純屬故意。 結尾順便問一個問題,也算理財版相關的。 有人也收到招募「股票」版主的申請表單嗎? 我感覺是人工寄的,不然怎麼會寄給註冊沒滿兩個月的人? (違反版主的申請條件) 如果股票版開啟,我想又會有新的江湖了,令人期待。理財投資股票新手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