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看價老手看量!?成交量代表的意義!!!!
雖然今日大跌,但是下跌或遇到黑天鵝是每個投資人(不管新手老手)都一定會遇到的情況,重點是如果你瞭解自己的投資目的,方向,其實是不需要太慌張的,就怕完全不懂投資目的與方向為何,胡亂追高殺低喔🫢🫢
今天要傳達的觀念是成交量,希望對大家有幫助,也麻煩不要只收藏,一定要給我個愛心❤️
缺愛中😆😆😆
股市中流傳著各種諺語,其中一句耳聞能詳的就是:「新手看價,老手看量」
由此可見在表面價格的起起伏伏,後面的推力就來自於成交量。
而在證券市場中,個股股價漲跌,與當時的成交量大小之間存在一定的關係,就叫做量價關係。
那什麼是成交量呢?
成交量是某個時段中買賣雙方成交的數量,不管買或賣都算。
舉個簡單的例子,假設今天一檔標的成交量為100張,而這100張的組成可能為:
1.A買了50張,再賣出50張 (50+50)
2.A.B.C.D各買了25張 (4x25)
3.A買2張在賣2張共25次 ((2+2)*25)
4.A買10張再賣10張再買80張 (10+10+80)
5.A.B.C.D.E.F.G.H.I.J各買10張 (10*10)
而在台灣的個股的成交量是以「張」為單位,而大盤成交量是以「成交金額」為單位。
透過上方的圖我們可以大概知道成交量跟K線有著不同的意義。
首先
K線的顏色取決於當日開盤收盤間的關係(比較的是當日收盤跟開盤價格的差異)
成交量取決於昨日收盤與今日收盤的關係(比較的是昨日收盤與今日收盤的關係)
結論:紅K只表示收盤高於開盤價,而成交量為紅色才代表標的是真漲(今日收盤高於昨日)
而我們這個篇章只簡單介紹一下價量關係的4種「基本型態」
首先是價量配合型態
1.價增量增
表示市場資金湧入,股價後勢可期。買方認為潛在獲利高,希望能買到相對低價,因此願意追價,在價格上漲時呈現量滾量的形式,是股票多頭架構下最容易也是投資人最希望看到的。
2.價跌量跌
表示股價與成交量都持續減少,代表股市市場買氣冷清,有持續轉弱趨勢。若股價回檔幅度很大又成交量縮減,就可能是沒有買盤接手,這時行情繼續下跌的機率較大。
再來是價量背離型態
1.價漲量縮
代表買盤追價意願減弱,屬於「量價背離」的情況,對多方走勢不利,但若是漲勢初期籌碼集中,漲停鎖死導致成交量萎縮,則行情仍是多頭掌控局勢。若在高檔出現,可能是反轉訊號喔。
2.價跌量增
表示股票被倒貨,可能續跌。代表持有股票者對於未來股價抱持悲觀,急著脫手,才會願意用較便宜的價格出售,因此股票呈現空方型態,股價可能會繼續跌。
這是傳統價量關係的狀態,但在多頭與空頭時期又代表著不同的意義,簡單舉個例子:
多頭時期的價量關係:
1.價漲量增:正常的量價關係→持續看漲。
2.價漲量縮:購買力減弱或籌碼高度集中→可能表示過於高檔投資人卻步或是籌碼大多已集中於主力身上。
3.價跌量增:可能是頭部訊號→可能表示主力開始出貨。
4.價跌量縮:可能為短線洗盤的量價關係→可能為主力吸收籌碼方式的一種。
空頭時期的價量關係:
1.價跌量增:下跌力道強勁,可能再探低點→有可能再跌破低點。
2.價跌量縮:跌勢漸弱結束小段跌幅,可能會有小反彈出現→表示可能到了底價或超跌,持有人惜售,當賣放力道減弱,有可能迎來小反彈。
不免俗地來個旋風小總結:
1.量比價先行,觀察股價與成交量之間細微的變化
2.新手看價,老手看量。若出大量必定有他的原因
3.不的同量價關係在多空背景下所代表的意義不同
4.在不同時期所爆出的大量,極有可能為反轉訊號
5.基本面、技術面相配合更能加速的了解市場狀況
從K線、均線到成交量,技術分析的基本面向大致上已說完。
當然還有許多延伸與變形,若是有需要會再增加篇幅給大家,畢竟目前我只是分享一些基本觀念讓大家有些微理解加上一些基本的心態建立。
投資的路很遙遠,有很多人的陪伴或互動交流就能夠走得更遠。
在投資前學要會這3個基本面向:基本面、技術面、籌碼面。
了解自己跟大環境4個重要關係:大盤水位、風險控管、資金控管以及投資目的。
有句話說:「市場上最大的利多是跌深了,而最大的利空是漲多了。」預測市場和人性情緒是最難克服的事情。
多做好準備,不管在知識面或是心態面,勇敢踏入;透過時間累積資本利得、複利及經驗。
「慢慢來;始終比較快喔」
明天是距離第一天(2/20)發文剛好滿2個月的日子,謝謝這兩個月大家的支持跟鼓勵(當然還有許多指教🤭)。
接下來會分享更多不同類型的理財知識、千萬定期定額實驗室。
當然還有2個月的紀念抽獎活動喔,趕快追蹤起來才不會錯過喔!!!!!
也歡迎一起QA共同成長,一起增加理財知識跟觀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