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跟我一樣,每個月都要繳情緒房租嗎

東吳大學
如題 前陣子看到一個詞「情緒房租」 指的是出社會後住家裡必須承受同住家人的情緒 被稱之為情緒房租 目前29歲了 因為台北的租金高 剛好又是獨生女 一開始想說住家裡可以省吃飯錢跟租屋的費用 想說比較可以享受生活 負擔娛樂或是進修的開銷 雖然不用付房租 但生活上常常被爸媽管 生活習慣雖然還好 但要是跟朋友玩得晚一些 就會被父母管東管西 感冒了又被說「就是因為你晚睡,才會身體差」 住家裡也需要繳孝親費用 或是居家上班的時候也要打掃 即便跟他們表明過現在是上班時間 假如沒有出去幫忙家務 下班後又會被罵得狗血淋頭 有時候真的會想要搬出去 但繳了租金等於薪水的大半薪資都被吃掉了 不知道大家會選擇省錢住在家裡繳情緒房租 還是會選擇搬到沒辦法存錢卻可以舒適生活呢?
megapx
Like
Sad
Haha
777
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