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市場走勢分析與美國 CPI 數據影響展望
2024 年 10 月 10 日,美國 9 月消費者價格指數(CPI)數據將於今晚 20:30發布。市場普遍對該數據有著明確的預期,9 月整體 CPI 環比上漲預計為 0.1%,同比從 8 月份的 2.5%降至 2.3%;核心 CPI 環比上漲 0.2%,同比保持穩定在 3.2%。
與此同時,比特幣市場近期呈現出震蕩下行的態勢。9 月底,比特幣從約 6.6 萬美元下跌至 10 月 3 日的 6 萬美元低點,隨後在 6.2 萬至 6.3 萬美元之間窄幅震蕩。然而,今日淩晨,比特幣再度走低,跌破 6.1 萬美元關口,目前價格約為 61,000 美元,過去 24 小時內下跌了 2.4%,最低觸及 60,388.17 美元。全球加密貨幣市值也隨之回落至 2.22 萬億美元,單日蒸發 3.4%。
盡管比特幣近期震蕩下行,但輪動牛市的幅度回調相對較小,符合歷史牛市模式,展現出一定的市場張力。當前市場結構與過去牛市相似,反映出需求穩定,且近期回調有限。與歷次牛市相比,本輪回調幅度縮小,表明市場需求端正在發揮作用。
從穩定幣流動性方面來看,9 月底穩定幣流動性增長今年至創紀錄的 1,690 億美元,累計總量達到 31%。其中,USDT 市值增加了 280 億美元,達到約 1,200 億美元,市占率達到 71%;USDC 市值上漲了 110 億美元至 360 億美元,今年以來增長 44%,市占率達到 21%。鏈上數據顯示,「穩定幣流動性」和「比特幣巨鯨交易」活動雙倍激增,這可能為比特幣在未來幾周內迎來一波暴漲提供動力。由於加密貨幣現貨和期貨交易多以穩定幣作為交易對,穩定幣流動性的增加意味著市場購買需求旺盛,投資者正在積累可隨時投入市場的「彈藥」。數據顯示,交易所持有的穩定幣數量與比特幣價格之間存在顯著正相關性。
此外,比特幣「巨鯨」交易量近期大幅增加。巨鯨指的是持有大量比特幣的投資者,其交易行為往往能對市場價格產生顯著影響。近期許多長期沈睡的巨鯨賬戶開始活躍,周二的鏈上交易量達到 374 億美元,創下近七個月來的新高。歷史經驗表明,這類被長期閑置的比特幣重新流入市場通常會對價格形成支撐。
回顧歷史數據,自 2013 年以來,比特幣在 10 月份的表現往往較為強勁,最高漲幅可達 60%,平均漲幅為 22%,且在過去 11 年中,僅有兩年在 10 月收跌,使 10 月成為比特幣表現最佳的月份之一。結合穩定幣流動性增加的趨勢,比特幣在 10 月 15 日後迎來強勢上漲的可能性較高。
今晚美國將公布的 CPI 數據,前值為 2.50%,預期值為 2.3%。一般來說,CPI 低於預期對市場有利,高於預期則相反。不過,考慮到市場對即將到來的降息預期,CPI 數據的影響可能較為有限,只會在降息的節奏上產生些許影響。即便短期內受到市場恐慌的影響,比特幣下跌的幅度預計也不會太大,最多可能會有短暫的急跌。對於短期投資者,建議防範回調風險,高位建倉的投資者需設好止損,不宜過度追高,而低位入場的籌碼則不要輕易下車。
新市場方向已經開始佈局 具體詳情請追蹤 以便後續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