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憂鬱症怎麼辦? 小鬱教我的道理
2018年2月24日 00:34
希望這篇文可以幫忙到為憂鬱症苦惱的你們。
一、打這篇文的動機
在外人眼裡
我是個笑聲比話還多的人
看似人生開朗、正面、外向的人
但
我是位微笑憂鬱症患者
而自己也花了半年之久才肯接受這件事情。
憂鬱症這個詞跟隨了我18年之久
從輕鬱累積到重鬱,奇怪的是,我不曾發覺它的存在
以前我的價值觀和大眾勵志書籍一樣
遇到挫折,難過的事情
一直認為 我們應該
要堅強!要正面思考!要拼命!
認為" 負面情緒 是不好的 它是垃圾 該倒掉”
“我要正面思考 別想太多!"
而有位老師給我上了一課
顛覆了我所有自以為的正向認知
它告訴我
"負面情緒是必要的,不該逃避,而是接受。"
這位老師就是我的老友 "憂鬱症"。
於是我決定有天要打篇文章,希望大眾更能正視它。
二、 我得憂鬱症了嗎?
憂鬱症在臨床上有明確的自我診斷 (持續兩周以上):
1. 大部分時間情緒低落
2. 原本喜歡的事物,變得興致缺缺
前兩項症狀必須有一項符合才行。
3. 食慾和體重明顯上升或下降
4. 失眠或過度嗜睡
5. 精神變得遲鈍或過於焦慮
6. 失去活力
7.過度罪惡感,失去自我價值
8.專注力下降,精神無法集中,猶豫不決
9.想不開,厭世,反覆想到死亡與自殺
超過五項符合,已符合重鬱傾向
有2-3項要注意自己是否有輕鬱傾向
你可能會問
“做完檢測,萬一我五項以上符合,是憂鬱症了嗎?”
“我需要就醫嗎?”
如果自己或身邊的人有以上症狀
且嚴重影響生活、工作、甚至想不開
我會建議你,請立即尋求專業單位協助
就醫及接受心理諮商
(以交通方便為主)
如 學校的心理諮商中心、就近的精神科(身心科)、
外面心理諮商師單位
此影片有介紹憂鬱症如何自我診斷
我的經驗談:
起初發現我有憂鬱症是因為
會開始做自我傷害的事情 (事情不如意就毆打自己)
還併發焦慮症與強迫症
常常不出門,狂睡覺,或很愛發瘋 @@
我會無意識反覆檢查門有沒有鎖 (檢查10~20次)每天
當下我以上9症狀都符合 我還是不想去看醫生
有點羞恥或怕自己想太多 (因為我很害怕)
當下是自我察覺自己很情緒化、無法念書了
於是先詢問學校的心理諮商師,是否需要就醫
且身邊的親友都鼓勵我請立刻就醫
(他人察覺事態嚴重)
我在朋友的陪同下,才敢去就醫
現在回想,我很感謝當下身邊人的鼓勵
和自己勇敢跨出就醫的那一步
第一步 “求救”是最困難的,但也是最重要
三、憂鬱症是"疾病",不是"想太多" !
生理層面:
憂鬱症是種腦部疾病
由於兩個神經傳導物質濃度過低
分別是血清素與正腎上腺素
此兩種物質有控管情緒的功能
然而濃度過低時,會讓情緒低落、思考變慢
它是疾病,是無法控制情緒失調病症
長期忽視它,會漸漸影響生活
甚至最嚴重會影響自我價值觀
我想說:
在此呼籲其他沒有憂鬱症的人
請不要用自身經驗和我們比較
因為我們是不可控制的“不舒服”和一般人的不快樂
完全不同
我們生理上的不舒服,就是不快樂
而這些情緒和想法,不是我們可以選擇的
而是"我們生病了。"
心理層面:
研究顯示
完美主義者、責任感強大、固執己見、壓力大
常認為 "休息即耍廢"的人,容易得憂鬱症
且憂鬱症患者會有
"非對即錯的二分法"或"輕易暗自下定論"等思考模式
心理思考模式容易給自己極大的壓力
我喜歡一個醫生的說法
如果說身體是一個機器
憂鬱症是身體的保險絲斷了,使身體"斷電"
你現在要做的就是修復好自己,面對自己的缺點
再復電,不用急著把自己報銷
身體正告訴你 :
我累了,請你正視我,我需要休息!
三、憂鬱症的治療
憂鬱症是個可以治癒的疾病!
需要以下三個治療方法:
1. 休養
這是最關鍵的第一步! 自己也是最困難的一步
很多憂鬱症患者會覺得 休養很有罪惡感
我離開工作也是掙扎很久 離開工作崗位很焦慮
但
讓自己抽離生活的壓力源,充分休息
正常飲食,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才能讓大腦充分休息,身體放鬆
把生活上的干擾源關掉
你才能專注在正視自己的疾病
我建議可以在休養期間閱讀有關憂鬱症的書籍
認識自己的疾病
才知道怎麼面對它
一旦你正視它,過程自然會告訴你
憂鬱症發生的意義和如何面對負面的自己
2. 藥物治療
通常精神科(身心科)醫生開藥主要為三類:
一、抗憂鬱劑 (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
最常見為SSRI
藥理作用就是提高腦部的血清素濃度
但它不是立竿見影的藥物
需持續服用約3~4禮拜以上會有明顯改善
然而副作用會比藥效先出現
常見有:口乾、暈眩、嗜睡、腸胃不適等
副作用過於不適,請跟醫生反應換藥
重鬱者的藥效會比輕中鬱者來的明顯
注意! 一旦接受藥物治療就不可以擅自減藥或停藥!
必須遵照醫生的處方籤服用
此藥物最少要吃3~6個月以上
否則會有戒斷症狀與憂鬱症復發的危險!
我的經驗:
我一開始也不太信任藥物其實
但我吃了快一個月,憂鬱症和強迫症狀有明顯改善 (強迫症也是血清素不足所致)
也變得比較有活力,比較清醒
開始會出門,開始比較少想不開
但要小心!
初期吃藥的憂鬱症患者,
可能因此有力氣去執行自殺計畫
身旁的親友,一定要多加注意
二、抗焦慮劑
憂鬱症通常會併發恐慌症、強迫症、躁鬱症(雙極性憂鬱症)等焦慮症狀
故醫生會開抗焦慮劑減緩焦慮症狀
我的經驗:
由於我的焦慮症很明顯,不舒服的時候會手抖等症狀
抗焦慮劑量我是有調過劑量的
原本劑量不足,回診時馬上跟醫生反應我還是會有焦慮情形
換過藥後,的確有明顯改善
三、安眠藥
多數憂鬱症患者有睡眠的困擾
適度的安眠藥是可以讓自己更能入睡
睡眠會影響隔天情緒!
睡得好,隔天的情緒會比較穩定
我的經驗:
我會有中途醒來的症狀
特別在我焦慮有壓力的時候
每天都會做惡夢幾乎
安眠藥適量是可以幫助睡眠的
我的身體有證實過這件事
但請依照醫生處方簽的劑量服用!
3. 心理治療
在外面心理治療需要自費
一次約1000元上下
這必須配合吃藥和休養才更有療效
一般分為支持性心理治療 與 認知性導正心理治療
我的精神科醫生屬於前者
他會以傾聽、安慰與不斷和患者強調憂鬱症會變好的
屬於溫暖打氣型
而我的心理諮商師是駐校醫生
他在外是精神科醫生 而同時有心理諮商師的執照
他的治療屬後者
他會不斷引導你,挖掘你的淺意識深處,不斷談論著自己的黑暗心理,解夢
進而挖掘出你內心可能有偏差的思考模式
初期我很不適應
覺得談論自己的悲慘、自己的缺點是件痛苦的事情
但我個人認為這是改善憂鬱症的關鍵
坦承、接受、面對過往的創傷
有勇氣表達出來內心深處最負面、最厭世、最憤憤不平、最悲傷的自己
是個最痛苦的,卻也是痊癒的必經之路
因為你要“接受”前,必須先“坦承”
而傾訴就是面對負面自己的第一步
並且你要接受與擁抱負面的自己
告訴自己,我不完美
我很有勇氣面對許多人不想談論的事情
就是自己的缺點
而即使有他們也沒關係
因為你必須了解自己,你才能與小鬱和平共處
心理治療需要花長時間諮商的,耐心的了解自己
不是保證N次就會好
但有決心力,就會有療效。
四、我憂鬱症本身發作時怎麼辦分享
以下是本人的方法,僅供參考
1.打電話求救
2.遠離危險的地方
3. 吃鎮定劑
4.等待救援,或繼續聊天,等不舒服感過去
5.提醒自己,我只是生病了,我值得堅持,值得活著
6. 我會閱讀朋友們的卡片,貼在牆上,或隨身攜帶著
五、身邊的人有憂鬱症怎麼辦
照以往的模式相處就好
如果患者有訴苦
傾聽 陪伴 擁抱 並提醒他 你很重要
讓他感受到溫暖
如果他跟你聊想輕生的話題
不用迴避
可以問她當下的感受與想法
讓他有傾訴的空間
更不要讓患者獨居,每天保持聯絡
更可以組一個團體輪班關心
六、我對憂鬱症的感想
謝謝信仰朋友家人情人的支持
謝謝你讓我看到我的不完美
謝謝你讓我知道,平日正常的生活小確幸有多麼珍貴
謝謝你讓我練習,我要放下執念
謝謝你讓我感覺到,生命有多美好,
因為我歷經了10幾次快要死亡的痛苦
雖然痛苦,但我想是上天給我的禮物,我有收到了
我會繼續好好學著善待自己的
因為我知道
如果跨過了自己給自己的痛苦,分享我的經驗
希望我的故事可以鼓舞到別人,告訴自己
即使再糟糕,不要放棄自己的人生
憂鬱症的我很不完美,很痛苦,但我很勇敢
我想把這份勇氣傳達下去
僅此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文僅供參考與分享經驗,希望有幫助到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