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兩個月就跟室友撕破臉(更 已解決)
2020年10月19日 18:00
我是今年的大一生,當時應該也沒想過首po居然是為了抱怨……
其實本來就知道宿舍生活習慣會有差異,只是沒想到這麼快寢室氣氛就整個炸開了。
先說一下我們學校宿舍的配置,我是住四人房,每個人都是上鋪那種。房間有兩個頂扇,原則上風扇是跟床位對面的人共用。我們是住在宿舍一樓,因為窗外就是草地,開窗會有不少蟲,原則上我們都不會開窗。
我們房間不知怎地恰好有兩個香港僑生,他們剛進來的時候其實也有提到,他們以前在香港的大學宿舍就很嗨,台灣宿舍比較安靜很多,連隔壁房都不認識。一開始我覺得沒什麼也沒放在心上,但是後來我真的能感受到所謂「文化差異」的衝擊。
其中一個室友,姑且稱他為A好了,他真的……有點擾人安寧。在宿舍他會把音樂或影片音量開到最大聲,有時候會跟著開始大聲唱歌。A講電話沒有到房門外是其次,可是他每天都在深夜開擴音講電話講很久。剛開始一兩天就是先忍耐,我其實也有明示暗示了不少次,不過他好像沒有感覺。
忍到了後來,幾乎變成一種精神折磨了吧……。舉例來說,我有時候中堂下課想回房間休息一下,偏偏A的課很少,通常我回去的時候,A八成時間都在房間。我躺到床上想要午休,底下卻還是傳來刺耳的聲音-先不提A的聲音有多不好聽或者A的音樂品味-有時候我只是需要房間有片刻的寧靜。最終我還是只得戴著耳機午休,自己的音樂還要開到耳機音量警戒範圍才能稍稍壓過去A發出的聲音。就結果而言,通常睡不著之外耳朵還會超痛。(雖然我覺得聽A唱歌耳朵會更痛啦)
另一方面,上了大學我也越來越晚睡,原因在於到A睡覺之前房間都會有不小的噪音。我通常晚上有機會就會出去或者在床上先躺一下,等深夜才開始讀書,不然真的太吵了,心情過於煩躁根本讀不下書。我已經好幾個晚上都是2、3點才睡,也許是因為只有深夜時分,我才感覺宿舍有自己可以使用的時間。
如果我文章只有打到這裡,底下應該會出現這張圖
想當然爾故事還沒結束,後來跟幾個朋友商量後,大家都覺得跟室友溝通一下才能解決這個問題。所以我就去跟他說了。想說不要讓他覺得被提醒很丟臉,所以我是趁某一次空堂房間只有我們兩個人的時候拜託他的。
「欸……那個A你在房間可不可以戴一下耳機,我覺得寢室是共用空間,這樣可能會影響到我或者房間其他人,如果你可以戴一下耳機可能會好一點點…」
當下他是有應好,我就去上課了,不過等我回來的時候看起來狀況還是沒有什麼改善…。我知道他音量有稍稍調小一點了,但是其實對於對床的我還是蠻吵蠻煩躁的。而且唱歌跟電話聲也沒有減少。我當下沒有繼續跟他說,想說一直說他可能會很煩吧,就覺得之後再找個適當的時機談談好了。
第二次好像是大概一兩週之後的事情了吧。剛剛為什麼會提到電風扇呢?其實風扇也是這次故事的主角之一。A本人其實是相當不喜歡風扇的,在房間他會把我跟他共用的電風扇調整到最弱或者是關掉。上次看他又打算去調整風扇,我就跟A說:
「A,我們可以商量一下嗎,你看你如果要調整我們共用的風扇我也覺得可以為了你妥協接受,那你可不可以為我戴個耳機呢?」
我當時還沒有意識到這會是撕破臉的開端,A是這麼說的:
「不是啊我在房間要幹嘛你管不著我啊,我要做什麼是我的自由喔,我已經很容忍你了,為了你降低音量了欸,你嫌我吵應該自己戴耳機啊。而且你如果想把音樂放出來,要開最大聲我也沒意見,又憑什麼干涉我?現在這個風扇就是影響到我了啊我調整又有什麼不對?」
「那你有沒有想過大家都把音量放出來會怎樣,房間的大家都會被影響到之外也會很吵。」
「我不在乎啊反正現在也只有我放出來而已啊,我聽的是蠻爽的啦~」
然後A就開始問香港室友B這樣會影響到人嗎,B也認為放出音量是他們的自由,也叫我去戴耳機。(不過耳機如果開不夠大聲,還是蓋不過他的聲音)當時也很晚了,後來我就打算明天早上在跟他商量好了。
那天晚上我一直跟朋友商量這種事情要怎麼辦,也去爬各大論壇看看這種事通常大家怎麼處理,網路上的評價是說:「這種人沒有被吵過不會知道被吵的痛苦。」最後我雖然覺得可能真的要去吵他才能讓他安靜,但是後來還是怕吵到其他室友索性暫停這個想法。
那為什麼我後來還是採取了這個手段呢?我隔天想跟他談談,再拜託他音量不要放出來的時候,他直接震怒,說:「你放出來我也不會怎樣啊!不爽的話就來屌我啊」(其實我對香港的髒話用法真的沒有很熟,當時他是不是這樣說的我也不確定了。)但是他接下來挑釁性的把他喇叭音量開出來刺激到我了,所以我當時打開我手機的節拍器,試圖蓋過他的音量,然後他似乎被刺激到了直接轉到最大聲,我也把音量轉大,雖然有點對不住其他室友,不過按照他們的邏輯「反正被吵到的人應該自己帶耳機」現在好像也沒什麼理由抱怨。
我們大概維持這種狀態維持了兩三個小時吧,後來我覺得也不是辦法,就自己出去了,房間充斥聲音也不是辦法。我那天心情沒有很好,騎車先到忠孝sogo 的誠品,看了兩本書後又騎去西門町逛街。我上大學後變得特別愛出門,也許是因為再嘈雜的戶外對我來說都格外安靜吧。講遠了,其實那天去那麼多的地方一方面也是為了逃離宿舍尷尬的氣氛,自己果然還是不能接受「比大聲」這種做法,後來朋友給了我一招:
夜晚的西門町
「不然你晚上可以開燈寫作業啊,如果他怕被亮就自己戴眼罩。」
那天剛好他是最早睡的,其他人都還在讀書。他直接關燈之後我就直接把燈打開,說:「按照你的邏輯,這是我的自由,因為我要讀書。你如果怕被亮就自己戴眼罩。」想當然爾他又生氣了,以下就用當時的對話呈現好了
A:「你真的很自私欸,電燈也只想到你自己,風扇也只想到自己,還一直強迫我戴耳機。」
A:「什麼叫協調,我電風扇不想開,你想開到最大,所以我們開最弱,這叫協調,我音樂放最大聲,你要我戴耳機,所以我有轉小聲才放出來,這也叫協調,(大部分罵人的地方我就省略不提了)。我風扇都讓你開了,音量也有調整,怎麼都是我在退讓?」即使我戴了耳機並且且把聲音開到最大,都逃不過他與女友的廣東話式視訊還有突如其來的練唱。
我:「電風扇是我們共用的,會互相影響,所以本來就要協調開大開小,開弱是我們兩個已經協調的結果,彼此都有退讓,不應該再提及。但你的聲音是單方面的影響到我,只有你全程感受愉悅,我感受全程痛苦,而且我又也不能像調電風扇一樣調你手機的聲音。兩件事性質不同不能拿來對比。此外房間放出聲音是禮貌問題,本來就不應該調到最大聲,這不算是一種退讓,說真的你的調小聲效果也不大,都有影響到我啊,你的退讓效果我感受不到…」
B:「這是我們的房間,本來就愛幹嘛就幹嘛,我們不調到最大聲已經很讓你了你還要怎樣?要抱怨的話你走路也很吵啊,早上你們三個人的鬧鐘也很吵啊!…」再補充一下,我鬧鐘通常都記九點。,而且通常都是響了就馬上衝去關掉。
其實B很想幫A講話,但是B除了一直跳點跳到我們沒有在吵的地方跟罵我自私沒邏輯之外沒有進一步讓討論進展,我就省略了,只是B真的罵的頗難聽。
A:「而且我也沒錢買耳機,既然你這麼愛風扇就自己去買一台電風扇啊,你要花錢買風扇房間內不准開頂扇,我就戴耳機。」手機電腦拿蘋果還花四千剪頭髮卻沒錢買耳機?很明顯缺乏的不是錢,是同理心。
話雖如此,我還是妥協了,雖然說買電風扇的要求我覺得有點不合理明明宿舍就有公用的了,如果他是因為有甚麼疾病不方便吹電風扇我真的願意體諒他,但他明顯只想自己爽,搞到現在我不太想再吵架了,加上一直跳點很難溝通就妥協了。如果買一台電風扇就能解決長久以來的噪音問題也算是圓滿了,前提是他不要出爾反爾的話。
有點想問問香港人,上面是否真的算文化差異?他這樣的行為在香港人眼裡合理嗎?(還是其實對台灣人也很合理?)如果是,那我也只能認命,當作協助台港友好吧…。
整件事情的經過如上述所示,不過對我而言才是問題的開始,現在跟室友的關係整個都僵掉了……我們還要在同一個房間相處一整年,現在就撕破臉見面都覺得尷尬。想請問大家覺得我應該怎麼繼續宿舍生活……?
----
小回覆在 B160 喔,真的很謝謝大家願意一起幫我想方法解決,也希望大家不要把怒火針對到香港人身上,畢竟聽完大家的回應覺得這應該是個人問題。希望也能幫到有類似困擾的人。
----
真的相當感謝 B315 ,看到了你的建議我就去找宿舍管理員討論了,宿舍管理員也非常好,願意了解我狀況,甚至讓我可以換房間。換完房間事情應該真的就告一段落了,希望大家以後遇到跟我一樣的室友,不妨先去找管理員討論看看,也許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吵架或衝突了。總之謝謝所有人都在一起幫我想辦法,甚至 B443 還提出願意和我換房間,真的是多虧各位的協助我才能解決這個問題。希望大家也都可以度過愉快的宿舍生活(^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