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者--工作狂
2020年11月5日 14:09
「醫生,」一個戴著厚重眼鏡、大約三十歲的女生走入診間,「我最近,早上起來右邊眼睛會有閃光,然後好像有飛蚊症的感覺。」
「多久了?」主治老師問,「你的近視幾度,以前有過這樣嗎?」
「我兩眼都一千兩百度,然後有散光。」女生回答,「這兩週才這樣,本來以為是工作太忙了,以為休息一下就好,沒想到越來越嚴重。」
我注意到,病人在回答醫師問題時,不斷的check自己的手機,手指飛快的回覆訊息,只有當主治老師詢問大概半句話,她才抬頭與我們四目相接一下,又著急的將目光聚焦在手機螢幕上。
「最近工作比較忙嗎?方便問您是從事什麼行業嗎?」老師問。
「我是時尚雜誌的宣傳部主管,這個月剛好是許多品牌的時裝週,比較忙。」她回答。
「您最近需要格外大量用眼嗎?」老師接著問。
「……」病人此時正沈浸在手機裡,剛剛那句話彷彿沒聽見。
「不好意思!」護理師提醒了病患:「醫師在問診時可能要請您把手機…」老師制止了護理師,接著說:「沒關係,您趕快回覆重要的事吧。」平常若是病人問診時態度不佳或一直分心於手機上,有些主治醫師輕則提醒,重則直接退掛病人,請他另請高明。
病人此時抬起頭,看得出滿是疲憊,帶著滿滿歉意:「抱歉醫師,我其實應該待在公司,現在算是溜出來的,如果那邊出了什麼差錯,我會有很大的麻煩。」
老師微笑著,溫柔的說:「我等等會幫你開就診證明,你就好好看病吧。」
再詳細的詢問與視野檢查之後,老師戴起了眼底鏡,做最後一項檢查。
在對焦好位置後,老師說:「學弟你看一下。」我仔細看著螢幕,發現病人的網膜上有個小裂痕,而周遭已有一些組織因為這道裂痕而有剝離的現象。看來她的大多問題來自於這裡。
視網膜剝離是高度近視極可能發生的併發症,後天的近視來自於眼球變形、眼軸因而拉長,從圓球形變成橢圓球狀,這樣的變形會導致視網膜的組織受力不平均,受力較大的部分就可能拉扯、撕裂之後產生破洞或裂孔,而眼球內的玻璃體液就會因此滲出,然後將視網膜層剝離開。目前高度近視的標準已經來到500度,500度近視的剝離風險是正常眼睛的40倍。
「醫師,這是不是視網膜剝離?」
「您目前大概是視網膜裂孔造成的,」老師邊打著病歷邊說著,「幫你安排明天的手術好不好,不用住院,半小時就完成了。」老師親切的說著。
「可是,」病人面有難色:「我明天預計有四個會議要開…,既然不是視網膜剝離,我也比較放心了啦,反正這樣一點點影響,我等忙完再過來開…」
「你想清楚,」老師收起笑容:「這個裂孔只是一點點,可是眼睛裡面的玻璃體液會不斷滲出,」老師拿起旁邊的眼球模型:「一旦滲出的量太多,造成視網膜剝離,就不是門診手術了,就要住院,而且恢復率、成功率也不像裂孔修補那麼高,術後恢復甚至要半年。如果你明天來做手術,恢復期只有兩週!」
我第一次看到老師這麼嚴厲的說話,病人彷彿也嚇到了。
她應該真的很忙,從開始做檢查,她的手機震動沒停過。看著她焦慮而無助的眼神,老師嘆了口氣:「我知道這個月很忙,對你來說也很關鍵。」老師吞了口口水:「不過你靜下來思考一下,我相信視力對你來說很重要,之後如果真的要花這麼久時間住院開刀,我相信是更不值得的,請您務必好好想一想。」語畢,老師便開了些眼藥水,讓病人離開了。
隔天,在列印老師的刀表時,發現昨天病人的名字被放上去了。老師說,當天下診之後,那位病人請她的秘書(真是個大忙人啊…)在診間外等候,並請秘書轉達希望今天能夠安排手術的消息。
在上刀之前,老師跟我分享了一個故事:以前眼科的人手非常不足。他當總醫師時一個月要連值15班,就是半個月都待在醫院,每天更是要上好十幾台刀。有一次,老師覺得肚子很痛,不過為了上班,就吞了一些止痛藥硬拼,過了幾天,肚子痛到連走路都有困難,但為了工作,還是硬著頭皮撐下去,結果在一台手術之前,刷手刷到一半,就痛到暈過去。醒來之後,發現自己在病房了,學長告訴他,是急性盲腸炎,因為延誤治療,差點破掉造成腹膜炎。
「後來手術拿掉之後,因為要觀察發炎狀況,整整住了快兩個禮拜,排好的班都不用上了。也因此延遲了升上主治醫師的時間。」老師笑著說:「如果我早點去看的話,可能三四天就出院了吧。」
我仔細回想老師那天與病人說明的一情一景,那天的嚴厲大概是對過去的自己的斥責,而那天的溫柔大概是是對現在的病人的同理吧。老師最後說:「學弟,我希望你知道,在身體出狀況的時候,沒有什麼事情是比身體狀況更急的,」他笑著說:「就算老闆說這件工作他媽的很急也一樣。」那是我這個月來唯一一次聽到老師講髒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