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遠記得鳳凰展翅的模樣】(救助消防員方法分享)

20230924(日) 【永遠記得鳳凰展翅的模樣】 自週五晚上以來,心境也一直在調整,其實因為個人曾經踏足消防圈,所以很容易有所共鳴。除了當事者的家屬外,更多的生者身心健康也需要關心、照護,大家心有餘力可以順勢問安一下。🥺 在1960年代,哈佛大學的社會心理學教授 Stanley Milgram曾提出「六度分隔理論」,亦即經由人際網絡,你最遠只需要經過6個關係人,你就會和對方有所連結。時至今日,社群媒體的蓬勃發展,人們已經盡到四度分隔時代,而我們也不例外。 這次的屏科火警,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的屏二分隊,是當年在安平港訓期間,消防替代役鄰兵的服役地點。當時整個梯隊只有我是有考取特考資格,受訓期間總是特別受到「關照」,下分隊後也常常詢問我相關的問題,有的人更因此決定投身報考,其中一人,正是我的鄰兵。😌 我的鄰兵後來歷經波折,總算如願上榜、受訓完成,當時屏二也帶給他很多的幫助與回憶,現在已經是下分隊到金門服務多年的打火弟兄,但他仍然心心念念想著屏二的學長姐們。 在事發的當晚,看到新聞和群組傳來的名單,著實讓我心頭一震、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於是趕緊聯絡鄰兵關心,當下他的反應非常低落,告訴我他的師父第一個走了,其他出勤的不是重傷就是失聯,那個瞬間不禁潸然淚下。😭 有在南部的分隊待過的人都知道,平時出勤的人力很吃緊,每個分隊一天上班輪替通常不到10人,一次工廠火警通常都會叫上3~4個分隊(至少四面包圍),這次屏二出動3車7人就有一半的人殉職、3車報銷,轄區的有效戰力銳減......若想像將自己置身平時朝夕相處的學長們,就這樣再也看不到他們的身影,會是多大的衝擊與遺憾......😥 當年在分隊的時候,有時候學長會半開玩笑說著,遇到工廠火警不要衝太兇,看到接近全面燃燒時就識相點,進去後就轉彎待命,不要跟火神對抗,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 也有學長說過,每次出勤都像是在抽鬼牌,訓練再多、裝備再精良,有時候就是嗆司嗆司(機會的日文),所以隨時都要做好心理準備,抽屜永遠都會留著一封信給家人。 當消防員縱身火場救人時,不少人都認為天經地義。 當他們身陷水深火熱時,又有誰能來救他們呢? - ★沒有人是局外人,除了捐款、默哀,你還能主動做什麼呢? 1、生者的身心關照 如今廠區的火勢已陸續撲滅,剩下殘火處理,但是對於倖存者及親友、同仁來說,才是考驗的開始,如果有能夠提供心理諮商的朋友歡迎主動協助。 2、向地方、中央民意代表陳情,補足員額預算增補人力 而整個台灣的消防大環境來說,地方外勤人力也一直補不滿,讓許多第一線的消防員總是疲於奔命、休息及訓練的時間都相當有限,再加上「消防」資源很多是屬於地方自治事項,希望大家能夠向各地的地方民代(縣市議員)協助反映,編列預算提供給各地方局處逐年補滿員額。 3、就近詢問消防分隊,關切所需資源 另外,其實消防隊很多資源都仰賴民間的協助,有些局處無法添購的,都是分隊內的同仁向義消或是認識的友人詢問,所以大家如果心有餘力,可以聯絡自己住家附近的消防隊,關心近期有沒有器材需要更新、裝備需要汰換的(如濾毒罐採購、消防衣清洗等等),不一定要像某些大企業捐救災車輛,其實這樣子積少成多,對於消防員的出勤安全也是一大幫助。 4、關注 消防員工作權益促進會 (臉書 搶救消防員 ) 作為首個由基層消防員組成的非政府組織,長期追蹤各項消防員的時事及權益,迄今已滿10周年,期間促成捕蜂捉蛇業務回歸農業單位、消防法修訂將退避權、資訊權、調查權「生命三權」入法等等,著實不易。 如果有興趣也可以加入協會(沒錯,民眾也可以參與哦),入會費400元,經常會費每月300元,其實就當定期捐款也沒關係,讓協會能夠穩定運作,一起由下而上改善大環境。💪 最後,衷心希望每位學長姐出勤都能夠順利、平安🙌
megapx
Like
1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