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上億根本算不上有錢人
Anonymous
我的原生家庭算得上是上層中產階級中的底層
我生父曾擔任跨國上市公司的亞洲區總經理
他當時以一人的薪水養一家七口+房貸(但頭期款是我外公出的)
我和我的兄弟姊妹們小的時候都學過各種音樂、體育、才藝課程
朋友們也沒有不會樂器的
不過在金融海嘯的時候我生父因為公司併購而被資遣失業
但之後他還是一直在該產業內,並且有著勉強還可以的薪水
不過他就是典型的財商零+喜歡裝闊到處送人錢的勞工(受薪階級)
所以他退休之後沒有任何的存款,只能靠著每個月兩三萬的勞退生活
他所有的資產就是台北的一間房子(我外公出的頭期款700萬+我生父付的300萬貸款+2000多萬的通膨漲價)
還有每個月的勞退
完全是個和「有錢」搭不上關係的家庭
就只是個中產階級兼受薪階級而已
但我老婆來自從小沒辦法學任何才藝,沒有出過,甚至有時候可能還吃不飽的家庭
所以她老是覺得我家很有錢
我個人不太喜歡他以此為基礎產生出來的金錢觀
實際上個人淨資產(不包含房產)低於1.5億,連合格購買人都不是
這種資產等級充其量是上層中產階級
如果資產等級沒有達到有受薪階級一輩子也無法達到的程度的話,怎麼敢自稱是有錢人(資產階級)
以台灣而言,受薪階級最高學歷年齡的D9平均是年收341萬
假設以341萬工作40年,可以達到1.3億的收入
如果這期間的資產全部投入0050,大約會有3、4億的總資產
也就是說,只要個人資產還在3、4億以內,都還屬於「受薪階級」勉強可以賺得到的錢
為什麼強調受薪階級能否賺得到呢?
因為資產階級的資產來源不是一個人的能力(智慧與勞力)產生的結果,是結合了法律、制度、政治、合作(政商關係)、金錢與世代累積的結果
如果一個人的錢只能來自他自己的能力,而不是結合其他工具,那他一身能夠獲得的金錢資源是很有限的,那這樣的一個人(中產階級或受薪階級者)不應該驕傲自滿、毫無節制的亂花自己的錢
((受不了老婆一直碎念我家有錢murm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