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在審計新村的廁所放了四塊肥皂,現在在猶豫要不要放第五塊...

Anonymous
這是真實發生在我身上的故事,地點在台中審計新村。
因為我自己文筆不太好,所以這篇是我用 ChatGPT 協助整理的,故事內容完全是真的,語氣有點整齊可能就是因為 AI 幫我排過。
總之就是想分享一下,也想問問大家的意見~請看下去。
大家好,我想分享一個最近發生的小故事,也想聽聽大家的看法。
第一次:充滿希望的開始
我們家附近的審計新村有一間公共廁所,裡面的肥皂盒一直是空的。有一天,我心血來潮,決定放一塊肥皂進去,想說讓大家洗手更方便。
結果,這塊肥皂被正常使用,慢慢變小,最後消失了。我心想:「哇,大家真的有在用耶,好感動!」
第二次:信任的考驗
有了第一次的好經驗,我又放了第二塊肥皂。沒想到,隔天整塊不見了,連個泡泡都沒剩。這速度也太快了吧?不可能是正常使用,應該是被整塊拿走了。
那一刻,我突然理解為什麼之前肥皂盒一直是空的。
第三次:小小的策略
不死心的我,決定再放一塊肥皂,這次我在上面潑了水,讓它濕濕滑滑的,想說這樣應該不容易被拿走吧?
結果,這塊肥皂又被正常使用掉了,慢慢變小,最後消失。看來潑水策略有效?
第四次:再次失落
我再次使用潑水策略,放了第四塊肥皂。結果,這次它又整塊不見了。可能是我潑的水乾了,或者那個人真的很有毅力,拿著濕濕的肥皂也要帶走。
我真的佩服那個人的精神,一塊濕漉漉的肥皂,拿在手上還要跑那麼遠,這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
---
現在,我在想:
我還應該放第五塊肥皂嗎?
大家覺得我該怎麼做?還是有什麼更聰明的方法可以推薦我?
我自己是嶺東畢業的。老實說,在嶺東的時候,從來沒為了洗手找過肥皂這種事情煩惱過。學校的廁所基本上都有肥皂,而且是真的有專人會定期補充的。就算在學校吃個鹽酥雞、滷味,手油得亂七八糟,也完全不用擔心——走進最近的廁所就能清得乾乾淨淨。清水洗不掉油,這種事嶺東人懂,所以基本上肥皂不會缺。
也因為這樣,我以前根本不覺得「廁所沒肥皂」會是一個問題。直到畢業之後,才慢慢發現,原來不是每個地方都像我們學校一樣。尤其是審計新村這邊,人多、遊客多,廁所是有肥皂盒沒錯,但幾乎都空著。更讓人無言的是,就算我好心放了一塊進去,也會被人整塊拿走。
有時候真的覺得,年輕一代的生活習慣跟公德心,其實是有在進步的,像我身邊很多嶺東的同學都很自然地會去注意公共衛生、維護環境;但有些上了年紀的長輩,真的就是——不好意思我講直白一點——「貪財、驚死」,然後還要順手牽羊,把別人放的肥皂整塊拿走,彷彿公共資源是他們應得的一樣。
這塊肥皂的故事,看起來很小,但說穿了,真的反映出很多現實。
我後來也真的忍不住在想,那個會把整塊肥皂拿走的人,是真的窮到連一塊肥皂都買不起嗎?一塊肥皂大概才二三十塊,甚至有時候量販店特價一條好幾塊。這裡又不是什麼貧民窟,也不是什麼資源匱乏到連洗手都成問題的地方——是審計新村耶,每到週末人潮多得像在辦市集,大家一邊逛街一邊喝咖啡,感覺都生活得挺不錯的。
說真的,如果真的有人是因為生活困苦、真的缺乏基本物資,那我覺得他拿肥皂也算情有可原。可是這種環境、這種人潮,真的會有那種「買不起肥皂」的情況嗎?還是只是某些人心態上就是覺得:「有免費的就拿走,反正又不是我的。」
這種「不拿白不拿」的心態,老實說才讓人最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