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剩下媽媽一個人
從小,跟我媽一起生活了18個年頭,直到我離家上大學的那天。
我爸在外地工作,屬於一年看不到三次,一次又很少超過三天的那種。家裡有的就是我媽、弟弟跟我。
媽媽常戲稱我們三個人是連體嬰,因為幾乎沒有分開過,除了外公過世的那天,我媽將我跟弟弟寄放在姑姑家的沙發椅上跟地板上,靠著窗戶看了一晚夜空的我,國小一年級,第一次真真切切地覺得無家可歸。
爸爸不在身邊,幾年後,我再也不覺得怎麼樣,或許是習慣了,曾經那個站在校門口眼巴巴望著同學一手牽爸爸一手牽媽媽,蹦蹦跳跳離開的一家幸福背影的小女孩,早就隨著一次又一次關上的鐵門,隔絕在童年的外頭了。
活得越來越沒心沒肺的我,就算聽到同學嘲笑說:「你是單親家庭!」也只是笑得更歡快,雖然我爸知道後很生氣,但是我跟弟弟都是將這件事當笑話看待,真的,我有媽媽就夠了。
上大學離開家的第一天,我笑著跟我媽揮揮手,等到一個人進了房間,卻突然間不知道做什麼了。
好安靜,少了跟弟弟鬥嘴的聲音,少了媽媽打開瓦斯爐做飯的聲音,少了大家討論一天發生的趣事的聲音,看著從家裡帶來的水壺,當時的我一邊喝水,一邊就這麼哭了,覺得這壺喝完了就再也喝不到家裡的水了XDDDDD
好啦,這不是重點,我想,還好家裡有弟弟陪著媽媽,還有人可以陪著媽媽聊天、討論連續劇內容,可是......那是兩年前哪。
上了大學,每當有人問起我是哪裡人、住哪裡的時候,都要把我家的遷徙過程跟原因大概解釋一遍,然後就會得到別人的困惑、無法想像,「你爸沒跟你們住在一起?」「沒有爸爸的生活是什麼樣子啊!」「你爸都不會想要跟你們住嗎?」「你們怎麼有辦法這樣生活?」怎麼沒辦法?我還不是活得好好的。
是啊,活得好好的,除了晚上接到我媽的電話,一聽到他略帶鼻音的問一句:「還習慣嗎?」我就跟著鼻酸了......我知道,我媽一定超級不習慣的,他在那頭低低的哭,我只有笑著分享一天又發生了什麼糗事,問問我弟是不是又做了什麼白痴事......掛上電話,留下的盡是滿室孤寂,以及兩行淚水。
而兩年後的現在,輪到我弟念大學了。
那天跟朋友聊天,「我先去陪我爸媽打個友情牌,以後家裡只剩他們兩個了。」吶,家裡只剩下爸媽呀......可我家只剩我媽一人了呢。
從小到大不曾安靜過的屋子,即將剩下我媽一人面對空蕩蕩的回應,以後叉子只要放一根,因為再也沒有人會搶盤上的水果;以後便當只需要買一個,因為再也沒有人會一起圍在桌邊喊著好餓好餓;以後沙發可以橫躺,因為再也沒有人會佔據一角;以後每天都可以喝到牛奶,因為再也沒有人會在一天之內全部瓜分......
以後看電視的時候不需要說安靜不要吵,因為再也沒有人會在旁邊嘰嘰喳喳的討論......
這下,我媽該要多久才能習慣?這個時候,我爸到底在哪裡?別人家都有爸爸陪著媽媽,那,我的爸爸呢?好希望爸爸在呢。
--------------------
其實本人走的是搞笑路線,並不是個多愁善感的人,純粹明天(4號)弟弟要搬東西去宿舍,自己越想越難過而已XDDDDD
打這篇的目的也不是為了「我爸到底在哪裡」,只是覺得......不論是誰牽著你的手長大,爸爸媽媽也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也好,這不是我們能決定的,或許路途中並不順利,但至少我們都長大了,有些人離開原本的家鄉,在開始新的規劃新的旅程的同時,別忘了,還是要多多關心身邊愛你以及你愛的人呢 :)
依娜姥姥